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琼[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郑州 450002]
短篇小说《少女小渔》荣获“《中央日报》文学奖”一等奖,它是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到美国第三年时的作品。她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移民问题,将中国移民在异乡生存的急迫感融入小说的创作之中。短篇小说《少女小渔》讲述了移民到美国的少女小渔及其男友江伟,为了能够获得美国的居住权,在江伟的精心谋划和强迫下,小渔与一位年近60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结婚并进行利益交换的故事。在严歌苓的笔下,小说极力呈现出东方女性身上的善良与纯真,小渔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乖巧与顺从的善良品质,通过这部西方文化视域下的短篇小说得以充分体现。
少女小渔未到美国前是一名护士,因其男友江伟出国后邀其同去,与男友一起在美国艰难打拼,为了能够拥有美国的永久居住权,江伟精心策划了一场假结婚事件。让少女小渔与一位年近60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通过结婚的形式达到拿到绿卡的目的,在与纯真、善良的小渔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原本极其堕落的老头得以重新做人。马里奥被情妇瑞塔无情抛弃,使得老头的晚景更加凄凉和孤独,而后不幸摔伤又留下极为严重的后遗症,在其生命的尽头小渔前来探望他,使得病重的马里奥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严歌苓在小说中通过极为和缓的叙事方式,向世人塑造了一位既普通又极具东方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在这场纯粹的利益交换中,小渔本应是受伤最深、最委屈的那个,但是她因男朋友的冲天怨气而连哭的机会都没有。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得失,将无私的爱和纯真的善良送与他人,处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却从未想过自己的感受。就连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执拗,都是源于其内心深处的善良。听从江伟的安排来到国外,又听从男友的策划和安排与其爷爷一样的老头马里奥假结婚,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小渔自己的呼唤,她总是那么乖巧与顺从。甚至当她难过得想哭时,也因江伟的怒火和哭声而强行忍住,因为她要扮演那个“哄人”的角色。因要面临移民官的抽查,不得不与马里奥假装接吻,那一刻的小渔对眼前这个孤独的老人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小渔在江伟与马里奥之间周旋,为了减轻这两个男人之间的矛盾,她每天步行上下班,将节省下的车费用于支付马里奥的费用。小渔身上的善良与顺从,东方女性的形象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严歌苓将小渔这一女性形象放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并无限放大,少女小渔身上呈现出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中的本质化倾向。
基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其故事发生的背景不仅涉及不同的国度和种族关系,同时作者本人也是美籍华人,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一种结合,是探讨东西方文化视域下女性形象的有力建构。正如巴勒斯坦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所阐述的,这是对权力话语权的文化建构,他认为这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结果,而非自然或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由早期的殖民控制,进而转为对东方文化话语权的控制,使得西方文化视域下所呈现出东方文化特征中的本质化倾向,但这是基于东西方的力量较量进而直接影响到东方文化的话语权问题。这一理念使得我们重新审视固化的东方文化特征,使得东方文化得以从刻板和固化的印象中突围,促使人们对东方女性的本质化倾向进行反思,进而质疑强加于东方女性身上的固化特征。
诸如,只要是同时描述东西方女性的文学作品,必然会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其中的西方女性必然是具有独立女性意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东方女性则必定要有妥协、没有文化等特点。正是这种对东方女性的塑造呈现出一种“本质化”弊端,后殖民女性主义批判这种本质化的倾向会被视为东方女性天生和自然的特性,进而有意固化东方女性的人格和发展。这在短篇小说《少女小渔》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文本中小渔胸脯丰满,臀部浑圆,宜生养,能吃苦,心眼实,这是传统男性视角和西方文化视域下对东方女性的想象。小说中的小渔所有的个人想法都是基于自我牺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作品中的西方女性瑞塔,尽管很粗鄙和野蛮,但是她的女性意识要明显高于小渔。作家在作品中塑造这样两个女性形象,其本意或许是借此以反衬东方女孩小渔身上的温柔和善良。
基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解读《少女小渔》,不仅表现在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的关注上,还充分表现出跨文化视域下华裔作家在东方文化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华人移民身在异国他乡,势必要受到其所生活和居住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结构的影响,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受到当地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思想和认知的影响。因此,当他们想要通过文字来表达其对故国故土的回忆,进而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时,其作品中的纯粹性便有待商榷。
在分析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时,便不能忽视这一因素,作家本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是否已对其所塑造的东方女性小渔产生严重的影响。前文已述,这部小说是作家去到美国三年后创作的作品,而这一时期的美国生活经历便是其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我们在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家想要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来审视其笔下的人物,但是笔者认为严歌苓这个观察者的身份值得推敲。其表现在小说中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而且已经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分不开了,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既有东方女性的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还有西方文化下的视角。作家通过塑造小渔这一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借以表达其对东方女性身上那种善良和博爱的美好品质的深深缅怀。
但是基于跨文化视域下的交流与考察,严歌苓不仅是一个华裔作家,同时还是东方文化的传播者,而其所传递的这种东方文化中的女性特征,已经牵涉到东方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正是因为这一东方文化和东方形象出自于东方知识分子之手,使得他们所塑造的东方人物形象说服力更强。但是当东方知识分子长期居住在西方社会中,他们的主观情感便会受到西方主流文化意识的影响,进而在作品中塑造东方形象时,会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守旧和刻板,而这种原本想要通过文化创造借以实现民族的认同,反而沦为西方后殖民文化战略的有力武器。
总之,严歌苓在早年出国后便定居美国,留美生活的经历,为她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打下了根基。她矢志关注有关华人的移民问题,将中国移民在异乡生存的急迫感融入小说创作中,塑造出了一系列典型而又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女性形象。华裔身份的她,同时还是一位女性作家,使得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文化审美视角。基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对其早年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进行解读,可以使我们在关注其作品独特性的背后,还能发现许多极其复杂的其他文化因素,这是我们在研究和分析其作品时不应该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