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摘 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模式,所谓的“双元”是由学校和企业这“两元”共同构成,该模式所主导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有30%到40%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另外60%到70%的学习时间是企业参加岗位实习、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等。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专业教学和职业训练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来看,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适用于学生,而且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文将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希望能为中职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師;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R4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98-01
在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已经成功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极为相似,却也各具特色。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从而有效提高了师资质量。本文将简单介绍“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概念,并从明确“双师型”职业教师选拔标准,量化“双师型”职业教师选拔流程,做好“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健全“双师型”职业教师奖励政策等四个方面系统论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
1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概念
从整体结构来看,当前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定位还较为模糊,最常见的界定标准分为以下六种:
在德国,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将学生培养成高端技术人才,而且为各所学校培训了大量高素质职业教师。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助于为中国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
2.1明确“双师型”职业教师选拔标准
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优化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学校应正确认知“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明确“双师型”教师选拔标准。从微观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以校内教师与合作企业内部培训师为主体,校内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辅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合作企业内部培训师则需要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教师教学能力,在为学生开展专业培训的过程中,以职业语言和学生熟悉的案例故事诠释专业培训内容,运用职场经验、规则和成果进行知识传递和共享,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实训,进而有效提高培训教学效果。此外,将企业内部培训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对企业员工个人成就的一种有效激励,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企业员工转变为专业培训师,然后,不断提升自我,积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同步增强专业培训能力和职业教学能力。与此同时,中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合作培训将本校教师培养成高素质培训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开展专业培训工作的能力,而且具有职业教师教学技能,实现双证书与双能力的融合。因而,中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大力提倡和促进内部优秀教师、优秀员工、优秀干部担任“双师型”教师,做好“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工作,明确选拔对象、选拔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就目前而言,“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对象以学校优秀教师、企业优秀培训师(或者优秀员工)和双方的优秀干部为主。在界定选拔范围的过程中,应该从教师与企业培训师(或者优秀员工)的入职时间、学历和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估。对于中职院校职业教师来讲,他们获取“双师型”教师培训资格的标准是至少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工作期间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浓厚的工作兴趣与热情,具备积极上进的心态,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性格沉稳,善于沟通,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热衷于实践,身体健康,乐观自信。对于合作企业培训师来讲,应根据他们的职业岗位进行划分与界定,如果是为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则需要将有五年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或者人事专员培训成“双师型”教师,同时,要求他们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具备企业文化培训经验。如果是从事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则需要他们具备三年的工作经验。而且,要将企业培训讲师或者优秀员工、干部转变为“双师型”教师,必须严加考核与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将工作态度、双重能力和职业道德纳入选拔标准之中。
2.2量化“双师型”职业教师选拔流程
从整体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选拔流程主要包括发布信息、提交申请、进行筛选、开展培训、试讲和评估、确定合格受训人员等六个环节。其中,发布信息是指根据“双师型”教师培训需求发生相关培训通知,附带选拔资格、选拔范围和选拔标准等相关条件。提交申请这一环节需要鼓励全体教师与企业培训师或者员工积极申报,同时也可以由学校和企业部门推荐。进行筛选则是根据教师和培训师或者员工提交的资料进行筛选。开展培训是初步实施课程設计、语言表达和现场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试讲和评估则是让全体受训人员参加试讲,并予以客观评估和指导。确定合格受训人员则是根据最终的培训考核确定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师。
2.3做好“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
全面做好“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加强“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人员和培训讲师应避免将培训与开发工作割裂,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与开发管理方案,量化该项工作内容与流程,努力促进培训与开发一体化。其次,中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重视提高“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管理战略,发挥该项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培训与开发活动全面提高“双师型”职业教师的个人素质,创新培训文化理念,增强“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根据“双师型”职业教师的实际需求调整培训结构,创新培训方法,做好高素质教师的开发工作。
2.4健全“双师型”职业教师奖励政策
提升“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效果,做好“双师型”职业教师奖励工作颇为重要,健全“双师型”职业教师奖励政策,给予优秀教师适宜的嘉奖有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受训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中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注意适当提升“双师型”职业教师的基本工资,促进物质嘉奖与精神嘉奖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改善工资待遇,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而且要从精神与情感的角度出发,促进嘉奖工作与职称晋升的紧密融合,构建更完善的奖励政策,健全教师薪酬福利待遇和相关激励机制,在结合教师工作状况的同时定期组织职业竞赛、教育研究项目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对取得佳绩的教师给予适宜的嘉奖或者岗位晋升,以此树立教师的荣誉感,调动他们的进取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另外,中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正确运用目标激励法以激发教师的受训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引导教师将受训知识与技能转化到日常工作在,协同全体教师分层制定可行的培训目标,然后,鼓励教师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在最终的激励工作中,根据目标达成效果进行相应地激励。如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则需要总结原因,从而有效激发教师的受训意识、内在潜能与敬业精神。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优化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学校应协同合作企业正确认知“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明确“双师型”教师选拔标准,量化“双师型”教师选拔流程,科学控制发布信息、提交申请、进行筛选、开展培训、试讲和评估、确定合格受训人员等六个环节;做好“双师型”职业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与开发管理方案,量化该项工作内容与流程。此外,须着重健全“双师型”职业教师奖励政策,给予优秀教师适宜的嘉奖有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受训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黄新章,张诚.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河南农业,2016(03):8-9.
[2] 范波勇,宋燕辉,张治元.基于双元制校企合作机制下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2).
[3] 阎峻.法治视角下的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以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为核心[D].华中科技大学,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