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对后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及调气和血中药干预研究

2020-07-10 05:41宗寿健孙贵芝胡晓洁于丽红曲芸芸王兴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脑缺血课题组复发率

宗寿健,孙贵芝,胡晓洁,于丽红,王 洁,曲芸芸,王兴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为脑梗死的危险信号,是脑梗死前兆,中医称中风先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脑梗死前TIA发作可使大脑产生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且与TIA持续时间(10min内)、与脑梗死间隔时间(7 d内)及发作频次(2~3次)有关[2]。本研究发现调气和血中药可诱导及加强该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12月1日发病6~24 h的脑梗死病人121例,男64例,女57例;年龄(61.32±11.19)岁。根据新发脑梗死病人梗死前有无TIA分为A组(梗死前无TIA)和B组(梗死前有TIA)。A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61.68±11.41)岁;B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61.19±11.5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进行治疗。A组口服化浊和血颗粒,组方:荷叶10 g,焦山楂15 g,决明子30 g,路路通20 g,虎杖20 g,何首乌15 g,已申报为院内制剂,每袋12 g)。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治疗1个月后病人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统计3个月内梗死复发率。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有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6%;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8%;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以上[3]。改善例数=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有进步(例数)。ADL评分[4]:ADL评分≥50分为A级预后,ADL评分<50分为B级预后[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A组NIHSS评分改善50例(80.6%),B组NIHSS评分改善47例(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TIA持续时间10 min内、与脑梗死间隔时间(7 d内)及发作频次(2~3次)的TIA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2],口服化浊和血颗粒的新发脑梗死病人同样可使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单位:例(%)

注: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预后比较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TIA可诱导缺血耐受,其后继脑梗死的预后好[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证明化浊和血颗粒可诱导缺血耐受。

表2 两组预后比较 单位:例(%)

注:两组比较,P>0.05。

2.3 两组脑梗死复发率比较 两组3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表明化浊和血颗粒可以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表3 两组3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比较 单位:例(%)

注:两组梗死复发率比较,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6],目前其治疗主要为静脉溶栓,但受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病人得以溶栓,因此加强神经保护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有研究显示,TIA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5,6-10],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脑缺血耐受可通过亚致死性的短暂脑缺血过程,诱导脑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或减轻再次发生脑缺血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TIA持续时间10 min内、与脑梗死间隔时间7 d内及发作频次2~3次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间接证明化浊和血颗粒可使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改善预后;结合化浊和血颗粒可降低3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认为化浊和血颗粒可诱导并加强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是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基础上引起阴阳失调、血气不和所致,与中风先兆是同一病机下的不同发病阶段。《内经》指出:“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中风先兆同为“血气不和”而转归迥异,其内在机制与“阴阳消长转化”密切相关。张仲景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因此,纠阴阳之偏,调和气血,恢复阴阳平衡,则“血行风自灭”。化浊和血颗粒补肝肾、调气血,能够改善脑梗死病人的预后[11]。本研究结果显示,化浊和血颗粒通过调节阴阳、气血平和,使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减少再缺血的损伤。

猜你喜欢
脑缺血课题组复发率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