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信念:基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020-07-12 07:55马明玥
科技视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道德观心理特征信念

马明玥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近来亦有不少研究者对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下的大学生群体心理予以关注,从思政教育社会化、认知特征与诉求、社会心理环境及心理倾向等方面多有见解与分析。本文则试图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为例,在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探析大学生群体心理有哪些一般特征,群体的情感和道德观,群体信念的变化路径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如何作用于大学生群体信念。

1 基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大学生群体一般心理特征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后总体性社会”的特征:国家不再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更易获得,互联网汇集着大量的信息和人群,其所提供的交流广度和宽度远超从前。这种社会结构模式一方面决定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变化,即教师教学由“灌输式”向“渗透式”“启发式”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具时代性针对性,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信息化,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和参与度呈上升态势;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深度融合,政治经济格局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着颠覆性变化,大量的东西方社会思潮、文化观念相互激荡碰撞,使得身处其中的青年学生受到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上述两方面的交织影响下,大学生的感情和思想逐步发生着转变,并呈现出一些群体性的新特征。

对于群体的定义,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组成社会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且群体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往往展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新特质。笔者通过对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河南交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以下简称“思政课教改实践”)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总结出该校大学生群体心理主要有以下3 个一般特征:大学生群体不再那么容易被无意识或认知偏差支配,一定程度上能够明确甄别正负面信息资源;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对信息化教育手段和主题项目实践课的兴趣偏好,一些品牌课堂和精英学生发挥着引领作用,家国情感和道德观念得以巩固升华;大学生群体中仍有一部分人受无意识因素支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无感或排斥取向,容易被负面信息资源误导。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下的大学生群体情感和道德观

在概括说明了大学生群体在思政课教改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一般心理特征之后,笔者观察河南交院大学生群体在思政课教改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发现,教学改革在大部分学生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对另一小部分学生的作用并不明显。

其中,围绕群体情感和道德观的表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道德讲堂、青年讲堂、艺术讲堂、士官学堂或班级团课、国旗下的讲话、兰考县参观式教学实践及重走太行红色革命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越高,往往不易轻信网络上西方意识形态领域鼓吹的盲目自由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拥有较强的家国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并能够保持理性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是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演讲、访谈、互动、艺术表演、公益实践活动,或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善于组织团学活动的学生,通常能够在群体中起正面引领作用,发表意见说服群体中认知及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三是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思政课教改实践活动的学生,一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之甚少,相对较容易受网络虚假不实信息和西方外来社会思想的暗示煽动,情绪管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

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下的大学生群体信念变化

作为颇受河南省教育厅肯定的教改实践,河南交院红色革命教学实践项目、“明德尚行”校园文化活动及道德讲堂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创新做法,在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的基础上得以迅速进入学生视野,同时也契合了新时代所倡导的家国情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社会主题,在激发大学生群体潜在深层次的家国情感和道德观念,内化群体的理想信念取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育人实效。

基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情感道德表现,笔者观察到在思政教改过程中河南交院大学生群体信念变化主要依赖以下实施路径:第一,具有创新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倾向于吸引学生的视听感知重组转化抽象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第二,内涵丰富的传统道德或典型模范人物事迹教学主要通过道德和情感的传导感染学生;第三,项目主题鲜明的红色革命实践教学则以实地的情境沉浸向学生普及信仰;第四,“明德尚行”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群体中广泛营造热烈氛围。其中,感染式的道德讲堂、情境式的主题项目实践课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和道德观具有较强感染力、吸引力,对其群体信念的形成最具影响力。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指出,群体中的个人会受到种族、政治、固有观念、社会舆论等刺激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刺激因素对群体信念都有控制作用。检视思政课教改过程中群体的心理特征、情感和道德观表现以及群体信念变化的路径,影响大学生群体信念变化的因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意识、民族信仰、政治和社会制度、群体情感和道德、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等。因此,当这些因素在思政课教改实践中达到有机结合,并经由大学生信念教育的路径得以内化渗透时,学生不好的个性和有所偏差的价值观念将通过认知吸引、情感和道德感染、主体性的发挥和境遇性的行为得以矫正,具有同质性的群体家国情感和道德观——即群体信念将被激发。反之,则会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育人效果,产生具有差异性的个体价值取向,比如盲目获取一些缺乏判断力的网络信息,热衷于精致利己而缺乏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甚至易受暗示煽动对国家和社会不够信任,总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4 结语

与一般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往往表现出更易被影响、情感化的心理特征。而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的实践中,由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所反映出情感和道德观取向,往往又因其参与思政课教改实践活动的类型和程度各有不同。在这些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取向中,大学生群体所潜藏的信念变化路径及成因,其社会心理机制的运行脉络得以呈现。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新生力量,其群体信念在指引青年一代思想与行为的同时,更将在未来影响决定着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变迁的方向,这实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出了巨大挑战。而如何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探析大学生群体心理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耦合关系,亦是社会心理学直面的新问题和使命所在。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心理特征信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信念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