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引发了海内外的观影热潮。这部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在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影片中彰显的家国情怀的思考与探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其源于“家国一体”的思想,蕴含着由家及国的递进关系,将个体对家的眷恋和对国的热爱紧密联系,将个体自我发展、家庭和睦、家族团结与国家的稳定有机联结。而《流浪地球》就从“家庭”“家国”“家园”这三个角度铺陈叙事脉络,引发情感共鸣,体现了家国情怀。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庭,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的展现贯穿于《流浪地球》整部影片之中,吴孟达饰演的姥爷韩子昂临终前对刘启说:“户口,当哥哥的要保护好妹妹,带朵朵回家。”在苏拉威西,刘启看到那座小山一样的冰雕时,想到了鲸鱼。他问王磊:“那个大家伙是鲸鱼吗?”王磊说:“应该是吧。”刘启又问:“它怎么在这儿?”王磊答道:“游这么远,应该也是为了回家吧。”当联合政府宣告“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在地球撞击木星之前人类还有最后的七天时间时,各国救援队纷纷选择回家。一位救援队员说:“我想回家,看看我妈。”而为了“家”,为了“回家”,影片中又有无数人为之奋斗和牺牲。影片一开始,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刘培强和儿子刘启之间就有这样一段对话:“等有一天,你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木星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你要去哪?”“我要去执行任务,世界上最重要的任务。”这虽然是一段非常简短的对话,却展现出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父亲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不得不告别家庭的奉献精神。影片中的老何是一个小人物,给人的感觉是胆小懦弱,但他最终为了大家都能回家,为了地球的存续而选择了牺牲,留下一句“生死如常”。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曾写道:“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纵观中国历史,每当中华民族遇到危难时,总有人挺身而出,前仆后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个“小我”的牺牲与坚守成就了国家的“大我”。《流浪地球》以电影的语言将中国人对“家”和“国”之间关系的理解予以诠释,将我们的细腻情感融入科幻大片中,这也使得我们在观影时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与电影产生共鸣。
在《流浪地球》之前,好莱坞传统的科幻电影模式已经很成熟了,例如《黑客帝国》《阿凡达》《星际穿越》等,这些影片制作精良,阵容宏大,均在当年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流浪地球》则没有重点展示“孤胆英雄”式的存在,它展现的是团队的力量。在影片中,当地球出现危机时,四十万两千名救援队员与临时征召的一百五十万名救援人员展开紧急救援,救援队穿行在冰封的地球表面运送火石,每一颗火石的运送都是九死一生。李光洁饰演的救援队长王磊带领CN171-11救援队运送火石前往杭州,担负着重新点燃发动机的重要使命,一路上虽然困难不断,也有队员不幸牺牲,但救援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在点燃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的任务中,刘启、韩朵朵、李一一、Tim都加入到队伍中来,每个人都像是一颗微小的螺丝钉,用自己微小却坚定的力量共同点亮了延续人类文明的火把。
几千年来,团结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文化基因。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朴素道理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的金玉良言,从“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统观念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统一始终被视为中华民族“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英国剑桥大学博士马丁·雅克认为,中国人的团结不是在言语或者其他方面,而是刻在了骨子里,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同心同德使我们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战胜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制造了中国“天眼”,研发了中国“5G”;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断迈进。正如《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所表达的那样,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让“地球和人类活下来”。今天的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在未来,即2075年的地球。伴随着太阳的急速衰老,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存。为此,人类启动了“流浪地球”这一计划,准备带着地球去流浪,用2500年的时间,以100代人的努力去寻找新的家园。影片故事的设定本身就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处在同一个地球,各国命运休戚与共,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会抛弃地球去重新寻找新的家园、新的星球,而要带着地球流浪。然而,只靠中国也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在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由多国政府联合制定,多国救援队联合保卫地球,去共同守护人类的“希望”。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同”的思想,《礼记·礼运》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它超越了民族主义,呼吁在灾难面前全人类的团结。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世界得到更好的发展,各国之间不应该充满分歧和斗争,而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当今世界,争端冲突不断,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例如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果一个国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发展,只会激化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人类共同的难题,各国之间只有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同舟共济,才能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流浪地球》影片结尾,经历不断的挫折和挑战,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刘培强,最终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将空间站驶入“行星发动机”的尾焰,点燃空间站上的燃料库,从而让尾焰到达“点燃”木星的高度,使地球成功被推离木星,“流浪地球”计划继续得以执行。虽然直到影片结束,地球还是在“流浪”,没有人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将来的旅途上还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但只有努力,才会收获“希望”。面对人类共同的困难,只有各国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作为里程碑式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运用精彩的叙事手法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科幻世界中,并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融入整部作品之中,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今天的中国,全体国民怀着这份家国情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人类面临的很多共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这是《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伴随着这句台词,影片中所有的救援车辆调转车头去为发动机点火。“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尽管现在的我们,也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