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难点

2020-07-10 09:08张灿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育人

摘 要:贫困学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整体重“资助”轻“育人”,本文结合资助工作面临的难点、发展趋势,制定了精准认证工作、协调资助主体、开展育人工作、加强资助管理等有效策略,来帮助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断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难点;有效策略

前言: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要依据高校教育方针,立足于资助工作出现的变化,国家的为了,坚持“资助功能”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从经济、物质、精神上帮助学生,提高在校的每一位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得高校的贫困生能在智力、品德和人格塑造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

(一)资助体系趋同化

资助的主要方式是经济的扶持,以“奖、贷、助、补、减”为基本内容的多元并存资助体系,精神资助与发展性资助的开展状况不理想。从实施状况来看,发放标准大致相同,根据资助种类发放相应的资助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界定标准、程序和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面偏窄,资金来源与构成重合度较高;资助体系偏向于经济资助而忽视精神资助,忽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衍生的其他问题缺乏关注,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和人格的塑造等精神救助。

(二)资助过程简单化

高校资助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资助体系搭建和政策运用、资助效能发挥。在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时候,高校对于受助学生平时在校消费状况和资金使用去向缺少考察,特别是对受助学生后续的教育、引导、评价、考核缺少保障,只做到了“助人”而忽视了“育人”;搭建资助体系和运用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一直贫困、当前贫困但未来不贫困、当前不贫困但突发贫困”三种状态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拥有动态化的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资助效能发挥阶段,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这部分 资金应该用于必要的生活费、学杂费、住宿费等。

(三)资助手段单一化

高校学生资助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无法帮助学生全面解困,这主要不表现在两个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长环境特殊,一般在学业,人际交往,心理,情感,就业方面压力过大,而学校也没有有效措施,因此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学业困难,就业急功近利,焦虑不安,性格自卑,心理脆弱,情绪波动较强等问题;高校缺少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化教育资助方案,应积极探索“经济资助、心理负担、精神帮扶、学业指导、能力提升”五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四)资助考核片面化

部分高校只重视了实施过程,忽视了发放资金后的督查。由于育人功能的考核以隐性为主,难以具体量化,没有高度引起资助管理部门的重视,量化考核的育人作用不明显,资助考评没有突出育人价值,对受助学生的典型事迹宣传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够全面,未能建立起包括学生素质发展程度、能力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发展核心能力等指标在内的精准育人效度衡量指标体系。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资金来源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高校资助资金来源分为保障性资助和发展型资助。保障型资助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拨款,高校自筹;发展型资助要多方筹备资金,提高社会、企业及爱心人士参与程度,形成多元资金渠道;提高资金使用率,引导学生自力更生,关注家庭困难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发挥资助的育人价值。

(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认定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国家没有统一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难以统一,通常根据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居住地区特征等将学生划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等。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档案、建立数据库、推进资助认定的精细化,加强量化与考核。

(三)资助方式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

根据资助的偿还情况分为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无偿资助是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贴等,有偿资助如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受助学生在享受资助时,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发展型资助的特征是“发展性”“有偿性”,凸显有偿资助,降低无偿资助。

(四)人文关怀贯穿全程

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是为了育人,需要将“人文关怀”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制度安排,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硬资助”是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生存需求,这体现了理性的人文关怀;

三、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做到精准资助

重视采集学生信息数据的工作,这是对贫困生有效识别的依据。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可以通过数据中心采集到学生的大部分信息,利用自身优势收集贫困生的家庭信息,对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消费情况、网上消费进行收集,通过大数据分析、询问学生等方式,直观深入的了解申请贫困认定学生的家庭情况。各高校在统一指导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经济水平与消费水平,结合资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资助标准。高校要充分考虑新入学和即将毕业的学生特点,因情况而异制定资助金,不能完全平分给各个年级专业。

(二)协同资助体系

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完善高校资助的相关政策,增强执行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督促地方尽快完善建档立卡,收集信息和识别信息,形成规范的系统,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高校要做到將资源合理配置,减轻学生压力,提高办学效益,构建资助与育人结合的助学体系,延伸助学内涵,用经济优势带动其他方面发展。社会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和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生资助,开拓勤工俭学市场,对贫困生全方位援助,银行应积极配合政府,与高校沟通合作,促进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推进资助育人

高校学生资助并不是简单的资金资助,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结合自身的特点,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脱贫。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掘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鼓励个性化发展,定期举办科技创新比赛和学术讲座,将单向是知识输出转变为互动式建设,还可以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培养个人能力时也不能忘了强化素质教育,对受助学生建立长期进行跟踪辅导,关注发展动态,将事迹效果展示给群众,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一支有担当、能力强、全心全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加入学校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辅助开展,要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监督,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权利,也要对受助的学生进行监督,检查认定过程中是否有材料造假,当资金发放后,要发挥群众的力量,监督学生是否将资助用在了自己的学业上和必要的生活上。从高校到受助者都要做到对资助工作的公开透明,并深刻了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为了育人。

结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既能解决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境,还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投入差异带来的不公平,帮助每一位高校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并且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高校贫困学生进入社会后还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所以说这项工作的意义是无限大。

参考文献:

[1]冉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体系建设思考[J].国际公关,2020(04):119-120.

[2]刘许亮.教育脱贫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02):75-77.

[3]高鹏,李果,李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14):88-89.

作者简介:

张灿(1993.04)男,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