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崇信县柏树镇柏树小学 郑崇灵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者和家长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本质是由农村学校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学得的知识经验和家庭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由于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会更加懂事,也会更早了解一些生产生活经验。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获得的一些知识,有助于他们对这些生活经验的科学认识,而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有助于学校进行因材施教。但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何让这些懂事的孩子得到一个正确、科学的教育……此后的论述,将结合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研究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仍然存在问题。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方面,家庭由于父母需要外出务工,而且工作的地方离家远,没有办法及时关注留守在家的孩子身心是否健康,而农村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容易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特殊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不能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在家校合作的体系方面,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方式由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相对单一,并且在安排上不合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效率低。在家长配合程度方面,许多留守儿童家长的态度不积极,即使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但是家长的参与还是边缘化、低层次化。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缺乏完善的家校合作体系或者家长对于合作态度的不积极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问题。
从一些研究和报道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监护,安全意识薄弱,在身体健康方面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生理、食物卫生知识和安全意识,造成留守儿童营养和发育不良,也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家校合作,农村小学将一些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教授给留守儿童的同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孩子们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可以将一些农村经常要用到的生产生活知识结合课本教给学生,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容易导致一些孩子产生身心问题。农村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孩子在校状态,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及时告诉在农村的监护人,应该适当与孩子进行沟通,而监护人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当面告诉孩子老师。比如,孩子突然就不爱说话让教师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家校有效地进行沟通,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得到解决,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不能一味地进行应试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将留守儿童在农村能够接触到的生活经验融入学校的教学中。要想做到真正的素质化教育,在校园环境上,要努力做到将学校建设成一个温暖、自由、充满爱的地方。在课程上,将农村的生产生活知识结合课本知识,充分考虑儿童的生活经验。比如,如何播种、怎样施肥、哪些方法有助于增产等结合到课程中,可以的话带孩子们去到田地,亲自尝试这些方法。让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家人在工作中的辛苦和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
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很难通过表面看出来,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远在外地,即使有监护人照顾,他们也往往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埋在心里,这时就需要监护人、教师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开展家校合作。比如,多和孩子们聊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要忽视他们的沉默,慢慢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让他们知道,他们也可以撒娇、不用难受都自己忍着、不用那么懂事。以此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家校合作有利于农村小学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深入了解,可以了解学生们在学校外的生活,看到孩子们更加鲜活更加全面的样子。并且让教师看见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将儿童家庭经验和学校经验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孩子很擅长算菜钱但是数学成绩不好,那么就可根据他的情况把数学题和他擅长的卖菜联系起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虽然有其问题所在,但是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积极配合,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结合起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智力、道德等各个方面都有良好发展,让农村留守儿童在一个有趣、丰富、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