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旭
摘要:小学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的基础阶段,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已成为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基于阅读文本,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着眼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体会作者博大情怀的内涵之美,探寻扣人心弦的意境之美,感受精彩词句的韵律之美,领悟人生真谛的哲理之美。文章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阅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教师应将培养审美情趣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正确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结合文本的创作背景、文本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真情实感,提炼美的文字、美的人物、美的故事、美的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探寻词句之美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大凡人做一件事,要是没有兴味,简直可以说没有结果的。要晓得兴味有了,才可以必往前进……越发肯往前进,兴味越发浓厚。”这一席话体现了兴趣教学、兴趣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學生的兴趣点,借助于教学器具、互动游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兴趣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当中美的词句。
1.动画演示,审美认知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字逐句按照文本顺序一直朗读或者跟读下去,这不但制约了阅读水平的提升,而且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浮于表面,阅读时缺乏真情实感与阅读美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巧借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本堂课阅读文本内容,制作一个动画演示课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动画视频上面,然后指导学生在文本阅读结束后,找出文本中体现“美”的字词。
在学到《触摸春天》的文本时,教师事先用动画演示功能制作一棵苹果树,然后在文本当中挑选一些词语,将这些词语分别挂在每一个苹果上面,如“花繁叶茂”“浓郁”“安静”“流连”“流畅”“悄然合拢”“多姿多彩”“清香袅袅”等。当学生阅读结束后,选择学生代表在这株苹果树上找出能够体现春天之美的词语,而未被选中的苹果就会掉落下来。最后,苹果树上剩下的苹果,便是学生找出来的词语。通过这种动画演示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快速找出文本中体现美的意境的词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奠定了坚实基础。
2.情景再现,审美升华
在阅读教学课堂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或创设一个文本中的真实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或者情景的设定需符合文本内容,不得脱离文本而产生歧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来到讲台前,演示文本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场景,由其中一位学生代表负责领读,每读到一处细节描写时,参与表演的学生便模仿出相对应的动作,然后结合学生的情景演绎与文本内容,寻找文本中美的词句,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
在学到《秦兵马俑》时,教师事先选择参与表演的学生以及文章领读代表,当领读代表读到“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时,由学生做出骑兵俑的姿态。当读到“兵车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时,学生做出兵车俑的姿态。当读到“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时,学生做出弓弩手的姿态。当领读结束时,教师选择学生代表找出文章中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词句,使学生爱国主义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比如,“所向披靡”“身材魁梧”“眼如铜铃”“惟妙惟肖”等词语,都能够体现兵马俑的神韵与美韵。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互动游戏当中了解了兵马俑的特点,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借助于情景再现与学生自主寻找文本中美的词句的过程,学生提高了自主阅读能力,对美的认知也由初级阶段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走进文本世界,体会情怀之美
语文阅读讲求“七分情感,三分阅读”,要说明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赋予真情实感,将整个人融入文本内容之中,了解作者的博大情怀,感受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爱国激情、生活热情或者人间真情,深切感受阅读文本的情怀之美。
1.反复默读,用心体会
熟练掌握文本内容,是流畅阅读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采取反复默读的方法,熟练掌握某一篇文本所描写和记述的内容。在默读时,应全情投入,置身于文本的真实情境当中,用心体会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真实情感。然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通过反复默读,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学到《一面五星红旗》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自行默读两到三遍。教师在此时可以扮演辅助教学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将文中感人的句子或者段落用笔圈出来,再着重默读。比如,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这段话意蕴深长,面包店老板为作者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不但救了作者,而且分文不要。这段话当中最为醒目的文字就是最后一句“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全文主要围绕着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来演绎一个感人的爱国故事。学生通过反复默读,能够与作者的世界观产生共鸣,对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深远意义。
2.悲壮之美,感由心生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许多阅读文本讲述的都是真实故事,或是还原历史真相,或是源自现实生活,描写的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真实故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悲壮之美,学生在阅读之余,对一些正面人物极易产生敬佩之情,而这种真实表露的情感恰恰可以激励学生奋进,让学生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深入挖掘这种特殊寓意的美,让这种悲壮的美成为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一股正能量。
比如,在学到《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一遍,然后详细讲述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壮士所处的历史背景,再深入阐释这五位壮士跳崖后,日本帝国主义覆灭的过程。文章中有一段话催人奋进,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投入真情实感,才能读出激情,读出味道。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当学生读完这段文字时,心中燃起愤怒之火与悲壮之火。学生如果能夠真实感受到这份悲壮之美,也会无比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三、互动合作学习,感悟哲理之美
语文阅读文本融合了生活百科,每一个文本都讲述了生活哲理、人生哲理、情感哲理。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良莠不齐,感受文本哲理之美的能力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集合众人的力量,发掘文本中诠释的哲理美学,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1.小组合作,产生共鸣
学生在阅读某一篇文本时,容易走形式化路线,通常情况下只是粗读一遍就草草了事,不会深入挖掘文本阐释的道理或情怀,这对审美情趣的培养极为不利。语文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督促学生改掉这一不良的阅读习惯。
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教师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学习小组,并对阅读能力强与弱的学生进行均衡分配,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然后针对本节课的文本内容,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精读。接下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美的元素。比如,在学到《慈母情深》的文章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就能够感受母爱的伟大。进入讨论环节后,当多数学生提出“母爱”的主线时,其他学生都会顺其自然地产生共鸣,而这种母爱正是现实生活中“孝道”的哲理之美。
2.问题创设,传统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古诗词,虽然年代久远,但现在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些古诗词的传统之美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题创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以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为例,全诗内容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一封书信以表对家人的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从诗词翻译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张籍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怀。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创设一个问题,让学生积极踊跃回答。请学生再想一想,在以往学过的诗词当中,还有哪些诗词描写了思乡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然后请学生带着真情实感朗读诗词。学生接收到这个问题时,即刻进入到冥思苦想的状态,思考结束后,学生的答案也呼之欲出。描写思乡的诗词还包括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之美,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品质的目的。
四、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提高学生鉴赏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夯实语文阅读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品质修养成就个人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刚.培养读者: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基于审美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改进[J].中国教育学刊, 2017(5):72-76.
[2]张栋栋.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6(25):34-35.
[3]韩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意义和方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
[4]董坤.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8(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