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长期以来,在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传统继承和发展方面,把笔墨形态的布势,或者画面经营布局作为重中之重,因此,笔墨态势的成败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评判中国画优劣的核心标准,水墨山水画写生的主要特征是以画面笔墨结构的形态,表达主体对美的形式的感受,然而这种表达方式是与中国艺术精神相互融合互为表理的。而美感态势的建构,是指在画面中笔墨形态之间有节奏的排列和组合之关系。这种排列组合的关系的结果是与画家的审美趣味、长期的学习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辈艺术大师把笔墨形态之间的有序排列和组合,视为能够结识美感形式最为直接的方法,它是创作者主体对美的形式体验最直接的形象化手段。
水墨山水写生的目的在于搜集素材,它是锻炼技法,更重要的是创作的阶梯,为创作而服务,是创作的前期和准备阶段,写生是画家对大自然的物理形象在大脑中提炼加工后,再到艺术形象的过程,他的活动目的就是将自然现象来服从画面之理,从而以脱离自然物理属性的限制,并由此上升到新的审美境界,在写生中画家面对极其丰富的大自然,通过景物的神似以表达作者的精神状态,这时自然之物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审美感悟和体验。而表现在画家笔端之下的景物,来源于客观而又不同于客观,是胸中内营的丘壑上升到画面上的结果,艺术美即来源于自然美,但自然美必须经过画家情感的熔炼与再创造,才能最终成为艺术美。因此,艺术美的产生,必须是客观景物与画家情感的有机结合,画中景物,必须也必然带有作者主观情思的痕迹。
天人合一是中国绘画的核心美学思想体系,就是主张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而西方绘画的美学思想是科学的,是改造自然,两种美学思想截然不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把精力投入更多的追求和表现美的因素,这个美的因素就是形态的和谐、对比的变化和节律的统一。例如,在一般情况下,物体越简单则越鲜明强烈,越复杂则越模糊越弱,等等,这些美感因素一旦被理解掌握,你就会在具体的创作中运用自如,美感的视觉表现也就更鲜明,而就不会像以往那种眼睛只盯住客观物体,然而多画一棵树,少画一个房子又能有多大关系呢。因为我们的绘画是追求画面美感形态的表现,而不是客观物体的具体描绘与再现。
在绘画中,每个物体的形态都是靠你自己主观的思维去掌握它的节奏,应用手段来控制它改变它,而这个节律的把握全在于作者主观地对整个画面节奏的调整,至于这个节奏和韵律调整到什么程度,这就依赖于你的个性,你的自身艺术素养如何去体现。有了发自心灵的真切感受,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关,山水画创作的本质,就是要逐步确立独立的个性艺术语言。在此,个性艺术语言越强烈越好,生活永远是艺术的不竭源泉。因此,热爱生活是艺术家的自然天性。我们应该学会对于物体复杂形态的调整,从而使这个自由的手法得到升华。这个方法不掌握只能是说你会画画,而没有真正进入艺术的范围之中,这是一种修养和能力。为此,在画面上的节奏把握是通过形态、质地以及色彩的布局来体现的。同时,通过这些因素在不同部位交替出现大小、强弱和变化控制来实现的,我们要获得某种有趣味的美感形式,就要注意对画面笔墨形态节奏感的表达。
山水画的形式美具体地讲:有笔触美、墨韵美、色彩美,等等,当然,也不仅只有这些,现实自然社会中还有更多的美有待我们去发现它、挖掘它、应用它,在这里应用就是显得尤其重要,要在画面的分割安排上下功夫,这里的安排就是要在对比和谐中求变化,不要往往只注重有形的物体,而忽视白型的分割,画面中大小不同白型也同样是很重要的型,要在画黑型的同时也要考虑白型的布局,在经营画面布局时要考虑到整体画面,而不是过分刻画某一处,在刻画中要始终留有余地,然而最后的结果是要达到均衡、和谐、统一美观。这些画面因素都需要靠自己对具体画面程度的把握。
绘画中要彻底摆脱有型物对自己思路的限制,这也是在写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否则我们的创新思路将难以进行下去,我们进行的水墨山水写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大胆寻找美的构成形式。在新的视觉冲击力上有所突破。在此,点、线、面、体,只是其中的组织形式而已,而不是在琢磨着自己的点、线、面、体的表现形式。总之,要在视觉冲击力的深层次上下功夫。在具体作画过程中对形的把握分寸,则由主体根据画面整体形态而掌握,最终达到美感效应。否则满脑子有形物体怎么可能打开思路呢。往往开始探索、寻找着美感时,有时难免笔墨差一些,这不是要紧的问题,日后可多找一些笔墨较好的画家作品进行临摹实践即可。实际上,我们在用点、线、面、体构成画面时,应完全抛开有形物的限制和局限,这就是为了使其思维不能受其限制,从而使画面构成有节奏、有秩序,使人看后多画一笔不行,少画一笔也不行,每画一笔都应有想法和思考,从而使画面就像一曲优美的乐章。由高低、轻重、强弱等因素的节奏感而组成。什么地方用方形实体,什么地方用圆形模糊效果,什么地方少用具象但又不是具象的物体,什么地方要疏,什么地方要密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而不是盲目乱画,最后画面要达到给人的视觉效果的完美性、优美性和生动性。作画时有多少情形都是靠作者的感应感觉,但有一定规律可循,这些都不可能依靠语言来表述,只有去发现、去感应,才能使画面最终达到整体和谐统一。因此,具象物体和笔墨只是在画面上表现的一种参照物、工具手段和媒介而已。这样无形当中使我们的创作手法变得更为宽广而自由得多。
中国山水画并不是完全抛弃物象去寻求纯抽象之美感,而是要以树石、山水为媒介,只是在这些物象描绘过程中时刻不忘掉组合在物象审美中的抽象因素,这样一来,树、石、山、云等物象走进画面,已经具有了符号意义。要带着点线的意识去观察自然,在纷乱的自然界中体验到十分有序的点线结构,这是绘画艺术对美的观察方式,不过这也很容易使人在观察与表现上十分单一,他们一味追求点线结构,不能深入细致地从自然界中努力发现一些十分丰富而且鲜活具有生命力的点线结构。这是造成概念固化的根本原因。自然界蕴含着无限美的因素和生机,我们不是改造它。而是要发现和抽取,使之更鲜明更有秩序,更令人赏心悦目从而使美的形态得到进一步升华。
对于画面上的美感因素不要滥用,要用得恰当,要以少胜多,宁一笔画完的就不可用二、三笔,要充分发挥你所掌握的笔墨形态的表现效应,这些形态便是干湿、浓淡、枯润等对比因素。或加强或减弱,不可平均对待,画面要灵动,这时一切树、石、云、水等因素都将由你调遣,这时你就是总指挥,你就是“上帝”,一切由你安排由你主宰。这时你方可进入自由作画的境界,也只有这时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要让物体跟着人跑,却不能让人跟着物体跑并受其局限。
作画实际上就是从你所掌握的笔墨美感形态中去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意识,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性。在笔墨情态表现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笔墨的宣泄作用,也就是宣泄力,这种力量越强烈越好,但不是用蛮力,而是在掌握正确的用笔用墨基础之上进行的。绘画实际上和音乐是一个道理,音乐是通过七个音符奏出美妙的旋律和无数动人的乐曲,而画画就是通过你对笔墨形态、空间节奏、构图等的运用而产生的画面美感,当然音乐的应用较单纯,画就难一些了,因为画往往将表面的形象掩盖其内在的神魂。这些都需靠我们到自然之中去体验和把握,不可被物理性所束缚。《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叙了晋时文人士大夫言行的书,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如画一棵树,只要诚心地注入你的情感,此时画中之树,即成为你的代言“人”,你的喜、忧、哀、愁尽在其中了。你“会心”于树,树“会心”于人(作者),一笔一划地画好树,道理自在其中。对待事物的认识要真挚,画出的画才能够真挚,才不至于说假话和虚伪。艺术家当面对白纸作画时就应真挚而强烈地抒发宣泄自己的情感,往往只有这种情感的真实宣泄,画出的作品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笔墨只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语言而已,关键是要画出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真切感受,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自然世界物象多种多样,充满了形式和内容,笔墨的表现力也是无穷尽的。这些都等待我们去吸收,去表现并传达出自己的声音与画面。
画面的处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例如,虚实处理、留白处理、节奏处理、空间表现、取舍问题、简化概括问题和构图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画面中得以协调和解决。所以,画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而又统一,由于每个人的文化修养、艺术实践经历和审美趣味都不一样,表现在画面上的笔墨关系和画面效果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有一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在发掘美、表现美。
任何物象走进画面时,都要通过主观审美的加工取舍,并将成为能够明确传达审美感受的符号,摆在作画者面前的难题,不是取而是舍,对于取有一定造型能力的人都可以办到,而舍要靠智慧,这是为美的意蕴而舍,也是超越物理的一种审美表达。我们往往在写生中不懂得取舍的道理,花了很大气力,完成了照相机几秒钟就能完成的事,这种劳动毫无价值。这个症结在于缺乏审美感受和对绘画基本活动的认识。大多以为绘画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准确地画下来,其实绘画的旨趣远非如此。黄宾虹曾说道:“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在这方面堪称取舍大师,山水画创作主要是在宣纸上应用笔墨的生发和形态概括来表现物象。例如,直线型方形节奏的差异全靠对比,这种抽象型要和具象物相结合,除了形和色的表现以外,就是空间表现,我们的表现就是两维空间,从魏晋玄学时期就反对具象真实的三维空间表现形式,而注重胸中郁气境界的表现,元四家就比较注重这方面的创造,近代黄宾虹的山水画,尽管画的是雁荡山、青城山,但没有一个具象的描写,他用的是道的创造,道是一种大自然的存在变化规律,黄宾虹的画对道的理解和认识最为充分。他的绘画境界是很高的,所谓的修养不是这种狭义的修养,而是对整个宇宙、对道的理解。对大自然有新的认识的人就是思想家,孔子对中国影响了2000年就是这个道理。黄宾虹很好地体现了老庄思想,老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总的经纬和纲领,通过理解这些思想境界,使你的思想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解脱,畅达而不受任何世俗的限制和束缚,不为金钱、美色、仕途具象等规范,而摆脱一切进入创作状态之中。因此,绘画创作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约束的,是无定法的,但艺术有追求的目标。
然而,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都能充分把美感态势体现出来,笔墨形态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体,中国的笔墨是中国哲学观念的产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水墨山水画写生中,对笔墨美感形态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探寻过程,其要求画家不仅有对传统笔墨熟悉的深刻体悟,而且要求画家具有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体验和把握能力,同时,这也是中国水墨山水写生创作不同于西方风景写生创作之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