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马克思“计划生产”理论再探*

2020-07-13 07:24
观察与思考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产者马克思计划

张 建 云

提 要:马克思的“计划生产”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即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根据需要、按照合理计划自觉地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计划生产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系使信息存储、交流、共享、分析、利用等方便快捷、高效透明又低成本,这将为消费者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提供现实基础和技术支持,将会促使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融合为一体,从而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全体社会成员自由结合起来按照需要进行有计划生产提供可能的技术条件。当然,普遍、自觉的计划生产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与此相应的生产关系领域的根本变革作为社会条件。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系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正如19世纪的大机器推动工业革命发生、发展一样,互联网技术体系将推动信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技术体系将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信息的无限互联和即时沟通,推动生产与消费的一体化,内在要求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计划生产。可以说,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体系将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全体社会成员自由结合起来按照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提供可能的技术条件。

一、马克思“计划生产”理论实质

(一)马克思“计划生产”的提出及其本质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导致经济危机、造成巨大劳动浪费而提出计划生产理论的。在传统工业时代,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是两个信息难以即时沟通因而相互分割的领域。生产者既无法确定他的产品在某个市场上需要多少,也无法确切知道他的竞争者会有多少这样的产品送到这样的市场上去,他只能“凭猜测进行生产,用别人也必定这样行事的话来安慰自己。除了永远在波动的价格水平,他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遵循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4、604页。。随着生产的发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插入了投机者、批发商、零售商等中介商人,生产者就“更难于知道现有存货和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经常发生各市场转瞬之间即为商品所充斥的现象。商业停顿,工厂开工半天,甚至完全停工,许多人破产了,存货不得不以低得荒唐的价格出售,过去处心积虑地积累起来的资本大部分因为这种商业危机而又重新化为乌有”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4、604页。。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生产的盲目性和逐利性造成了经济危机,是人类劳动的最大浪费。针对于此,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过,未来社会生产实行计划生产。

什么是“计划生产”?马克思指出,计划生产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302页。,“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302页。。这表明,未来社会计划生产的运行主体是由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为生产者,生产者联合体即全体社会成员将是计划生产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未来生产将是由“生产者联合体”实现的有计划的经济活动,“就等于使整个社会只听从一个生产者阶级摆布”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8页。。并且,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页。,则进一步表明,生产者的联合不是被动的、人为的组合,而是人们之间的自由结合。因此,计划生产的实现主体是由社会化的人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不是社会的某些人或某些组织,也不是政府权力机关,而是每一个社会化的生产者自由结合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未来社会生产是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化大生产。

综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相关讨论表明,“计划生产”本质内涵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即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根据需要、按照合理计划自觉地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二)计划生产的实现形式

那么,未来社会,由社会化的人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将如何实现自觉的有计划的生产活动呢?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不同的。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也不是人为努力创造出来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虽然提出过“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按需分配”等一般原则,但是同时强调:由于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什么样状况,它对社会生产形式提出什么样的具体要求是无法确切预知的,因此,未来社会将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措施“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而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1页。。

列宁在20世纪初期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基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提出了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他强调:“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②《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9页。其后,斯大林对这些思想进行了极端发挥,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指出:“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想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都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③《斯大林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25页。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结果,是20世纪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计划生产所采取的形式。这种计划生产的主导者是中央及地方各级计划管理机关,而不是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也不是“全体社会成员”。这种计划生产的实现形式有很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央及地方各级计划委员会无法收集瞬息即变的、全面且准确的信息而制订最合理的生产计划,也无法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计划经济导致人们误入歧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得不进行改革。

(三)区分计划生产的本质与计划生产的实现方式的重要意义

综上可见,“计划生产的本质”与“计划生产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概念。计划生产的本质内涵只有一个,而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不能把马克思关于计划生产的一般理论与苏联模式的计划生产的具体实现形式相等同、相混淆,否则会对计划生产产生误解。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就是把计划生产的本质等同于计划生产的实现方式,即等同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生产,这样会在思想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中会造成失误。过去我们正是因为把马克思的计划生产的实现形式当成了计划生产本质,所以,当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需要改革时,人们总是担心和怀疑:如果改革“纯之又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背离马克思主义。

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之所以产生,是由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决定的。在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没有数字化,没有成为公共资源;信息是一种权力,集中在信息生产者手中,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组织单位之间、组织单位与组织单位之间无法方便快捷、即时即地沟通信息;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依靠的是组织单位内部上级向下级传达信息,由此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即组织单位内每个成员都听命于上级领导;位于金字塔尖的最高领导掌握绝对的信息,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在前互联网时代,分散的生产者不能即时即地获得信息来统一协调生产,生产者的分工合作只能依靠组织单位内上下级隶属关系来协调完成。没有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支持,全体社会成员是无法自由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生产者阶级进行计划生产的。

在未来互联网社会,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以及智能机器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数据实时海量生产、存储、传递和共享,并被方便快捷地计算、分析和利用。数据在线使一切连接一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互联互通,构成数据信息共同体,这就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即时互联互通、连通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提供了技术条件,将使横亘在生产与消费两大领域中间的传统商业中介成为不必要,从而为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融合为一体、推动生产与消费日益一体化创造物质条件。未来社会,信息将不再是一种权力,而成为一种公共资源;信息的数据化和在线化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随时随地、随意聚散。由此,分散的生产者就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自由地结合起来,按照社会需要制订计划,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化的人的联合的计划生产。

二、自觉的“计划生产”是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技术体系,使当前的信息生产、存储、传播、交流以及分析和使用日益方便快捷、高效透明又低成本,从而可以为消费者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者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提供可能的技术条件。

(一)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疲态与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兴起

人类生产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消费,“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4页。。在传统工业社会,一方面,随着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能即时即地、方便快捷地沟通,社会生产与消费日益分割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产品需要经过中介商人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长期处于物品短缺状态,社会生产的目标是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人的功能性需要。因此,传统社会生产以企业为中心,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者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为了生产更多产品,企业采取了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等的生产方式,小品种、大批量。与此相应,为了保证较高效率,企业内部建立起了纵向的、分隔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模式。总之,这一时期企业竞争在于做大规模,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而消费者只是被动接受生产者的产品,没有话语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互联网普及应用以来,社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企业生产越来越面临生产过剩、市场饱和等问题,如何占有市场、拥有客户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问题,商业营销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打折、促销等的方式促进消费。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和打广告、打折促销等的营销方式,越来越显示出疲惫无力态势。一个流水线生产出的大批量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企业出现大量库存积压,倍感困扰。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生产过剩造成的劳动的巨大浪费,它违背了社会生产初衷。是消费者不需要或者需求减少了吗?不是人们不需要或者需求减少,而是企业生产的东西不被人们喜欢。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款产品,而是能够满足自己个性化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是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因此,在互联网技术体系普及之前,任何企业都无法真正满足海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按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是当前企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从消费者角度讲,当温饱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转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需要,转向追求自身的艺术欣赏、审美情趣等在产品中的真实呈现,转向追求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价值原则在生活中的切身感受,转向追求绿水青山、蓝天碧海等生活环境质量的普遍提高。互联网普及应用之后,消费者的精神需要通过互联网汇聚、分类和呈现,倒逼生产者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新型协同网络,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体系。

综上,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都迫切要求实现以消费为中心的计划生产,这是互联网新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发展与财富积累:自觉的计划生产的物质前提

互联网技术体系的价值体现在信息对于人的活动根本意义上。人为了生存,需要不停地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人们关于外界的信息掌握是否全面、准确。信息生产、传递、共享、分析和利用等对人的实践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社会,人们以纸为载体,用语言文字等记录并传递信息,但是无法实现信息的即时即地传播和共享。电发明后,人们以电为载体,将各种信息转化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即“1”和“0”表示的二进制代码,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由此,互联网的发明和普遍使用,使这些数字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共享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方便快捷又低成本。同时,云技术通过超强的计算能力,按照需要为人们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使人们可以对海量在线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极大促进了数据信息的利用率。

移动互联网的发明和使用,日益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可以随时随地成为数据,实现数据超越时空的沉淀、积累,并使数据信息的“在线化”成为普遍现实。只要在线,则所有在线数据都可以被关注,并通过云而被计算、被分析,创造出新信息、新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无限释放和提升。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日益使原来孤立存在的数据信息连成一片,实现世界的普遍互联。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数据中蕴含的巨大创新力不断激发出来,不断产生新业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

互联网技术体系表现出巨大的创新能力和变革力量,极大促进了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近30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全球贫困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银行测算,当前全世界已有90%以上的人口上摆脱了温饱问题的困扰,人类从总体上进入到了后物欲时代。这无疑为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计划生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

(三)数据信息在线化与生产和消费一体化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未来社会生产与消费必然是一体化的:“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有用性质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27页。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不用经过迂回的途径就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

未来社会,互联网技术体系通过信息数字化,将实现信息在线化,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即时即地的互联互通,从而为实现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之间的即时即地的互联互通创造条件,促进生产与消费一体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将使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共享、分析和利用等方便快捷又成本极低,促使信息沟通由原来的层层传递的金字塔式、链状结构变成立体化的网状关系,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即时交流,提高协作效率,大大地缩短生产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链条,使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无缝衔接,融为一体。因此,在未来社会,在互联网技术条件支持下,生产者将会很容易了解产品的供销情况,掌握消费者行为大数据;同时消费者的信息也可以很容易传递给生产者,并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这就为生产者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提供平台和实现条件。由此,产品就有可能不用再经过传统中介商人这个迂回的途径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生产与消费一体化将会变成经验现实。

三、未来互联网社会自觉的“计划生产”如何实现

互联网技术体系为未来社会实现以消费为中心的自觉的计划生产提供基础,可以依据今天的互联网生产的经验现实来探讨一下未来计划生产将怎样实现。

(一)消费主导生产与企业计划生产

1.消费主导生产

传统社会消费者力量分散,没有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体系将赋予消费者话语权。社交网络广泛使用,微信、微博、QQ群、公众号等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评价、反馈易于扩散。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线上用户评价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变得方便快捷、高效率又低成本。消费者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充分表达所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感受,并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借助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充分表达个性化诉求,使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更能直接满足消费者需要。

同时,互联网技术体系也将赋予消费者主导生产的能力。随着在线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的门槛越来越低。用于设计的工具:手机、电脑、3D打印机等等,普通消费者也都可以很容易获得,从而越来越具备与企业互动的物质技术基础。由此,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体验、需求及自身的智慧、才能,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优化设计。这些数据回馈给生产者,就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资产。此外,用户还可以借助“云工厂”这样的互联网制造大平台,在线上就可以便利地参与完成产品开发制造、供应链管理、工作协同等工作。由此,消费者的力量将日益崛起,话语权日益增大,消费者就可以实际地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及管理过程中,他们是产品的制造者,也是使用者,产消一体化,这就为真正的计划生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计划生产

传统社会,企业实行“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只能相对满足一类消费者的需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超越时空即时沟通、联系,从而促进社会生产从生产者主导模式转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构建用户在线互动评价机制,建立客户经营体系,眼睛盯着用户而不是竞争对手,这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企业及时将数据化的客户的个性需求、愿望、优化设计方案等转化成为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工艺、技术等,为企业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和服务打下基础。由此,借助互联网,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客户需求、市场销售等等信息,就可以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就可以根据需要计划生产,以产定销,产销一体,也就可以大量降低成品库存,防止恶性竞争和过度营销,避免生产过剩危机,也就避免了劳动的浪费。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随着消费者深度参与到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和管理过程之中,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将获得更深刻内涵,生产日益转变为自由结合的生产者的共同生产。自由结合的生产者联合体是广义上的生产者,既包括制造产品的所有生产者,即企业员工,以及为企业提供需求信息、产品优化设计方案、参与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等生产工作的消费者群体,也包括保障计划生产顺利实现的所有社会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群体。消费者、社会管理者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和管理中,也就成了生产者,由此,企业将不再是单个的封闭的组织,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市场无缝衔接、与消费者和社会管理者融合为一体,推动生产有计划地按需进行。

(二)“自组织”:计划生产的劳动组织方式

在传统工业时代,大机器等技术体系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列宁曾以缝纫机为例来说明:“首先是缝纫机本身的性能,它的多种多样的用途促使以前分散的生产部门在同一个厂房里和在同一个资本的指挥下联合起来”①《列宁全集》(第五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而“蒸汽同人的肌肉的竞争则加速了工人和工作机在大工厂的集中”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90页。。在这种集中化生产模式中,工作任务是由特定工作人员来完成,而劳动者分工协作是通过科层组织而实现的。

而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系将促进生产的分散化、去中心化。互联网技术体系将降低时间和空间对生产力的限制,也将降低公众参与生产创造的门槛,并为公众提供协同创新的平台。由此,工作任务将不一定由特定工作人员来完成,劳动者分工协作也将是通过自组织、平台组织等来实现,而不是传统的科层组织。以现在比较流行的众包模式为例。众包,一般来说就是企业或单位组织把工作任务发布在互联网协同平台上,征集有专业背景和能力、有共同意愿的大众群体去完成,任务完成即支付一定费用。完成任务的不是特定的工作人员,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非特定人员;劳动力来自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联上网。参加这种自主自愿形成的快速聚散的自组织或柔性共同体的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专业特长自觉自愿来完成工作的,因此效率更高,任务完成质量更好。同时,众包模式降低了企业研发、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集中群众的智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互联网众包模式广泛应用在企业或者个人的研发设计、内容创新、交通出行、物流业、教育培训等等生产、生活服务领域。例如,海尔集团的“HOPE”开放创新平台,与全球100多个领域的专家和1000个一流研发机构携手联合开发新产品;小米科技公司通过小米社区等众包平台,将海量粉丝的意见引入研发体系并进行技术创新;高德地图通过众包模式获得数以万计的信息并用于软件的更新与维护;百度百科通过众包方式邀请数万人参与编辑词条,等等。由此,互联网众包等模式在促进民众自由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2015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众包是“开拓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新途径”③《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众包以其灵活自由的组织模式,使各类资源和创新要素在互联网众包平台上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合理的安排,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互联网众包等自组织或柔性共同体现实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生产是“自由结合起来的生产者联合体”自觉生产的思想。同时,重要的是,众包等自组织、平台组织使人的能力与特长不用拘泥于某个职业限制而得到全面自由发挥,参与者可以在追求使用价值的同时,追求内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在未来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劳动失去了外在性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得到自由展现。可以设想,随着互联网技术体系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必将效率更高、程度更深、融合更完美,真正变成自由结合的生产者联合体的自觉的计划生产。

(三)未来互联网社会计划生产的社会条件

当然,互联网技术体系为未来社会实现以消费为中心的自觉的计划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但这种普遍、自觉的计划生产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与此相应的生产关系领域的根本变革作为社会条件。互联网时代计划生产以及基于个人兴趣、特长的互联网众包等自组织或柔性共同体等的生产组织方式,内在要求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人们之间是彼此联合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体。而这在私有制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造成人们的彼此对立,人们之间是普遍竞争关系,无法真正在全社会实现互联互通与合作。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的:“每个人都用自己偶然拥有的生产资料并为自己的特殊的交换需要而各自进行生产”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02、814页。,由此必然造成经济危机以及一系列社会危机,使社会陷入矛盾和分裂之中。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把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给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当今互联网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正在为此创造条件。恩格斯指出:“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无法摆脱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02、814页。这表明,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一方面就可以消除因私有制而造成的社会生产的人为障碍,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劳动力,把个别的力量联合成普遍的社会力量,并以此为基础自觉地有计划地安排一切。

猜你喜欢
生产者马克思计划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