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对学生的写作任务进行策略性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思辨性学习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和转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启发性问题;思辨性活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与交流,作为表达方式之一的“写”一直以来都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要写好书面表达绝非易事,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能够在读(审题)和写(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性思维、多元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客观而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这些高品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但却是可以并且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培养的。科学的指导需要有的放矢,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需要教师在写作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循序渐进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一、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其认知策略的养成和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前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审题。每一篇书面表达都有其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这些写作内容正如航行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因此,作为领航人的教师,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科学审题,利用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审题时不仅要认真阅读和观察所给文字及图表,更要去认真阅读“写作内容”。认知策略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语言学习活动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P41),其中包括通过快速浏览理解篇章大意,通过扫读获取篇章具体信息,根据篇章标题、图片、图表和关键词等信息,预测和理解篇章的主要内容等。
从写作内容来看,近五年江苏的书面表达有着很大的共性:第一点要求基本为“用30个单词”写概要或概述信息,即“what”,旨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客观地理解语篇主题、快速地提取信息和提炼观点。第二、第三点基本为结合信息简要分析导致这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即“why”,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先做出思考和正确的判断,然后合理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或创造性地发表个人观点或态度并说明理由。这种在短时间内抓住微型语篇或图表信息中主要观点和事实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并用简短的文字来概述信息并加以合理分析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分析问题),以及创造性、批判性地发表个人看法所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思辨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聪明地”审题,即在短时间内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预设解决策略。
以2015年书面表达为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几段文字中的关键问题,如针对一段文字,教师可提问:1. What does the short passage tell us? 2. Do you think the car driver is to blame? Why? 3. What message does it convey? 同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Despite”一词,帮助学生理解此类转折词(however, but等)后往往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即Heavy road traffic partly leads to car drivers ignorance of traffic rules, which may in turn make the road traffic more heavier. 关于第二段材料,则可提问:1. What phenomenon does it reflect? 2. What are the results? 3. Can you summarize it with a sentence? (Rude riding contributes to the disorder of traffic and even unavoidable road accidents.)进而,教师可继续提问学生:1. Are there any factors you can think of that may give rise to the problem? 2. What does the diagram tell us? 这些层层递进的启发性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文字与图表中传达的主要信息,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帮助他们在潜意识里养成必要的认知策略。
二、通过思辨性活动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催化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强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指导,例如,课前布置自学活动,课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课后布置适量的拓展性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P69)因此,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后,教师针对写作内容的“Why”与“How”可组织课堂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2016年、2018年、2019年江苏高考书面表达的写作内容第2点分别为:用约120个单词阐述你对网络投票的看法,并用2 ~3个理由或论据支撑你的看法(2016);谈谈你如何看待消费排名,然后用2~3个理由或论据支撑你的看法(2018);在上述场合,你是否倾向于穿中国传统服装?请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2019)。但凡涉及个人看法和观点的,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辩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组内分享,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陈述相应的理由或论据;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在组内自由讨论、合作探究,通过交流形成对问题的正确态度。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度,还可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学会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通过设计一系列课堂学习活动(小组讨论、辩论等)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可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评判性、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学会理性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不谋而合的:“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总之,通过启发式提问及思辨性小组学习活动的展开,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地科学审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认知策略、提高思辨能力,还可以帮助其提升语言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