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2020-07-09 19:56杨琳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杨琳

摘 要: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已发展成较为全面的互相结合的一种理论与知识体系。在国内,其开始被企业当作内部管理的主要措施,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重点探讨了制定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定位及内容,提出了调整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与构思。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的文化,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的系统规定,明确专门负责人的任务,并严格控制与检查。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1 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要素及互相间的联系

1.1 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素主要为:(1)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也为组织结构的主要依据,其展现的并非只是组织的控制文化,而且对人员控制意识有所约束。(2)危机评估对所有企业而言,都会引发外在或内在因素。管理者需要有效的措施并对这些危机进行控制,从而让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管理者也需要对各个危机进行处理。(3)控制活动是保障各个指令得以顺利开展的政策与程序。(4)内容和沟通,也就是需要在适宜的时间或地点弄清楚自身所需要开展的任务与目标,这些对内部控制而言是十分关键的。(5)监控可以分成持续性与间歇性评估这两类。持续性监控就是运用中的例行监督活动,主要包含管理者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以及人员在开展任务时所实施的行为。而对于间歇性评估,管理者与内部审计师都能够开展该类监控。

1.2 要素之间的联系

上述各个要素互相间有着一定联系,并由此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并且动态的内部控制系统。可理解为:企业应该在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与评估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涉及涵盖的各种突出危机点,这些危机点也存在多变性;然后针对这些危机点设定各种控制措施点,并对上述整个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与加强,而内部管理内容系统则为整个过程提供方便的,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各个经营环节的协调控制机制。正如人们所知道的,企业科学管理要求主客观相符,任何一项管理行为,其客观成分越多,则科学性越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一样。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自身的一些内外在因素与条件,其控制的关键部分也不同。因此,在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在我们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目标定位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在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涵盖三大部分,即保障财政报告的可靠性、提升企业经营成果与速度以及质量,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2 内部控制目标

2.1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

当前国内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全面明确,主要为:一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障会计信息的客观与完善;二是,优化缺陷、消除隐患,预防问题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与预防作弊行为,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三是,保障国家相关法律条例与单位内部法则制度的全面落实。利用以上控制目标的比较和研究,能够得出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定义中的内部控制目标既包括对会计行为的控制要求与对企业效率的严格要求。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其最大的意义就是实现经济收益,并且要具有一定效率,缺乏效益与收益,企业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国家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则是根据我们国家存在的企业内部控制缺乏规范性和不平衡、管理混乱、不按章程与法律办事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控制管理的重点是建立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内部的经营秩序,这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要求。因此,基于此给出的内部控制目标就会相对较低,重点着重于会计处理纪律和技能处理纪律方面的规范要求;也会出现为了控制企业而进行控制的情况,导致企业经营目标无法获得实现。因此每一种内部控制目标都会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两者之间是互相应对的。全面、有效地研究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内部控制要素,掌握其中的难重点,从而得出合适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2 会计人员职业本质控制

通常包括对人员的预算和技能本质的控制。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目标,绝大部分因素取决于會计工作者本质的高低。就会计人员自身工作技能的本质控制来说,企业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岗前训练,对在职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这样才能够保障会计工作的精确、有效;同时还需要增加业绩考核力度,对不胜任的人坚决调换。同时加强对会计工作者道德品质以确保会计工作者预算上强势、技能上合格。

3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积极开展企业管理的改革与转型,并且通过相关制度的创建,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一些领域中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内部控制上依旧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实施造成显著影响。

(1)大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都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无法遵守领导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就会造成很多失控或滥用的情况出现,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较为严峻,管理领导建设单薄;管理领导的本质仍然不能实现当前企业管理需求,管理水平还需要获得进一步提升。(2)并没有建立以董事会为主的内控体制,对当前企业结构给予优化,建立对应的董事会,或者是创建的董事会并未将其该有的力量进行展示。对自身该有的职责认识不清,不能对经营者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以及保障股东与利益关联者的利益。(3)企业组织结构与当前企业发展之间无法实现相统一,组织互相间存在着扯皮推诿、踢皮球等现象;内部的权力分配制度不明确,实施不够到位。(4)很多企业无法实现以人为本,无法将人员个性进行展现,从而实现企业更好发展。若无法创建相应的融合体制,人员的本质需要提高。(5)当前外部控制环境较为复杂,国内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够完善,出现市场分割与行政垄断等行为,这些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并未严格的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如遵纪守法、客观、公正、敬业爱岗等风气并未形成。

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4.1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体制创建的主要重点,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实现竞争优势,影响内部控制改善的主要影响因子。当前,我们国家的主要发展形势为“一股独大”,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确保很多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就能够通过建立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双层治理结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开展。监事会与董事会是互相共存的,两者互相作用与约束,监事会对董事会具有监督的责任,并且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同时应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当存在管理者作弊行为而侵害股东利益的时候,监事会就需要将有关情况直接汇报到证券监督机构以及其他部门。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控制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其所处地位,内审部门需要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且与其他职能机构互相独立,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进行汇报。

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完善的技能流程,并且实现人员与部门的明确分工,并对其开展合理的监督和考核,对各个部门责任和利益给予相应的界定,预防权益堆积,也能够很好的防止权益出现真空的情况。利用内部管理体制的设定、技能流程的布局以及权限指引等,让企业各个人员的职责与任务获得明确,保障所有人员都可以将自身才能进行全面展示。设定内容反馈渠道,保障人员在面临问题时能够获得有效处理。

4.2 强化企业危机意识,创建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不具有该有的危机意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预警体制。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对企业的战略、经营与财政危机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当企业规模在持续扩增的时候,各级互相间的传递会存在各种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传递不畅的问题,企业需要对内容系统进行优化,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容网络,让管理者可以更为高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增加对企业的监管。主要从企业内部与外部监督两个层面着手。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过于关注监督制度的建立,对其制度的实施并不关注,造成内部控制出现了过于单薄的情况。内部审计为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力量,必须要适当地增加内部监管,从调节企业内部审计着手,展现出内部审计具有的监督作用,在设定内部审计单位时,也需要遵守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原则,让其可以更为直接、客观、全面、有效地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让所有人员都能够完成自身的目标与任务。

4.3 创建相应的激励收敛机制

企业必须要创建合理的激励收敛机制,将重要人员以及员工的短期活动进行长期化。并且需要建立较为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升企业关于雇佣、薪资、业绩考核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性。利用该种激励与收敛,让企业核心人员对企业长期发展更为注重,从本质上有效缓解虚假会计的起因。创建与调节企业资源方针(ERP)建设,对内部控制内容的披露体制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内容化方式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提高企业内控速度与质量,并对内控流程进行改善。当前很多领先企业都选取了适合自身的ERP软件,通过该系统实现有效的评估与控制。因此必须要尽可能地关注与实施企业资源方针。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融合,让企业所有人员都能够掌握自身在内部控制中所具有的位置与角色,并利用合适的方式,让所有人员都可以快速获得其在实施与控制中所需要承担责任的内容,并实现这些内容的有效交流。企业工作方面的供给、产出、卖出交易资料,主要是和财政相关,在财政系统中进行自动形成,完成财务分析与技能操作的同时开展,让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动态化,全面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内部控制测试的工作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出有利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规定,明确专门负责人的责任,并严格控制与考察,做到规范化,合理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

5 结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互相间的竞争也是日益增加,要想让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得以有效维持,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对自身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创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自身以及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实现企业竞争优势,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參考文献

王蓓.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9(19).

王妃.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市场,2019(19).

曹瑞.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19).

宫翠娟.军工企业内部控制刍议[J].中国市场,2019(19).

吴丽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9).

卫菁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析[J].中国市场,2019(19).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