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0-07-09 03:17廖御英
考试周刊 2020年57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初中

廖御英

摘 要:探究性学习在科学类学科中是一个传统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素养教育理念下,这种学习法运用的“热度”明显上升。因为探究性学习除了能够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之外,还可培养学生的多种素养发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观的高效教学方法。本文研究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之后,教育理念和目标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和落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内源性的发展动能。在这种情态下,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个“潮流”。

探究性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兴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类学科的学习中,自古就是重要的形式。而在素养教育目标下,探究性学习被重新定义,成为一种普适性学法,在众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探究性学习学生参与度高、过程开放活跃,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同时可培养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比如交流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等等。可以看出,对化学这个自然科学学科来说,探究性学习既符合其知识能力的构建规律,又符合当前素养教育的目标要求,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有效应用。

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就如何有效组织探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一、 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

(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产生素养培养的效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来实现。教师既然决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就应尽可能放开学生手脚,将学习主体过程交给学生来完成。有些教师在组织探究时,不“舍得”放手,大多基于几个原因:一是嫌学生思维效率低,太消耗课堂时间;二是化学实验有一定危险性,且器材、药品“贵重”,怕出意外、怕浪费——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其一,我们“消耗”的时间是转化为了学生的素养,性价比很高;其二,安全性及器材保护,也是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有义务也应该能够有办法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目标指向性原则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组织探究性学习,目的是学习,而不是进行科学探索和发现。所以,教育和学习的“终点”是非常清晰的。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首先给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否则,探究性学习的效用就可能偏离方向,也可能会消耗更多时间精力。通常来说,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应指向两个目标,第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素养的培养建设。

(三)开放和创新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素养,这就意味着探究的过程其实应该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正是在遇到、发现、思考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掌握和素养发展。如果教师将探究的过程公式化——比如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这个规范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不叫探究性学习,而是体验性学习,起不到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作用。所以,在组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允许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和思考。

(四)可行和安全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探究活动的可行,不宜为了有趣或满足学生的探奇心理而超出可控范围。比如探究的知识难度不宜过深,超出了初中生的理解范围,探究活动就很难推进;比如想通过烟花燃放強化学生对金属燃烧性质的认知和兴趣,学校场地条件以及安全性是否能够保障;比如想探究有趣的化学现象,学校有没有相应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等等,都是应该理性判断的。

特别是安全性,虽然我们上面说教师应能够解决和控制安全问题,但也应在初中生可以理解和操控的安全范围内组织,毕竟,在初中层面上,化学实验比物理实验要危险性高一些。

二、 探究性学习的组织策略

(一)资源和内容的确立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内容和资源,一般来说,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不宜进行纯理论的探究——既无趣又缺少感性,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确立探究的资源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教材。依据教材来确立探究方向,是最方便,也是最能够保证学习方向的渠道,应是内容确立的主要形式。比如,“物质的溶解会发生哪些变化”“水溶液有哪些性质”等等,这些可以用来组织学生探究的内容在教材中俯拾皆是。非常方便获取,而且也适于学生操作。

第二是生活。化学是个自然学科,生活中无处不与化学有关。我们以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发现的化学现象作为探究的内容和资源,第一是趣味性非常强,学生感觉亲切;第二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解释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培养其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家里有两口铁锅,放了两天,一口生锈了,一口没有生锈,为什么?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金属氧化原理探究的话题。

第三是疑问和错误。这类学习资源,我们称之为生成性资源。即,并不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预设的探究内容和方向。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出现的错误。将疑问和错误作为探究资源和内容,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二是解除学习中的问题和阻力,三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注意探究的趣味性

化学很有趣,但化学也很“学术”。当在化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时,初中学生往往就会对化学产生厌倦、排斥的心理。而探究性学习又特别依赖于学生的高度自主,如果学生一旦失去了对化学学习、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也就很难推进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素养建设,也要关注探究内容、形式是否能够吸引学生。

比如在学习“燃烧”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我们为了让学生了解“氧气是燃烧的条件”这个知识点,只让他们用灯罩盖在酒精灯上就完成实验,这个过程就过于简单无趣了。虽然能清楚地说明原理,但学生显然觉得“不过瘾”,意犹未尽。如果我们总是组织这么简单的探究,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参与探究的兴趣。所以,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设计得复杂些、多样些,让学生多尝试几种灭火方式、多试验几种燃烧材料。比如蜡烛、纸条、棉球,少量的油或白酒,让大家想一想,如果要隔绝氧气,在没有“灯罩”这些专用设备时,应该怎么办(如湿纸、湿布、帽子甚至可以尝试负压法)。让学生创意地去进行探究,马上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素养。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初中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