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020-07-09 07:51黄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黄瑜

摘 要:书籍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内容,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当前的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方面仍存在些许的问题,从而阻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必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总是被动地跟随着教师学习,并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必须要发生转变。因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多个视角看待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使得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1.转变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带领小学生简单地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仅仅局限于认识生字而已。但在新课改的应召下,教师不仅仅要使得小学生做到字字熟悉,而且还要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从而使得小学生可以自发地去阅读书本,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比如,在《四季》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其次在领读的时候放慢语速,最好做到字字清晰。接着,在读到尖尖、圆圆、弯弯、大肚子风等形容词时,可以向小学生们绘声绘色地演示文字内容,如在说大肚子的时候,教师可以挺起腰、鼓起肚子,既可以增进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其实,从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来看,不仅体现在该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课堂引导教学能力,而且表现在是否可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语文素养。而从语文素养来看,主要包括有阅读、写作、口语、朗读等多个方面素养,但是仅凭教材课本中的知识远远不够,这需要语文教师家长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多个方面考虑教学内容,使得可以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价值观培养,这就使得小学生拥有充分的语文素养学习契机,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比如,某教师的下堂课是讲解《小英雄雨来》,从课文内容来看,本篇课文采用六段同时讲述故事的方式,使得 小学生可以有层次递进的阅读感。那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带领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还要提前在教学备案中,既需要添加有趣的课堂活动,而且需要向小学生讲述该篇课文的背景历史,使得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小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使得小学生可以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达到价值观的升华。那么,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小学生体会到小雨来爱国不屈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课本理解深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小学生提前进行阅读预习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阅读练习,而在课后布置的语文作业中,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或者根本没有布置阅读作业,这就使得小学生过多地关注语文写作方面,从而不利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看来,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布置语文作业方面,增加足量的阅读作业,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比如,在要讲解《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前,可以先让小学生在课下提前进行阅读预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标注出不理解或不认识的文字。而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开放性课文,在短文的结尾处是一句回答的语句,说明故事并没有说完,因此可以让小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自己认为的故事结局写在笔记本上。然后第二天在上课时交给教师检查,并且教师在检查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作业的方式,这样会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建立学生阅读自信心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无论是在家庭的亲情教育中,还是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中,批判性教育思想都是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有些家长在家里帮助小学生做阅读作业时,经常会遇到多次无法纠正小学生的文字发音的问题,导致大发雷霆,并带有批评意味的言语,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树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就算读错文字发音,也要予以一定的鼓励,从而慢慢地帮助小学生恢复语文阅读的自信心。

比如,在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很多的小学生经常把“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潋字和滟字读错,并且在读错后会处于尴尬困窘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先鼓励小学生勇敢地读完全部诗句,然后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这时小学生就会慢慢松弛紧张的情绪,接着教师需要用鼓励性的言语称赞其的发言行为,并且平和地指出阅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既可以提升小学生内心荣誉满足感,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5.营造优质的语文阅读环境

所谓读诗要有诗的意境,对话要有对话的场景,这就说明环境对于语文阅读是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看待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上,同样可以使用阅读环境带来的便利。一方面,在阅读环境的影响,小学生会被课本内容吸引,使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从而留下深刻的阅读印象。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小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得小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从课文的内容中可知,该篇课文主要讲述在清末时期,由于积贫积弱的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使得当时的中国饱受他过得欺凌,使得结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华丽建筑—圆明园被残忍摧毁。那么,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发生背景的同时,逐步引导小学生学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优秀爱国品质,另一方面,需要让小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可以自拟题目,使得可以将语文写作也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从而升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綜上所述,语文阅读是拓展小学生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所以自然而然地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合适的教学措施。不过,为了可以吸引小学生更多地关注语文阅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为有效展开语文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焦新祥.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才智,2020(05):138.

[2]吴爱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1.

[3]李盼盼.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20+2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