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0-07-09 09:11周明慧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周明慧

摘要:新高考制度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统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对策,让新高考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同时为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教育改革经验,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高考 普通高中 课程改革

面对新高考制度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推行,如何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新形势应对新变化,是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学校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保留原本的教育教学特色,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关于课程改革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各个学段,统筹各个学科,统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各个环节,统筹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统筹各种教育阵地,对学校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让新高考能够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进步。当前,新高考制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高考选择赋予一定的权利,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明确课程改革面临的需要和改革的方向,在改革中完成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让新高考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

一、新高考制度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发展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进行划分,使得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在教学方法上也容易出现同质化。同时,行政班的上课方式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难以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当前这种班级管理办法和授课模式已经不符合新高考制度对于高中教学要求的设置,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来说,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整与创新。尽管新高考制度已经实施开来,但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的价值意义认识不清,应试教育色彩浓重。新高考制度的改革需要克服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对于考试重视、对学生自我能力忽视的局面,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没有自主权的。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已经提前为学生做好了选择。为了实现学生为本的教学发展目标,还需要课程改革真正深入到教学内部,带来新的教育转变。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创造育人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使学生能够获得自由去获取知识、自由去探索的机会。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脱离原本的分数论,让学生都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绽放自我,成就自我。

第二,走班制度面临一定的阻碍。走班制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是一种更为科学、也符合教学改革的班级设置方式。但是目前整体来看,这种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在发展上还面临一定的障碍,具体体现在:当前的走班方式更多的还是服务于考试的需要,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高考改革的发展需要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走班看作教学进步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支点。这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的现状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忽视。对于融化传统教学的坚冰来说,重视全面发展,落实教、学、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当前的走班制度更多地运用于一些选修课程中,而对于必修课程的走班选择是接下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推行的教学变化。当前各地的走班教学来说,还处于探索和小心实践的阶段,加快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课程改革,让走班形式落实到教学实处,才能真正把新高考的制度与课程发展结合起来。

第三,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往往是“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这也是当前课程设置中遵循的原则,但是随着新高考对于学生能力考查的转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还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整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接触更加多样的知识,最终为其全面发展助力。

二、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对策

深化课程改革是适应新高考制度的必然要求,加快课程设置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才能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陶行知指出,在教育中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否认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另一种是不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倾向。想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根据当前的课程改革发展现状和已有的教育经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真正实现高中课程改革的进步。

1.把握新高考发展方向,落实素质教育改革

陶行知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太过于迷信书本,认为读好书、识好字就是完成了教育。而对于当前的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克服这种传统弊病,更多地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了解他们对于教育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对于学生的有效指导。而且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真正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自我的提高。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走班制

新高考制度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按照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科目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起相应的选课制度,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实现走班制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长进行走班,完善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舒心、科学的教学环境中成长。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也能随着丰富起来,符合课程改革在当前的要求。

3.建立选课制度,丰富学科内容

学校层面为了丰富学科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设置交叉学科、分层学科、实践学科的方式,让课程内容丰富起来。同时学校还可以发展特色学科,形成自己的教学优势,带动学校改革进步。通过建立学科制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处理好知识能力和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减少学生的分数压力,找到更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向。

4.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提高自主意识

在新高考制度的指导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做好自我规划,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把学校环境真正打造成为适合学生成长的平台,让学生真正通过实践的方式,激发学习潜能,也转变学校的教育职能,连同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转变,学会认识自己,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养成,实现高层次的全面发展。

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独立思考,帮助人实现行为改变,这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所在。让教育真正回归其本质、本真、本色,让教育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社会价值,是这个奋进的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谢凌凌.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制度变革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07).

[3]王智超.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理论探索[J].東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猜你喜欢
新高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