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20-07-12 12:14:33刘慧慧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口算算式

刘慧慧 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

一、教师要着重讲清数学计算中的算理和法则

数学计算的主要依据就是算理和法则,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必须建立在透彻的理解数学算理的基础上。学生只要有清楚的算理和法则,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计算。在小学阶段,涉及学生要掌握的算理主要有: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十进制计算法、数位的概念、小数的主要意义与性质、小数点的变化、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等概念。

如何才能够将算理讲的清楚,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呢?首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掌握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其次就是当学生已经牢固的掌握了计算法则了,就不要过多的纠缠算理,算理是为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打基础的。

二、教师要清晰的讲清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关系

何为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就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在算式里没有括号的,如果有加法和减法,也有乘法和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顺序进行;小数、分数运算顺序同上。在此运算顺序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要对算式进行全方面的审题,认真审察算式的计算层级,都有哪些计算法则,再进行计算,这样可避免由审题不认真带来的感知性错误。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阶段在数学教材中主要涉及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五种运算定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运算定律的真正意义,及这些运算定律的广泛用途。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定义的真正意义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案例教学法、挂图说明等方法,用直观的实例和图表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运算法则将复杂的题采用简便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充分掌握使用运算法测的实际意义。

四、教师要注重学生口算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阶段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学生的口算的准确性是四则混合运算能否达标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的口算能力不过关,学生不仅计算速度得不到提高,更何谈计算的准确性。例如325×684,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两个三位数相乘,可是在此题的计算过程中要用到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这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有一点失误这道题就会计算错误。如果口算一旦出错误,笔算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而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只有低年级的教师对学生的口算能力会加以重视,到了高年级对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放松,所以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能力来加以培养。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每一次做题的过程中加以锻炼,减少学生运算过程中的不准确情况发生。

五、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练习

常言到“熟能生巧。”有计划、有目的多多组织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练习,对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法则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多开展以下专项练习:

第一,制定阶段练习计划,稳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按授课进度制定练习计划,在学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时都要有练习计划。

第二,制定专项练习计划,专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制定填空练习、改错练习、趣味性练习等。

第三,制定竞赛练习计划,培养学生实战的运算能力。例如:教师可分阶段的制定一些计算竞赛,用来提高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中如何准确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不受干扰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何理的、有效的方法,会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口算算式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2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02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