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
摘要:作为已经过了“涂鸦”年龄的高中生来说,正是培养他们的素养与情操,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好时机,以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作用。在美术这星辰大海中,美术作品亦多如繁星,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美术鉴赏呢,以教材中《捣练图》为例。
关键词:美术鉴赏;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的回信中讲到:美术教育对塑造美好的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已经过了“涂鸦”年龄的高中生来说,正是培养他们的素养与情操,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好时机,以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作用。马克思也曾说过:“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①我觉得这就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之一。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说,究竟应该如何去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呢?
根据2017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也有所改变。具体涉及到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有五点:1、图像识读,2、美术表现,3、审美判断,4、创意实践,5、文化理解。②对于美术鉴赏课程主要学习的部分应该是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能够识别图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图像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图像中所蕴含的信息;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在美术这星辰大海中,美术作品亦多如繁星,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美术鉴赏呢,以教材中《捣练图》为例。《捣练图》中国画,(宋摩)绢本设色,37cm*145.3cm,张萱,唐 ,现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1、描述。也就是描述学生能直接看到的信息。描述图像部分主要帮助学生完成的基本目标是:图像识读。当学生们看到一件作品時,第一反应肯定是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作品名称、作者、时代、材质、规格、现存于哪里等),这些信息教材上一般来说都会呈现出来,学生一看便知。而作为教师,则应该更具体更深入的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背后的隐藏信息,并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画面的基本内容。教材呈现的画面只是一个局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辅助手段,ppt或导学单或高清扫描作品等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作品,这对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根据题目《捣练图》介绍“练”是什么。当学生知道“练”是什么之后,才明白画面具体画的是什么内容。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辅助学生描述画面内容,例:这幅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说说她们分别在做什么?在介绍完“练”是什么之后,这几个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在第一个环节设置相对容易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对于图像识读来说,只是了解画面画出来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基本信息继续深入认知画面描绘的是哪一个时代的什么人物,她们的体型、穿的什么类型的服装、头饰、发型、妆容等有什么特点。通过老师一系列有目的问题设置后,同学们便可以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对画面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和认识。
2、分析。分析则是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件作品。分析作品主要帮助学生完成的基本目标是:审美判断。当学生看到一件唐代的作品时,肯定会有许多的质疑,这件作品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画家为什么要画这样的作品呢?这件作品和它之前朝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呢?对后世的美术创作又有哪些影响呢?等等一系列问题便会产生。当学生对作品产生疑问是,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讨论法。让同学们先进行讨论,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然后老师再帮助讲解同学们在讨论环节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同学们讨论之前,老师也可以提出大致的讨论方向,如:时代背景、造型手法、人物特点、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样讨论时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得出更准确的了解这件作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讨论的思路。作品的历史背景是唐代,唐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非常好,“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都给这个时代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作品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因此《捣练图》在这个开放多元的朝代下的存在是必然的。再分析整件作品的构图形式,选择的是长卷散点式构图的方式描绘生活情境。张萱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手段刻画出写实传神的人物形象,线条精致准确,色彩浓烈婉约。在人物细节和神态上的刻画上生动传神。右边第一组捣练的妇女挽袖子的状态,她将木杵靠在肩膀上,脸上略显疲惫,披肩也滑落了一半,都刻画得非常细致。扇炭火的小女孩也非常的巧妙,炭火的温度很高以及烧碳后的烟可能熏到自己,小女孩很自然的微微侧头,并用一个手挡住脸的状态可以说是非常的传神了。还有安排得非常巧妙的在练下嬉戏玩耍的小孩子,活泼,有趣,使画面的动感更强,更真实,彷佛能将我们带到她们劳作的场景当中去。画面中共12人,每个人都刻画得细致生动。此时也可以教师设问,你最喜欢画面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加仔细的分析画面中人物细节的刻画。通过观察和描述人物的脸型,动作和神态,我们可以总结出唐代的人物特点和大众的审美追求:他们喜欢脸圆饱满,体态丰腴;她们的服饰也薄如蝉翼,色彩艳丽,并且都穿抹胸长裙,搭上披肩;疏上高高的发髻,画着精致独特的妆容,尽显唐代女性的雍容与华美。这样的人物形象和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薄衣广袖则有了明显的差别,明清时期的仕女画整体也是纤弱清秀的状态。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同样,人们的审美判断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因此,我们在教学生分析作品时,不能只是孤立的看作品的表面,还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和判断,因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认识一件作品。
3、解释理解。当学生与同学们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了作品之后,对作品肯定已经看懂了一大部分了。但是,肯定还有一部分同学有还村在一些问题,例如:这件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呢?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只从画面的分析是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我们对作品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推测。而这种推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检索和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图像对比,甚至访问学者等等。这种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根据分析推断出结论,并通过证据的搜集来解释这个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便是解释理解。而这一部分所涉及到的基本目标就是:文化理解。教会学生看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更应该读懂和明白其深层次的含义,解读它的内涵。当然,不同的学生在分析作品后,对同一件作品的理解肯定也是有区别的,而只一部分则与美术评价有关了。
4、评价。评价是基于全面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的最后一个步骤。它是对教学目标中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综合。学生结合自己已学知识对这件作品的优劣好坏、作者与其他作者对对比、与同时代其他作品的对比、与同类型作品的对比等进行比较,并且结合自己的情感,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当然对于这个评价,其他同学,老师,甚至自己也可以存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此时老师可以设计讨论辨析环节,引导学生在最后的辨析环节中,更深入地讨论,得出最后的评价。当然艺术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看到同一件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并且随着他们年龄阅历的增长,评价的结果也会有不同,因此作为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但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来说,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是是什么,怎么养帮助学生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第一,应当确保学生了解本课所学的目标及原因;第二,设计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第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以及技能来展现目标;第四,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来重新思考,反思和修改意见的机会;第五,为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第六,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第七,使学生不仅学会简单的作品分析,更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
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门高中必修课,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艺术鉴赏的方式多样,评价方式也很多种,教师应该学会灵活的设计环节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方法,帮助他们解决今后参观美术馆的时候出的现看不懂的情况,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单行本 第146页。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追求理想的教学设计》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 第220页。
[4]《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主编 黄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