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析

2020-07-10 03:45倪名扬
生产力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温州跨境岗位

倪名扬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温州人敢闯敢拼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走出去,在海外经商置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就有38 万温州人在当地经商,融入当地社会。现在温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使自己产业升级转型,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国务院在2019 年12 月24 日发布了《关于同意在石家庄等24 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这24 个城市中就包括了温州,对于温州跨境电商来说,这是一个发展机遇。目前温州跨境电商网店已接近上万家,根据产业特点,还先后成立了一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整个行业总量和项目总量都位列浙江第一。由此可见,跨境电商在温州发展势头较好。

一、温州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一)与“一带一路”关系密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8 年,温州企业投资了至少30.6 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筹建了六个国家级跨境园区,入区企业达238 家,大大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温州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贸易额达2 770.88 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温州与“一带一路”贸易往来是非常密切的。

(二)温州跨境电商发展迅猛

跨境电商已成为温州外贸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温州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加入这个行列。温州2019 年上半年跨境电商销售额就达到33.6 亿元,同比增长了36.5%,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整个成绩在全省排名第四。

(三)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机遇

温州成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后,政府计划采取“一区一核多园”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温州传统制造业的优势,鼓励更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增加货物出口的途径。同时也积极开始成立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上出台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等政策,打造比较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温州企业可以抓住此次机遇,实现转型发展。

(四)政府政策支持

跨境电商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来规范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如2015年45 号文件《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 年24 号文件《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2017 年840 号文件《关于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的函》等。

二、温州跨境电商人才现状

(一)人才需求量大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报告中指出,我国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比较大,数据为450 万人,并且还以每年30%的增速在继续扩大,严重制约“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机遇,温州跨境电商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行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更多匹配的人才,整体上来看,温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较大。

(二)人才供给不足

从专业设置上看,目前高校没有跨境电子商务这个专业,只有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与跨境电商行业较匹配;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看,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只学了一两门的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并没有深入学习;从实践能力上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跨境平台运营不熟悉和实操能力差的问题,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而企业用人难,导致行业人才供给不足。

(三)人才稳定性差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职业标准,各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在人才需求量大,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优质人才就成为了稀缺资源,是各企业争抢的重点。稀缺资源的特点是物少价高,企业高薪聘请了优质人才后,期望他给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但是跨境电商由于订单周期长,客户稳定性差,商品自身特点等因素,店铺效益没有这么快显现,并且企业在跨境电商行业也是摸索状态,没有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这就导致企业与人才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而这时其它企业又伸出橄榄枝时,优质人才就会流失。人才供给不足和绩效考核体系不成熟的问题会使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稳定性差。

图1 温州跨境电商人才现状

三、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需不匹配

当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时,各高校才意识到需培养相关人才,派教师学习相关内容,培养师资团队。团队成型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传授学生内容。目前而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尚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习评价等采用的都是较传统的方式,没有根据跨境电商不同平台的情况来做改变。再加上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重理论,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着差距。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的滞后性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跨境平台运营规则改变较快,学校的教学不能及时跟进,这使传授内容滞后,导致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发现,所学内容与实际相差较大,对学校的教学产生质疑,企业也同样觉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马上胜任岗位,需要重新培训上岗,增加他们的人力成本。

(二)人才培养要求高

跨境电商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且了解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对于人才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由此可以看出跨境电商人才门槛相对高一些。首先就外语而言,一般要求有四级英语水平,还能熟悉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因为交易过程中会涉及俄语、日语、德语等小语种,需要借助翻译工具。二是国际贸易的知识,对于跨境电商B2B 模式来说,熟悉国际贸易的知识显得犹为重要,因为线上往往只作展示作用,真正的交易采用线下传统的国际贸易方法,这就涉及到信用证、国际贸易术语、电函等专业性知识。三是电子商务的知识,跨境电商B2C 模式形式,属于跨境零售,交易过程全部在线完成,与国内的淘宝交易类似,就这要求人员掌握美工、推广、运营、客服等技能,还要熟悉不同平台的操作和运营规则。四是计算机知识,运营中比较重要的是数据分析,要求人员会使用爬虫软件、EXCEL、数据分析软件等,以及SNS 推广中,要求熟悉新媒体媒介的应用。

(三)实操能力较弱

跨境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B2C 模式,很注重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平台的运营技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店铺运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犹为重视这点。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校生的实操能力普遍较弱,高校的教学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尚不能完全解决实践能力的问题。究其原因,一个是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职类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没有在企业历练过。虽说要求教师要去企业挂职锻炼,但也较难深入了解一个企业,或一直跟随企业的发展,这给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教师实操能力弱,在传授知识时自然会弱化实践部分。二是购买的模拟软件与真实平台存在差距。高校教学意识到了实操问题,希望通过购买平台的模拟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起初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真实平台规则变化较快,软件无法及时更新,导致软件只过了两三年就与实际平台相差甚远,它的实操训练作用日渐弱化。

(四)考评体系单一

跨境电商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成绩和实训平台成绩做为评判标准,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合理性。对于基础课程可以采用传统的考评体系,但是跨境电商课程特别强调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工作室、企业项目、企业实习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课程改革后,与企业紧密合作,企业导师参与到课堂中,形成课程“双导师”制。如果没有把学生参加企业实践的成绩纳入考核体系,缺少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参加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企业导师对课堂的管理也会较难。单一的考评体系已不适合现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应建立更加多元化,更符合现状的考评体系。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抓核心岗位,补供需差距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温州涌现了较多跨境电商企业和跨境电商园区,我们应充分利用该有利条件。高校应与跨境电商知名企业紧密合作,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较丰富的店铺运营和培训服务经验,对跨境电商各岗位和能力要求非常熟悉,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分析跨境电商企业的岗位分类及岗位能力要求,如运营、推广、美工、客服等主要岗位负责的内容和岗位要求的技能。高校可再设置调研问卷,将调查问卷大量发放给跨境电商企业,问卷内容中引导不同岗位做不同题目,确保获得比较准确的调查结果,回收并分析问卷结果。根据结果总结出企业核心岗位的胜任要求,然后依据此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对应的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每年修订时,需先与跨境电商企业沟通,会谈,征求他们的建议,然后再结合具体课程,找出供需要求差距,商议是调整课程还是课程内容,尽可能做到授课内容与企业核心岗位要求一致。我认为抓核心岗位,跟随企业岗位要求而变动课程内容,从投入成本和可行性考虑都是较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三年时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整,这时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整个企业岗位进行一次摸底,请行业内专家共同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专才为主,重职业素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再加上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机遇,温州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会增大,但是跨境电商岗位门槛较高,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计算机等知识。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围绕企业的核心岗位,培养核心岗位的专才。从调研中我们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岗位是运营、推广、美工、客服这四个岗位,那我们就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拓展课程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岗位方向,学习相应的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通过通识课程为学生职业素养打基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是为学生专业知识打基础。此外还要针对不同岗位培养专长学生,如运营岗位方向的学生,专门学习运营相关的课程。这样培养后的学生既有专业底子,又各有专长,较符合高职的特点。如果人才培养方案一味追求多而全,忽略学生本人的兴趣点,会导致学生对各岗位都不精通,还会有厌学情绪,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三)产教融合促实操,互利互惠

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更看重实操业务能力,但这却是整个教学的弱项。首先对于教学团队,定期参加企业的实操培训,尽可能与企业合作项目,从中真正学到最新的实操内容,因为教师实操水平的保证是整个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对于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产教融合方式解决。课内,综合实训项目强调实践能力的应用,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实践薄弱环节由企业导师完成,最后共同评估学习效果;课外,以工作室为依托,选拔优秀学生,把企业项目引入到学校,在真实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学生是免费帮做企业项目,节约了其人力成本;校外,采用校企合作虚拟订单班的形式,企业来学校宣讲,面试选拔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学实操技能,实习结束后优秀学生可以直接转正留在企业工作,企业可以择优录取,对于企业来说,是引进优秀人才较好的方式。这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产教融合方式,使高校和企业互利互惠,有利于长期合作。

(四)多元化考评体系,科学合理

考评体系应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课程是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那应该由两位导师共同商议评价内容和比例,根据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定。各项内容如何评价,由谁评价,应听取实际授课导师建议,保证双导师制在考评体系的真正落实,发挥考评体系在课程中的激励作用。如果课程是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形式,签订订单班协议前,双方应充分沟通,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确定各自考核的内容和比例,详细列入协议中。校内导师对学生在校的跨境电商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企业导师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进行考核,遵循订单班协议约定,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确保考评体系能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可以将学生参加跨境电商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和进行自主创业等行为纳入到学生课外项目考核,采用加分的鼓励学生多去参加跨境电商实践。这样就形成一个依据实际情况灵活、科学、多元的考评体系。

图2 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研究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线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拉动,加速了更多温州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分工,足不出户,做全球生意。温州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温州制造具有出口优势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但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紧缺,企业急需能胜任跨境电商主要岗位的业务人员。本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从学校角度

1.有利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使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调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就业。校企共同培养,双导师制,多种教学模式,从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条件。只要学生积极学习,敢动手敢实操,他的实践能力肯定会有所提升,这也会成为他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二)从企业角度

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企业的核心岗位设置,并且定期与企业沟通调整课程内容。这从基础上保证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在深入培养时,根据岗位培养专才,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深度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三)从行业角度

跨境电商人才市场面临着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稳定性差,高校培养了优质的跨境电商人才,满足了企业的岗位需求,解决了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问题,使人才市场供需达到均衡,这样行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温州跨境岗位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难忘九二温州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