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柏林 李海波 苟永胜 车峥 龚德志
摘要: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文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开展应用,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开展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功能障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VAS评分、功能障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腰椎间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综合治疗效果,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9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ESSYS lens technology to trea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umbar disc prolapse. Methods This paper will be of 60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herniation of explo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to carry out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ESSYS lens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applica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pain VAS score, dys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ain VAS score, dys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TESSYS tech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help patients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 also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better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
[Key Words]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TESSYS technology; Lumbar disc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隨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量进一步增多,该疾病主要由于患者的软骨板以及纤维环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受到外力的作用,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给患者造成压迫[1-2]。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后,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痛苦,还会影响日常的工作以及生活,造成活动困难,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恢复所需时间较长[3-4],因此本文结合临床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情况的重视程度,本文结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展开探究,目的在于今后更好的在临床过程中对患者开展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23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5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差异。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以上患者入院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患者的情况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不合并膝关节损伤,无严重骨质疏松情况,并且不存在先天性畸形,满足以上条件后,让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即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档案进行建立,并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治疗。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通过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方法进行应用,通过手术的方法摘除上关节内侧突出的1/3,将开窗尺寸控制在1.5cm*2.5cm之间,结合患者神经分布位置对神经根进行剥离,之后取出髓核组织,取出过后帮助患者进行缝合,并注射抗生素,避免出现发炎情况,手术过后的初期帮助患者进行引流护理,待患者好转即可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对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开展应用,术前首先通过X光技术确定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位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手术过程中患者取侧卧位,选取中线旁位置进行穿刺,穿刺至关节突出位置后放置导针,并逐渐放置导管。导管到达病灶部位后将摄像系统开启,通过外界屏幕来对内窥镜中的情况进行反应,取出髓核病变组织后对压迫神经进行清理,待完成内部的止血后,即可将内窥镜、导管从患者病灶部位退出,并进行缝合。术后同样对患者注射抗生素,并且待患者有所好转后,及时帮助患者开展合理的活动。
1.4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严重。应用ODI指数调查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十个问题,每题五分,总分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并记录患者的满意程度。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开展应用,用(x+s)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VAS评分、功能障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将以上指标作为统计学指标,开展统计学分析,若以上指标所对应的P值大于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小于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功能障碍情况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过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满足P小于0.05。
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程度为73.33%,观察组为9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满足P小于0.05。
3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数进一步有所提升,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姿势不正确导致的腰椎间盘退行性改變。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开展治疗,传统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切开方式进行应用,这一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但会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恢复所需的时间较久前,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该方法不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还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应用,更好的帮助患者开展治疗。
参考文献
[1]唐劲,向兴胜.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及对筋膜代偿能力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40(5):663-666.
[2]袁景,王永辉,米发桗, 等.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6):668-670.
[3]陆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48-49.
[4]胡可君,胡向阳,欧阳红先.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3):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