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绍燕 任莉新 王领 李莹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高校教职员工的职责。高校档案馆是大学精神与文化集结地,要创新建设研究特色档案资源,打造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大学文化精神家园与毕业校友返校纪念地,实现档案价值利用最大化,充分发挥全面育人作用。
【关键词】高校;档案建设;档案服务;全面育人;探索研究
“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当代教育必然趋势,已成共识。通过调研与梳理,目前仍存在着全面育人理念待加强、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整体育人合力不足、育人实践难落实处、档案育人服务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笔者所在档案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设全面育人的学习实践基地,以文化人,实现全面育人的服务目标,使学校特色档案服务于立德树人。
一、档案育人服务的认识与思考
(一)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赋予的必然使命。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并要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三全育人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举措,高校着力并拓展打造全面育人、合力育人基地是使命所需,大势所趋并刻不容缓。
(二)文化史料是重要精神财富,是育人绝好素材与特色教材。大学文化是在大学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统一,各类文化史料承载着大学精神、大学知识经验及大学文化财富,是大学优秀文化的积累与集中反映,应成为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生动素材和特色教材,价值重要且无可比拟。
(三)档案馆是大学精神与文化集结地,全面育人大有可为。高校档案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其本身具备重现性、知识性、政治性、信息性、教育性和价值性等特点。拥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学术和社会价值。在档案馆创建育人实践基地,以档育人、全面育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工程,大有可为并切实可行。
二、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与研究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档案馆要实现全面育人服务,须以丰厚的特色档案资源作基础,要创新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
(一)多措并举,创新特色史料档案资源建设。1.多方式收集。改变“等、靠、要”守株待兔式收集方式,“积极主动”“随时随地”“灵活多样”“收征并举”,采取专题收集、集中收集、跟踪收集、随时收集等多方式收集。2.多渠道征集。在完成各部门单位基础收集的同时,面向教职工及其亲属、毕业校友进行征集,采取接受捐赠、订购购买、代为保管、复制返还等多形式征集资料。3.主动式采集。深度挖掘,主动采集资料,主动采集建筑物与校园景观资料,采集馆所及其宣传与展示内容,访谈名人专家获取口述史等,使珍贵历史记忆资料完整保存,避免流失或“失忆”。4.专题式建设。加强特色档案专题建设,建立学校名人全宗档案,主要包括其生平类、活动类、成果类、评价类四个方面内容。建设特色专题档案,如,文化記忆专题、重大活动专题、学科史专题等,加力丰富完善特色史料资源。
(二)精编深研,打造史料编研成果精品。1.基础性编研。对库存特色档案,进行主题或专题资料编述型资料的撰发,形成基础性编研成果。如,组织沿革、年鉴、大事记、数字汇编、科技档案文摘、提要、媒体看大学、院士大事年表、资料长编等。2.深层次开发。挖掘相关信息,找准切入点,进行档案资料深层次开发,形成专题性文化资料成果,主动提供服务。如,名家传记、漫游中国大学、校史、院史、学科史、学校故事、记录与流传、发展足迹、浓墨华章、耕耘者、足迹等专项成果著作。3.多载体制作。编纂制作声像资料,形象直观,利于展示与传播。如,进行名家访谈,制作系列光盘大学之光、筑梦新征程、大学印象、老照片展映《凝固的光影 鲜活的历史》等声像作品。4.续编与研究。找准凝聚历代学校前辈心血和智慧结晶的主题,加强史料研究及编研资料完善续编,形成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精品成果。如,各类史记、系列传记、发展足迹等研究与续编。所有编研成果都将成为全面育人的绝好素材与特色教材。
(三)多方助力,实现档案最大化展示传播。1.实物精品展示。对重要的特色文化史料,包括声像、实物载体档案等在校史馆、博物馆或档案馆设置展示柜布展,便于组织参观展示。对于早期易损或部分珍贵资料以复制件、仿真件施展。
2.网络媒体助力。利用微信、微博、电子期刊、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采取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助推档案资源信息广泛传播。在档案信息网站上设置栏目、模块或专题平台,如,开辟精品档案、精彩推荐、著名人物、校史长廊、文化记忆等栏目与数字平台,推出档案文化精品与集萃等,进行网络传播服务。3.联合举办展览。举办档案文化展览,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题档案展览,如,学校教学、科技成果、获奖、学院、学科、产业发展史及知名校友风采展览等专题展览,使珍贵史料得到更广泛展示,提升学校文化核心凝聚力与影响力。
三、特色档案资源服务于全面育人的实践
高校档案人应强化自育,加强内功修炼,言传身教,深化育人服务职能。
(一)创新服务,打造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走进档案馆,成为学习科研实践第一课堂。1.见习讲课。接收学生来档案馆见习,相关专业开设秘书学、档案学课程首次课在档案馆上课,介绍概况、特色档案建设研究、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情况。引导实地查看实体档案、检索及安防等设施设备。直观形象地了解档案工作要求、规范与流程等,有助理论学习。2.指导实习。指导文秘、汉语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在馆实习。结合实际,细心指导,在熟悉档案制度与业务规范要求的同时,掌握工作技巧与操作规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高质量的实习报告。3.调研实践。接受学生来馆勤工助学,进行档案整理、录入、网站建设、数据库维护、成绩翻译核查等工作实践,并随时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文化调研、信息咨询等服务。学生既得到学习,又获得工作实践机会,体验职场要求,学有多得,研有所用。4.研究生培养。档案馆与相关学院联合培养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为教书育人发挥作用。学科建设推进档案馆工作开展与理论研究,同时档案馆科研成果为硕士点申报及获批后的评估验收,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育人为本,创建大学文化精神家园。创建文化精神家园,让学生走近档案,切实感受档案的魅力与作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1.入学教育。每年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入校后的首课堂。学生在此了解学校悠久发展历程,近距离感受学校历史文化与精神,以及历代建设者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攻坚克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史育人,以前辈奋发向上的魅力与精神感染、熏陶、启迪学生。2.专题讲座。给学生开设“走好正确人生路,写就成功档案史”“档案——自己的人生轨迹”等专题讲座,从档案原始属性、真实凭据作用等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向上,以优秀、进步、成才等记录自己的人生档案,发挥育人作用。3.温馨提示。在校园网上发布珍视个人档案的提醒通知、档案知识等,对学生说明档案的作用与重要性,重视入档材料,关注自己人事档案流转情况等。特别提醒毕业生档案转接手续办理,避免让档案成为“休眠档”“弃档”“断档”甚至是“死档”,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4.联系班级。档案馆职工深入学院,联系班级,做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联系人,参加学生主题班会和党团日活动,深入课堂、公寓了解学习生活情况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长。
(三)以生为本,创建毕业校友返校纪念地。1.把根留住。开启“把根留住”活动,学生将在校期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奖励材料存入档案馆,这是学校立德树人成果的展现,又将取得成绩留存母校,把根留住。使档案馆成为校友“留根留印”的纪念场所。2.常回家看看。发起“常回家看看”行动,校友回母校通常要寻找历史印记与美好回忆。档案馆接待校友回校参观,为校友提供资料查询服务。同时,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校友支持,将其取得成果资料捐赠给母校,丰富學校育人成果资料。使档案馆成为校友返校后“家的一角”。
四、发展前景
“立德树人”是对高校各部门每位教职工的职责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所提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强化高校档案馆育人职能,建设学生育人实践基地,很具发展前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智慧校园、智慧档案馆的发展趋势。同时,档案服务于全面育人,深化了档案价值理论,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型,深化了信息资源观之下的档案价值理论探索。在基于档案的凭证价值、证据价值、参考价值、情报价值等主体价值情况下,更突出档案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的显现与实现,多维度探讨档案价值的多元化,对档案价值理论研究也具发展前景。
五、结语
总之,高校档案馆立足特色资源、管理、技术、人文等多层面开发建设,拓展育人服务功能,发挥档案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作用,实现三全育人服务。这不仅契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也更加体现档案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
【本文系山东省档案局科技项目“高校文化记忆工程智慧型建设与传播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16)】
【参考文献】
[1]卢森林.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9(7):107-110.
[2]曲绍燕,贾文丽,田媛.高校档案馆育人内功修炼探索与实践[J].山东档案,2014(1):32-34.
[3]习近平.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Z].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人民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