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贡献和启示

2020-07-09 03:36朱继东
文化软实力 2020年2期
关键词:列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提 要]列宁根据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真正走向全世界。他率先提出了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第一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鲜明提出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義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探索并作出重要贡献,积极推动并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对后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是我们今天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开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武器和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列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能力;阶级性

[作者简介]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党建设、世界社会主义。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苏联革命的伟大领袖和苏联意识形态思想的旗手,列宁一直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庸俗化等错误倾向和做法,继承并科学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事业,主张根据时代发展和本国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根据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第一次成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他曾多次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也正是因为他坚信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迷信马克思主义教条,才领导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使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第一次提出并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建了第一个真正世界性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真正走向全世界。不仅如此,列宁还率先提出了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理念,并最早提出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制度建设、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等思想,确立了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理论。列宁一直非常注意巩固、加强和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感召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列宁时代一直没有动摇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依然复杂严峻。值此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今天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维护大变局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一 列宁使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第一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全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进入以帝国主义垄断和无产阶级革命为特征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在很多国家蓬勃展开,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属于工人阶级的、真正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和斗争日趋激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时期,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形成的。正是列宁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

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体现在1894年春夏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答〈俄国财富〉杂志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几篇文章》、1902年2月的《怎么办?》、1905年11月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1908年4月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10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13年3月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20年5月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10月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1921年9月的《关于清党》、1922年3月的《关于接受新党员的条件》和《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以及由1895—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注、札记和短文等汇编而成的《哲学笔记》等代表性作品中。他通过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揭露和批判,指出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包括宗教意识形态在内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虚假”“非科学”和否定意义的,而“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这里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指科学的意识形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正是列宁第一次非常明确地赋予了曾经在否定、肯定之间模糊的意识形态以积极肯定的意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第一次统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他在指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断辩论、斗争中和对以往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中发展、壮大的同时,强调了现代科学意识是在并且也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并进一步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的光辉论断,揭示了革命的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就不仅使得工人阶级开始而且能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并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中判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政策、方针和战略去实现既定的目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论思维,就不可能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和科学的最高峰,所有在人类历史前进中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民族,没有一个不是以先进的理论、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的。列宁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学说“也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样,根源于现代经济关系,是从反对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群众的贫穷和困苦的斗争产生的,但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是并列地产生的……是在不同的前提下产生的。”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4.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迅速从概念的提出走向理论的充实、实践的检验。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并同时强调指出,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定不会、也不可能会自发产生,而是一定要在真正战胜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灌输”成为工人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3.“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不仅指出自发的工人运动非常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侵害甚至控制,而且指出了其为什么非常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侵害甚至控制——“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要真正使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真正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就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在以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体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鼓舞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并且由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个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精英组织去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灌输”,使之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就是著名的“灌输”理论。他提出一定要反对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趋势,积极地对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从而真正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并大大促进其发展,使其转化成指导、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性的巨大力量。

列宁还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应该而且有能力使自己成为革命思想家,并且在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知识分子们不仅“需要成为这样一个思想家,他不是代表置身于斗争之外的直接生产者,而是代表那些投身于火热的斗争并完全与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分开的人们。”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18.这就需要他们不仅要“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3.,而且更要善于继承、学习和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的历史、哲学和经济等领域的科学理论成果。就是因为这些知识分子“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早地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自发地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6.,所以他们被称为“思想家”。在这些“思想家”的大力宣扬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主义更加符合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认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符合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而正是阶级利益使得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并使他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等多种考验的今天,面对一些妖魔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面对一些故意把马克思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言论,我们更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和西方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斗争。

二 列宁鲜明提出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

作为一个政党的固有本性,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和升华。正如列宁所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73.“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會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0.他在这里所说的思想体系就是意识形态,引导大家进一步认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哲学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党性和阶级对立、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唯物主义本身就包含党性,要求在对事物及其变化进行任何评价的时候都必须直接、公开和立场鲜明地站在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并且两大意识形态之间是根本对立的,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诞生之日起就展开了斗争。党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意识形态党性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剖析、批判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成为科学、先进、合法并且具有广泛、强大影响力的意识形态的,应该而且要敢于主动承认自己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用来指导和确定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方式、方法的,其政治功能首先就体现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政党的党性原则上。上层建筑的这种党性及其表现出来的革命性、战斗力,正是意识形态最突出的功能体现,也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最鲜明特性之一和理论基石。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反对资产阶级宣传的“无党性”思想,要勇于同一切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坚决斗争,要敢于进攻并摧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列宁还鲜明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指出阶级性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应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党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只有当全国整个工人阶级的一切先进人物都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不是同个别厂主进行斗争而是开始同整个资产阶级和维护这个阶级的政府进行斗争的时候,只有工人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工人阶级的一员,他每天同个别厂主和个别官吏进行小的斗争就是在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政府的时候,工人的斗争才是真正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根源依然是社会存在和经济关系,其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没有处于两大对立的思想体系中间的意识形态,不存在任何非阶级或者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人类也从来没有创造过任何的“第三种”思想体系。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的同时,深刻剖析了意识形态不可掩盖的阶级性,对消除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在1908年4月写作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8.这里就是强调意识形态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列宁为什么如此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这是因为他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俄国革命实践的复杂性、残酷性,是从如何使工人运动不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害、腐蚀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考虑问题的,是从如何保护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如何才能真正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高度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拥有强大的意识形态武器并且用其向人民展示自己专政的合理性,从而在思想理论、指导观念上对人民进行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巩固新的无产阶级政权。他特别强调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不仅明确指出了单纯依赖自发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而且在指出自发性很可能会导致工人运动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支配的同时,还剖析了意识形态领域每时每刻都存在斗争及斗争的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强调了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引导工人运动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列宁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概念,却已经初步提出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理念,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添入了新的科学成分和指导革命实践的积极内容,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面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的挑战,我们在新时代更要坚持和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党性原则和阶级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敢于、善于在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优越性。

三 列宁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探索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是列宁最早提出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新高度,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并且,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紧密相关、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为社会制度建立的思想指南和理论先导,意识形态认同是社会制度认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中心。“把政治鼓动扩大到必要程度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组织全面的政治揭露。不进行这样的揭露,就不能培养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积极性。”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4.通过彻底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认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主要任务与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统一工人、农民等广大革命群众的思想、行动,引导和激励其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不懈奋斗、作出贡献。无产阶级政党是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依靠力量,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鼓动以及批判等方式团结、引领、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明确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提高阶级觉悟、坚定革命信心决心和增强各方面的组织性等,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通过对革命理论的研究和革命实践的探索为意识形态、制度合理性以及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使得意识形态成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支柱。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他们在夺取、建立政权之后,都会积极建设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并使其占据统治地位,以维护其建立的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阶级利益的对立必然引发意识形态的对立,也使得意识形态理论的斗争成为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关键、重点、中心与灵魂,无产阶级政党不能取得在意识形态理论斗争中的胜利就无法真正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在领导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就积极致力于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从理论、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升、完善,从而有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和发展,并起到了统一思想、指引方向、引领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人民认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据,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意大利共产党领袖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问题和思想,就是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出发,揭示出谁真正掌握了意识形态领导权谁就能够真正掌握群众、掌握政权。事实上,从列宁开始,意识形态制度建设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最大法宝,也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竞争的突出优势之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更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3.,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并要求全党长期坚持,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治国理政中的极端重要地位,是对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这不仅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而且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使其成为我们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最大法宝,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竞争的突出优势之一。

四 列宁积极推动并使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核心

列宁不仅阐述了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態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指出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结合鲜活的革命斗争实践来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在1909年5月的《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中就指出:“他们进行这一斗争不应当立足于抽象的、纯粹理论的、始终不变的宣传,而应当具体地、立足于当前实际上所进行的、对广大群众教育最大最有效的阶级斗争。”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7.这就说明,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既不应该机械、呆板地传播那些抽象的理论,也不应该死板、教条地重复那些单调的“口号”,而是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在生动的政治斗争中为人民群众所深入理解和主动接受。这不仅批评了当时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模式化等僵化做法,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实际真正相结合并走进人民大众中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真正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十月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为了进一步宣扬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率先提出和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理想)”等鼓舞人心的概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拥护。他在1912年6月给波·尼·克尼波维奇的信中就提出:“通过这部著作,大概完全可以检验、加深和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1.1913年底,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中的概述部分谈到年轻的恩格斯因为厌倦家庭环境而急于离开家的原因时写道:“他父亲是个专横的、信教的工厂主,对儿子四处参加政治集会,对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很生气。”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列宁越来越深感工人阶级的信仰、理想信念对革命成功的重要性,并指出对工人群众进行关于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和全力完成好的重要任务。正如他在1899年冬为《工人报》所写的《我们的当前任务》中所指出,作为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体的社会民主党,“它的任务是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同争取民主这一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的有步骤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一句话,就是要把这种自发运动同革命政党的活动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7.强调了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对革命政党的重要性和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激励了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要本土化、大众化、时代化,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密切结合并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强调意识形态在整个教育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他认为,教育是在任何时代都不能不联系政治,绝对不能脱离意识形态去搞教育,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特别注重教育内容的政治特性和政治立场。因此,1920年11月,他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就是强调要重视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善于联系政治来进行开展教育工作,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所谓教育“不问政治”“不讲政治”的虚伪说法及其欺骗性。并且,他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还进一步指出:“老式的宣传方法是讲解或举例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但这种老式的宣传已毫无用处,因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整个宣传工作应该建立在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之上。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谁要是对宣传仍作旧的理解,那他就落后了,就不能担负起对工农群众的宣传工作。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正应当根据这些来安排整个鼓动工作和宣传工作。”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7.提出了“政治教育”和“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概念。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产主义不应该只是写在纸上或者喊在口里的、理论性很强的纲领,不应该只是一种“灌输”给人民群众的政治理论,而应该结合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理论上的困惑、探索道路上出现的问题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体现出指导国家建设的强大力量和突出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人自觉成为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者,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共产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前进。

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再次被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意识形态工作在经历了一个被轻视、忽视甚至漠视的时期后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随着全党上下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再次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越来越体现出其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引领力。

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和重要突破口。意识形态能力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其最重要的主体是以执政党的领导成员为主的广大领导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03).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才能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无论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鲜明提出并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还是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探索并作出重要貢献,以及积极推动并使意识形态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列宁的这些意识形态思想不仅都没有过时,而且对我们今天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的剖析可以发现,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有没有过硬的意识形态能力,是事关改革开放能否沿着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而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大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是在意识形态工作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之际升起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不仅是推动意识形态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的关键,还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不仅是经济建设真正实现科学、持久发展的根本保障,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0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0]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列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拉美有多少“列宁”?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纪念列宁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