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娜
摘要: 预制语块的特点决定其在口译过程中具有优势效应。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语块能力的实验研究,将预制语块作为有效手段运用到口译教学中,培养语块意识,重视语块储备和吸收,建立语块资料库,强化语块运用输出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语块的运用对口译产出的准确性、流畅性、地道性,旨在促进口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预制语块; 口译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H 3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95X(2020)02-0132-0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2.006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WANG Jianna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 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n English majors chunk competence,the study attempts to employ prefabricated chunks as preferred means in interpretation teaching,in terms of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of learning chunk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ccumulating and absorbing chunks,establishing chunk databa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hunk application.The paper aim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unks in facilitating accuracy,fluency and idiomaticity of interpretation output,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hunks;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语言交际大都通过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构建话语来实现。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块现象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Naciscione[1]认为语块是具有稳定性、衔接性结构的词语组合。Cortes[2]提出二语语块输出的质量可以作为衡量二语水平的标准之一。口译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涉及大量的双语语块单位,袁卓喜[3]认为预制语块可视为翻译中的最小单位。预制语块的稳定性、整体性、范例性、高频性等效应优势可以使译者迅速提取目标语词块,达到选词更规范、准确、快捷,表达更流畅、自然、地道的效果[4]。
然而,语块的功能性并未引起口译教学者足够的重视,因此可能直接影响口译教学的效果。以往语块研究以三方面为主:1)语块理论、优势效应研究;2)语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影响的实证研究;3)语块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鲜有将预制语块的特点与口译过程相结合,探究语块对口译产出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要优化口译教学,提高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地道性,就要重视语块在语言输出中的重要性[5]。语块作为程式化语言单位可以作为语言认知起点,并以此为原点不断扩展组建更多、更大的语块,为学习者对语言整体意义的解读提供便利,并且对我国英语一线教学产生直接影响。
一、理论研究
(一)预制语块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Becker[6]就提出了语块理论,指出:“语块是一种特殊的多词语言现象,整体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中,以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式化方式呈现。”Nattinger & DeCarrico[7]把语块定义为“一种介于传统的词汇和句法之间的多词语言现象,一種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Altenberg & Granger[8]发现人们在日常话语交际中是通过存储在记忆中的语块实现的,称之为自然话语,其中70%的自然话语都是由预制语块构成的。Wray[9]对预制语块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将其定义为:“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以整体形式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可直接整体提取使用。”袁卓喜[3]认为,这一定义基本涵盖了语块三大特点,即结构相对固定、整体预制存储和语言输出时易于提取。由此可见,语块是具有高度情境化和特定语用功能的语言交际中的基本单位,大量积累、存储语块并在语言输出时恰当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方便、地道、得体、流利。
(二)预制语块与口译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短期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语言单位[3]。由于工作记忆容量的压力,译者,特别是口译者通常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紧迫的语言情境下处理词语层面上的信息,而实际上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3]。
吴华佳和刘绍龙[4]指出,由于预制语块大都是语言使用中的“高频”词汇组块,在处理口译即时任务时,无需按照语法规则生成和分析,可以从记忆中直接提取使用常见、高频的语块,从而极大减轻记忆系统中语言识别、分析、编码和解码造成的压力,降低语言处理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使得目的语词汇提取迅速而流畅,从而满足口译任务的迫切需求。其次,预制语块的“整体性”决定了它在句法上具有不可分析性,以整体的“组块”形式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其在结构上的相对整体性和意义上的一致性,使之成为复杂的翻译心理过程中易于直接提取的一种交际单位[4]。另外,预制语块是约定俗成的单位,对译者提取词汇具有“示范性”,确保词汇使用的准确度,记忆中存储的大量预制语块在口译过程中可以减少出现错译的几率,提高选词的准确性和地道性,降低母语的负迁移,使口译员的译文更接近本族语者的语言输出程度[4]。
理论证明,语块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范例性三大特征。语块的结构比较固定,在句法上以整体形式存在,语块并不是根据语法规则临时生成,而是早已预制在记忆之中,能够被快速提取,从而减少使用者的大脑加工过程[10]。因此,对实现翻译,特别是口译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具有积极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预制语块对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及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输出能力的影响,故研究问题如下:
(1)预制语块对口译教学的有效性是否具有显著影响?
(2)语块在口译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2016级58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实验组教学过程中强调语块的功能和作用,并告知学生将语块产出视为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照组不做额外强调,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笔者为两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实验前后同样进行口头汉译英句子和段落翻译。选取的语料为汉译英5个句子,2个段落。句子每句听一遍,段落听两遍,累计时间约为20分钟。本校语音室使用蓝鸽语音室录音软件对学生进行口译录音。选取的句子涉及文化节日、教育发展、获奖致辞、环境保护、经济合作等内容。段落选自于习近平主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讲话内容及2018年中共十九大讲话内容节选。语块为笔者人工提取,标出实验前后语块总数并统计学生使用语块个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过程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笔者施教,并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实验教学(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教学材料为《中级口译教程》,并使用教师准备的语块资料作为授课材料。
实验组教学目标及过程如下。
(1)培养语块意识和敏感度,提高语块辨别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语块的界定、形式和分类。通过教程第七单元第一篇《大学介绍》作为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辨认、分类、记忆语块,并进行相应语块的口译练习。待学生掌握语块知识后,要求学生在每单元学习之前预习课文时逐段标出语块,课上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引导口译练习。学生通过预习注意语块的识别、分类、应用,自主培养语块意识,提高语块辨别能力。
(2)加强语块口译实践,促进内化吸收。语言输入时语块的反复重现或通过设置翻译活动反复使用可促进学生对语块的注意[11]。语言学习中的意识效应可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1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引发学生对语块学习的意识,并不断地通过口译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对语块内化吸收的能力。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反复跟读含有语块的音频资料,提升学生对语块的敏感度,刺激其大脑对语块的反应机制,以促进学生口译学习中的有效性输入。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英文段落复述时,需使用含有相关语块的语句,将其视为口译产出的评价标准。另外,口译笔记是口译学习中的必要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口译语料中常见的语块进行事前设计,以减轻口译实战中口译员心理负担。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汉互译练习,以促进学生记忆活跃区范畴内语言单位的运用。教师还应强化语块的标准发音、表达习惯、使用场合,为译文产出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
(3)扩大语块储备,学生课下自行建立语块资料库。完成课上内容后,学生需要在课下以3人一组为单位,通过教师推荐的网络资源,如微信公众号、英语学习APP软件、学习网站、校园精品课网站等搜索相关话题的翻译材料,如与本单元《大学介绍》相关的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的中英文介绍、所在本地区重点大学的介绍,通过检索、提取、分类相关话题的语块,并建立语块学习资料库。教师对各组语块语料库进行把关审核,探讨修改不合适的语块,将确定的语块资料库上传至群内共享,整个实验组共享此资料库,教师定期抽取语块进行课上课下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4)实时更新资料库,强化语言输出能力,提高语块习得效率。口译是一门实时更新、不断优化的学科,其资源的时效性、及时性特点突出,因此教师鼓励学生不断更新共享的语块资料库,这个自组、自建、自检、自用的语块资源库激发了学生对语块学习的兴趣。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要使学生真正习得语言,不仅要具有可理解性输入,更需具备理解性的语言输出能力。通过不断地检索、提取和记忆语块,学生的语块输入程度不断提高,这时教师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语块输出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熟练运用语块的能力。通过课上模拟口译现场和课下的口译录音录像作业,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所掌握的语块的功能,探索语块的延伸性、生长性,创造性地运用语块,提高语块习得和输出的效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译水平的目的。
三、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实验前后对两个组的学生句子、段落翻译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两个组学生每人每句(或每篇)的语块统计后,使用软件SPSS19.0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总样本N<30,故使用了t檢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结果分析采用语块个数独立样本t检验。
参考文献:
[1] NACISCIONE A.Stylistic Use of Phraseological Units in Discourse[M].Amsterdam:John Benjamin,2010.
[2] CORTES V.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23(4):397-423.
[3] 袁卓喜.試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J].外语界,2009(5):83-89.
[4] 吴华佳,刘绍龙.预制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效应优势及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5):115-120.
[5] 黄燕,王海啸.二语语块研究的“中国图景”:语块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外语界,2011(3):74-81.
[6] 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
[7] NATTINGER J R,DECARRIC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 ALTENBERG B,GRANGER S.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 MAK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2):173-195.
[9] 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李红菱.汉英翻译中预制语块的优势效应及其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116-120.
[11]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2] SKEHE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13] 于秀莲,曹春玲,娜敏.课堂环境下语块教学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4(1):88-91.
[14] 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15] 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4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16] SIYANOVACHANTURIA A.On the “holistic” nature of formulaic language[J].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2015,11(2):285-301.(编辑: 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