张 薇
提 要:19世纪90年代,晚年恩格斯在书信中批判了否认意识形态作用的言论,用历史辩证法系统阐释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第二性的作用”,特别阐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完善发展了他同马克思的早期意识形态思想。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从批判与反思、论证与建构、创新与发展的三重维度,探究恩格斯晚年书信中意识形态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确定下来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恩格斯和马克思在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思想时使用了“意识形态”概念,并阐释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19世纪90年代,历史唯物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并对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反动的资产阶级试图削弱历史唯物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肆意歪曲和伪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对于工人运动和青年思想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为了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恩格斯晚年以书信形式同当时德国反动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保尔·巴尔特等人,以及德国“青年派”进行了论战性的斗争,批判了否认意识形态作用的言论,用历史辩证法系统阐释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第二性的作用”,特别阐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完善发展了他同马克思的早期意识形态思想。研究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当前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890年至1894年之间,恩格斯写给康·施密特、瑟夫·布洛赫、弗兰茨·梅林、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五封书信,系统阐释并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这五封书信是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文献。批判与反思、论证与建构、创新与发展可以看作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内在逻辑。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同资产阶级思想家及“青年派”进行了批判性论战,并对自己同马克思早期没有系统阐述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矫正了人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理解,强调了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理论上捍卫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对指导工人运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反驳巴尔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阐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德国的唯心主义社会学家巴尔特,不能了解马克思著作中关于哲学和经济的关系的论述,并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歪曲,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理解为经济观点,并称这些观点为“技术经济历史观”。对于巴尔特曲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密特》的信中进行了反驳:“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原始的动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600、592页。恩格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释,提出二者之间是“原始动因”与“第二性的作用”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即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其中,“物质存在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它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始的动因”;其次,强调社会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原始动因”,并不排斥和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最后,二者在共同对历史发挥作用,但是,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性质不完全相同,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起“第二性的作用”,即是说,社会意识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并通过社会存在发挥作用。恩格斯认为,巴尔特否认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对国民经济具有反作用,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缺乏说服力的,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是荒唐可笑的,对于巴尔特的这种做法,恩格斯批评道,那他就简直是跟风车作斗争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600、592页。
2.驳斥“经济唯物主义”“技术决定论”,指出经济因素的“归根到底”性
为了驳斥“经济唯物主义”“技术决定论”的错误思想,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强调“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在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们对于历史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600、592页。恩格斯用“归根结底”来阐明经济因素的历史作用:首先,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经济状况是基础”,任何历史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经济因素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也并非是可以直接、自发起作用的因素。如果单纯从经济因素去考察历史,就很难不闹出笑话来。最后,经济因素同其他“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历史的总进程。这里强调经济因素并非同其他因素同等起作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证明,经济因素总是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发挥作用,表现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恩格斯还指出,《资本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特别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依赖及其反作用做了详细阐释,这是用来驳斥“经济决定论”的有力证明。对于经济因素的“归根到底”性,阿多诺给予了客观辩证的理解,“归根到底由经济所决定的作用在真实的历史中恰恰是通过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而实现的”①[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8-209页。。
3.对“青年派”教条主义错误的批判与反思
“青年派”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189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半无政府主义派别,主要成员是一批以理论家和领袖自居的青年作家和大学生,主要代表人物有保·恩斯特、汗·弥勒等人,他们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否认包括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作用,他们还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引向经济斗争,否认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青年派”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教条主义做法,对工人运动产生了错误导向,也给资产阶级学者歪曲批判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对此,恩格斯批判指出,“青年派”不去研究经济和历史,却在没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情况下,就把社会历史发展简单地、机械地理解为是单纯经济因素决定的,这显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理解。不仅如此,“青年派”还到处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把“唯物主义”当成标签,机械性地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在恩格斯看来,“青年派”自以为把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懂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懂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以及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否认了上层建筑各种因素在历史发展中实际发挥的作用。恩格斯告诫青年,要通过原著研读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仅依赖于二手资料,就无法全面把握这一理论,导致教条主义错误。恩格斯不仅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及其“青年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而且还对自己同马克思早年没有系统阐述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在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以及写给梅林的信中,恩格斯说明了他和马克思早期侧重强调经济的作用的原因:一方面,为了反驳论敌,“肃清唯心主义”的需要,他们常常不得不强调被论敌所否认的“经济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繁忙的工作导致他们“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和歪曲。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思想家及其“青年派”的驳斥与批判,强调了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理论上捍卫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对指导工人运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晚年恩格斯在同资产阶级思想家及教条主义的论战中认识到,将辩证法引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说中的重要性。在恩格斯看来,以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家由于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经济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之间的交互作用,才导致他们污蔑马克思主义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谬论。恩格斯在多封书信中,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阐释了经济基础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建构起意识形态独立性及反作用思想。
1.坚持辩证法研究经济基础和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因果关系
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写给施密特的信以及1893年7月14日写给弗兰茨·梅林的信中,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于经济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他指出,“所有这些先生所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了相互作用。”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在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思想家总是硬生生地割裂经济因素同政治、思想的辩证关系,他们在看到经济因素的社会作用时,看不到政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作用,巴尔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梅林在批判巴尔特时,也没有对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和反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恩格斯阐明了真实的历史是各种社会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的观点。他认为,不能形而上学地把经济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看成对立的两极,主张用历史辩证法来阐明经济同政治、思想的辩证关系。首先,经济基础是“原因”,意识形态是“结果”。伴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各种职能部门,于是有了阶级和国家,也产生了包括法、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其次,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的那种东西——又对经济发生反作用”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最后,意识形态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支配作用的影响之下。经济基础同意识形态之间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尽管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但“它们本身又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支配作用的影响之下”。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例如,在宗教领域,路德和加尔文对官方的天主教进行的变革,正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阶级而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统治地位的表现;在哲学领域,黑格尔哲学克服了费希特和康德哲学的局限性而获得发展,也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的变化。
2.阐明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恩格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他“在经济唯物主义侵蚀党的理论基础的关键时刻,……把被巴尔特和青年著作家们淡化和边缘化了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恢复到应有的地位”⑤《张奎良文集》(第七卷),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48页。。恩格斯在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一方面,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诸多因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是由于经济关系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为了阐明经济因素在历史中起基础性作用,恩格斯对“经济关系”范畴做了阐释,“它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包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关系及其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关系,即生产方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成员之间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都是平等关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氏族社会的解体,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占有及产品分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平等关系被破坏,于是产生了阶级、国家、政治和法等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各种因素通过经济基础对历史产生作用。恩格斯在写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它决定历史斗争的总进程和总趋势;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因素则只能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59、598、599、668、667、591页。。同时,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能对社会发展起到加速和促进作用,也可能是起到延缓或阻碍作用。
3.阐明历史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
针对德国资产阶级攻击唯物史观是“经济唯物主义”,把唯物史观歪曲为没有人参与的社会宿命论,恩格斯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个人意志的能动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9、592页。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必然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创造的,离开人,就无所谓历史。但是,人们并非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是在十分确定的条件下创造的。一方面,人类历史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历史必然性决定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总趋势,制约着人的活动,这是人的意志无法动摇和改变的。在形成历史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规约着历史发展确定不移的总趋势,使历史呈现出必然性。另一方面,历史又不是单纯经济因素决定着的,它还受政治、文化、思想等客观因素制约,也受个人意志的主观因素影响,从而使历史表现出许多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即偶然性。那么,个人意志又是怎样对历史产生影响呢,对此,恩格斯提出了“意志合力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和愿望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力的作用。但个人意志与力量不是单独发挥作用,它们来自不同方向,具有不同大小,它们彼此碰撞、交互作用、相互抵消,形成了社会意志和社会力量。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9、592页。。个人意志和愿望并非凭空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物质生活条件,个人意志和愿望总是服从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历史发展中客观规律同个人意识的辩证关系。
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他们颠倒意识和存在之间真实关系的实质,从而在更深层对黑格尔哲学体系进行了再次批判。他们还通过意识的产生发展,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的维度使用“意识形态”范畴,并明确“意识形态”范的内涵,他们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未阐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后来的《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形态受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但并没有作系统论述。恩格斯晚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传播和运用情况,系统阐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1.明确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并系统阐述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以一种“无阶级性”的话语方式不断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严重影响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使无产阶级政党在开展革命斗争时不断出现理论或实践的错误。恩格斯提出了“意识形态”概念,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598-599、668、559页。。“思想家”就是指唯心主义思想家,他们只在思维范围内研究意识形态的产生问题,而不去研究那些看上去与意识比较疏远,又“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因此,他们只看到人们的思维支配了行动,却看不到思维背后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深刻的经济根源。如果只研究意识形态本身,而不去探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基础,就必然导致错误。在恩格斯看来,“思想家”之所以脱离社会经济状况研究人们的思想,是由于他们没有对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给予正确的认识。1890年10月27日,恩格斯在给施密特的回信中系统阐释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首先,宗教、法、哲学等尽管是“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但“它们都有一种被历史时期所发现和接受的史前的东西”。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598-599、668、559页。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保留有从前人那里接受的思想资料,并以这些思想资料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中形成和发展的。其次,意识形态各种形式在历史发展种表现出不平衡性。正是意识形态各种形式都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资料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这种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各种形式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不平衡性。在18世纪,法国相对于英国以及后来德国相对于英法两国,尽管在经济上相对落后,却有着良好的哲学传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最后,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法国以及后来德国的哲学发展处在前列是由于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的,而阶级矛盾归根到底又是经济高涨的结果。如果仅仅把意识形态看成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的产物,必然会出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家”那样的错误。
2.具体分析了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恩格斯认为,在经济基础的必然性作用下,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间并非彼此孤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共同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以经济同哲学的关系为例,经济在哲学的产生发展中“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而“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598-599、668、559页。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时欧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需要,由此成为反对资产阶级的“精神武器”。这一“精神武器”又是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后,对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概括地讲就是“只要他们形成社会分工之内的独立集团,他们的产物,包括他们的错误在内,就要反过来影响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598-599、668、559页。。恩格斯列举了霍布斯、洛克、英国自然神论者、法国唯物主义者及其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哲学,阐述了哲学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康德的二元论哲学认为,人们只能把握此岸的“现象世界”,却是永远无法达到彼岸的“自在世界”。康德哲学的内在矛盾正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对于封建贵族的革命性与妥协性矛盾的体现。黑格尔哲学同样如此,首先具有进步的革命性方面,表现为他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进步要求,同时也有其保守的一方面,即唯心主义体系,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妥协性。
3.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19世纪9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教条主义地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单纯经济因素的作用的结果,机械地理解经济的决定作用,忽视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1890年8月至9月期间,恩格斯在写给施蒂纳和布洛赫的两封书信中,指出了“青年派”的错误,并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在给施蒂纳的复信中,恩格斯以长者的身份亲切地劝告青年,“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593页。。不能以历史观来代替历史研究本身,也不能以此作为不研究历史的借口。恩格斯鼓励青年认真研究历史,仔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并从现实的历史条件中找出政治、哲学、宗教的观点,他还希望青年们通过认真研究经济,来正确认识工人阶级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给布洛赫的回信中,恩格斯告诫青年要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原著,掌握理论研究的武器。他在信中指出,“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进行研究”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593页。。接着,他还举例来证明自己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资本论》《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多部著作中都有对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详尽的论述。这些著作足以证明尽管恩格斯和马克思在早期理论活动中,较多论述了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始终没有忽视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作用。
恩格斯晚年书信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和党内机会主义错误思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经济因素同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客观规律同个人意志等理论,他强调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教条主义,对指导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实践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这些书信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对于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复兴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进入新时代,无论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亚和中东北非地区“颜色革命”的前车之鉴,还是我国当前面临异常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都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诠释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自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引领力。
其次,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有效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国内,中国故事深入人心,在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也体现了中国与其他文明及国家的共享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可以说,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政治保障。
最后,发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风云激荡,不仅有来自“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有来自网络、新媒体、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对这些新形势新挑战,需要辩证法。辩证法具有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是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对于一切不利因素,都要斗争到底。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发扬斗争精神、分析斗争形势、把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策略,敢于“发声”“亮剑”。
首先,处理好“中心工作”和“极端重要的工作”的关系。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最终决定作用及其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及同各种错误思想的论战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是中心工作,意识形态是极端重要的工作”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53页。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用中心工作促进其他各项工作,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同时,意识形态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其次,协调发展好意识形态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意识形态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包含了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是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同时,意识形态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辩证地看待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必然要求协调发展好意识形态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意识形态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是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意志合力论”启示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这一新提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性地位和作用规范化制度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63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有效途径,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社会力量,成为维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首先,研读原著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告诫青年,要根据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理解和教条主义应用。恩格斯对青年的告诫以及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严谨态度,对于我们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原著中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精髓。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研读原著是必备的看家本领,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只有研读原著才能把握真理真义、思想精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③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学习时报》2010年10月25日。
其次,准确把握贯穿于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的是准确把握贯穿于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是指引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握了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才能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民关切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规律、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应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等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遵循。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思想之源,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真理。
最后,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个重要活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代必然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时代也不断提出新课题。新形势、新课题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只有在不断化解新矛盾,破解新课题的实践中才能推进理论创新。新理论又引领新实践,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坚持运用这一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并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推进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