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性和创造性的音乐教育策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当中有着极高的借鉴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教学法所倡导的核心观念在于原本性,要求促進音乐教育的本源回归,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增强音乐教育的整体活力。这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既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也能增强其音乐实践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音乐教师在改革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分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特点和实际需求,找到二者的最佳整合点,培育更多高素质职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181-02
【本文著录格式】俞菁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09):181-18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涉及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有着很高的教学应用价值,能够给教师带来诸多教育上的启发,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平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相结合将会极大程度上促进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要做好对学情的研究,也要加强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学生学习需要的关联性研究,以便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启发与引导。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完整性的教学体系,指出在音乐教育实践当中要注意将音乐、语言、舞蹈等诸多要素进行巧妙整合,提供具有创造性活力的音乐实践活动,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素性。在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内涵进行挖掘和分析中发现,整个教育体系往往会把多种元素性艺术行为组合成一种作品表现载体,简单来说就是坚持原本性的原则和教育观念。该观念强调音乐表现手段当中各个环节的元素性,比如艺术形式、音乐技能技巧、材料收集元素性等。所以由奥尔夫编写的音乐教材也往往会利用最原本和朴实的音乐素材,用来传达最为原本的情感和思想,以便呈现出更加纯粹直接的情感;二是综合性。音乐在表达情感情绪方面有着突出优势,是最自然真诚的情感流露方法。在奥尔夫看来,原始音乐并不是单独音乐,是融合了语言、动作、舞蹈等诸多要素的综合艺术。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施环节会综合利用多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创新音乐形式,力求把综合性艺术展现出来;三是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别强调原本性音乐并非是作为听众聆听音乐,而是要亲自和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之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提倡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并实际投入到创作活动当中,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特征,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四是即兴创造性。创造性是人主体性发展过程当中最高层次的表现,音乐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要让人在参与和体验音乐的同时增加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奥尔夫看来即兴方法是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和情感抒发方式。所以奥尔夫特别注意在音乐活动当中贯穿各种各样的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创作当中进行音乐感知,突出创造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适用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如今的中职音乐教育改革当中推广应用,得到师生的高度欢迎成为培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因为该方法本身就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有着极高的适应性。一是符合国家音乐教育改革方向。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国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处在较低水平,不仅无法用音乐影响年轻一代,并促进他们音乐素质的发展,还影响到国家整体音乐教育的实施成效。为了消除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国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并倡导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关注人素质的培育。这基本符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奥尔夫所提倡的人本主义教育观高度一致。奥尔夫音乐体系强调音乐教育基础性、平等性以及全面性,要求抓住音乐的本源,这将为国家音乐教育改革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方向上的指导,真正走好音乐教育改革道路;二是能够有效体现音乐本质。音乐艺术是情感表现是出发内在感受的有效途径,还是人心灵交流的手段。奥尔夫就特别强调音乐教育当中的音乐和心灵交流,体现了音乐本质,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可以让我们抓住音乐教育的核心,最终达到心灵和音乐交流的最高目标,保证音乐教学质量得到本质性提升;三是符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既要关注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师范能力的培育,让学生把自身所学融入到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当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有着极强的参与性、趣味性以及操作性,能够消除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排斥和抵触心理,更加契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放天性,成长为合格人才。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指导,发挥主体作用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少学生并为以正规学习音乐的经历,不过他们是喜爱艺术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的支持之下,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注意对奥尔夫所提倡的原本性教育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把握学生在音乐实践当中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教育目标和内容,发展学生音乐素质;带领学生分析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当前音乐学习和未来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状态投入到音乐体验学习当中。例如在声乐教学当中,有不少学生出现音准和调性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但是有着较强的节奏感,于是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优势,增加打击乐、体态律动等节奏方面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和形体舞蹈能力,让他们勇于展现自身的特长;有些学生的嗓音条件不佳,但在器乐方面有强烈兴趣,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器乐。教师要注意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声乐演唱、乐器演奏、歌曲创编、合唱指挥等内容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也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提升音乐素养。
(二)综合教育内容,凸显职业特征
当前的学前教育提倡的是把艺术和生活关联起来,让学前儿童在一系列的音樂实践活动当中加强对音乐的体验,学会对音乐进行充分的感受和表达,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音乐知识与技能层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所以该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综合能力,掌握把多项音乐技能整合融会的技能,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有很高技巧,但是又在其他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对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指导当中渗透奥尔夫音乐教学当中的综合性理念,注意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让艺术的每个学科之间实现最优组合,彰显综合学科的优势,在学科的交叉互补当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注意培育学生综合利用声音、语言、动作、色彩、形态等艺术方法传达情感的能力,推动诸多艺术学科的交叉互补,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学科的发展创新空间,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改革教育策略,激发创造能力
学前儿童处在一个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黄金阶段,创造性的学前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有富有创造力的学前音乐教师来完成,提高了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要求。就创造力培养而言,奥尔夫不单单提出了专门的教育理念,还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对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指导当中,教师要注意对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进行吸收借鉴,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变革,给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利用个性化与自主性思维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参与创作性活动的热情。例如在技能教学指导环节,教师就可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创编音乐童话歌剧、幼儿舞蹈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和展现创造力的平台。在学生创编完这些艺术作品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点评,有效巩固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提高艺术作品的创作效果,让学生善于交流互动,彼此的学习心得与实践技能,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拓展音乐眼界,关注实践过程
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教育观能够为中职音乐教师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提供重要指导,教师需要从这样的先进方法当中获得启发和借鉴,注意为学生传播更多优秀的音乐艺术和多元音乐文化,关注学生艺术眼界的拓展。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以西方音乐为主的课程之外,还要主动为学生补充和拓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拓展学生的音乐理论素质。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启迪学生掌握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提高对学习训练的重视程度,着重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必须增加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让学生积极学习和掌握诸多创新性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策略,让他们在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在音乐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补充类别多样的学前音乐教育案例,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的同时模拟参与,提高对多元化教育技能技巧的掌握水平,为进一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过程中,教育内容以及思想观念实现了深化改革,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理论也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变革的要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这种方法也能够为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带来改革思路,为教师变革传统教育模式指引方向。教师要立足实际研究学情,挖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找到二者结合点,为学生未来投身于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全面型职业人才。
作者简介:俞菁华(1980—),女,汉族,江苏南通,本科,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