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

2020-07-09 03:15王冰凌
北方音乐 2020年9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群众路线

【摘要】近年来,学界研究视域逐渐下移,小城市的音乐活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致力于此,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的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盛况,论证了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是扎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指出文工团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是解放后各地群众艺术馆职能的范本。

【关键词】佳木斯市;群众音乐;群众路线;群众艺术馆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003-02

【本文著录格式】王冰凌.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J].北方音乐,2020,05(09):3-4.

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初到东北时仅有八万官兵,待东北全境解放后,浩浩荡荡的入关队伍已达百万雄师。究其原因,这完全是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拥军参军以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所产生的强大驱动力。这一力量的来源地之一,就是被美誉为“东北的延安”——佳木斯市。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三江平原,地处祖国边陲,解放战争时期曾是合江省的省会;“背后几百里就是苏联”。延安文艺大军最终在此落脚,使佳木斯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重要的政策、决策、文艺方针的战略要地。

1946年7月间,延安鲁艺和延安青年藝术剧院的文艺人士先后到达合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市的群众文艺活动即刻开展起来,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局面。“所谓群众文艺运动,在今天,特别是新年和春节工作中,实际是以秧歌和戏剧活动为主”的一种群众音乐活动。

“文工团”,全称为“文艺工作团”,是我党首创的,集改造旧戏、创演采风、辅导编排、培训培养等职能于一体,配合党的政令政策宣传而设置的戏剧、音乐集于一体的艺术机构。当时活跃在佳木斯市的文工团体有两个,一是东北文工二团,一是东北鲁艺文工二团。

一、组建文工团进行群众文艺宣传

“东北文工二团”是延安青年艺术剧院进入东北后的名称。1946年2月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先期到达东北局的所在地海龙(隶属吉林省)。由于之前已有东北文工一团,东北局宣传部将该团改称为“东北文艺工作二团”。团长任虹、副团长李之华、吴雪(兼党支部书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欲大举进犯东北地区,东北文工二团奉命北撤。从海龙出发,经盘石、吉林、长春、哈尔滨,最终于1946年7月落脚于佳木斯市。

延安鲁艺是我党开创的艺术高校。1946年7月延安鲁艺抵佳后并入东北大学,成为东北大学的分院鲁迅文艺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并招收第七期学员开始上课。1946年底,奉东北局宣传部的命令,东北鲁艺改课堂教学为文艺工作团的形式,下乡搞土改、帮助群众闹翻身。东北鲁艺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间先后成立了四个文工团,分赴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和安东等地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在佳木斯的是“东北鲁艺文艺工作二团”,亦称“合江鲁艺文工团团”。团长张水华、副团长潘奇,团内主要成员有马可、杨蔚夫妇,白韦、侣朋、陈锦清、张棣昌、郝汝惠、林农等。

两个文工团仅差之“鲁艺”二字,除具体成员和创作作品各有不同外,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工作职能、隶属关系(均隶属于东北局宣传部领导)、文艺活动开展的目的等方面都非常一致,活动宗旨就是要将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围绕着反奸剿匪、搞土改、闹翻身等党的中心政策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二、东北大秧歌扭出翻身新面貌

两个文工团组建成功后,恰逢1947年的新年将至。奉东北局宣传部和合江省委的命令,要求两文工团团员赴各机关、学校、工厂协助组织秧歌队,以街头舞秧歌的形式庆祝东北人民过上的第一个翻身年。

这一命令正是适应东北地区每到农闲和春节期间舞秧歌的传统而发出的。年节舞秧歌在东北、在佳木斯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两个文工团,尤其是东北文工二团率先关注到了东北秧歌这一当地的民间歌舞形式,组成工作队赴悦来县帮助农民斗地主、剿匪首、闹翻身,同时搜集创编秧歌的素材,对旧秧歌进行改造、创编演新秧歌。在改革旧秧歌方面,东北文工二团打破了旧秧歌中女性不能参演的定规;剔除了旧秧歌中谄媚浮浪的动作;用革命思想内容代替封建迷信;服饰和道具为现代工人农民的形象。从而将旧秧歌换新颜,成为老少皆宜、妇儒皆舞的最接地气的群众音乐活动形式之一。

李之华和邓止怡撰写的关于“秧歌音乐”的文章,对东北秧歌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邓止怡于1947年1月5日发表的文章《东北秧歌初步调查》,是依东北文工二团民间戏剧音乐研究小组在采访悦来镇埠头村艺人于永宽、罗正明、张生后,整理写成。文章包括“关于秧歌的传说”“东北秧歌的形式”“秧歌队的人员”“秧歌队的组织”“秧歌的表演部分”“秧歌的音乐部分”“秧歌的装饰”“秧歌的演出过程”“其它”等九项内容。重点对东北传统秧歌的表演程式、曲牌应用、表演特点等进行了真实的记录与“接近原貌”的阐释,并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向当时活跃在佳木斯市各文工团体与详细地介绍了东北秧歌,是现今了解20世纪40年代东北秧歌面貌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创演学三结合为党培养了全面业务能力的文艺战士

文工团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党的各项政令与方针进行创作与演出,在此期间对团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和东北文工二团在创作、演出和培训学习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解放战争时期,战争局势时时都发生着变化。作为解放区稳固的大后方,佳木斯市为党的土地改革、反奸清算、打击土匪以及支援前线等政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音乐创作与演出紧密围绕各种政令红红火火地开展着。据统计,1947年4月建团始至1948年11月,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共演出226场,观众达24万人。所创作与排演的话剧《王家大院》(农民组创作)、秧歌剧《谁沾光》(侣朋编剧)、歌剧《血海深仇》(侣朋编剧、马可作曲)、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深受民众喜爱,广为流传;尤其是话剧《王家大院》曾获得合江省委的通报奖励,并因该作由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农民组创作、农民(演员)演农民(角色)被传为美谈。1949年7月该作作为东北代表团的重要节目,为在北平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进行演出,获得与会文艺界专家的关注与好评。

东北文工二团的创演亦不逊色,该团创作的秧歌剧《土地还家》《光荣灯》《送公粮》等作品,不仅在佳木斯市群众文艺活动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他们的表演与舞姿还从佳木斯扭到了哈尔滨、扭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所在地——兴山。为了在全国造成与群众密切结合的良好声势,奉东北局宣传部之命,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为该团表演的秧歌剧进行纪录片拍摄。1947年片名为《民主东北》(第三辑)的纪录片问世。该片含有包括东北文工二团表演的东北秧歌片“翻身年”,面向全国公开上映。东北文工二团及其表演的系列秧歌舞(剧)作品在全国造成轰动影响。

两个文工团都不定期地对本团团员进行业务培训工作。东北鲁艺文工二团此项工作尤其突出。整训期间多则半月,少则几天,马可、张水华、林农等延安文艺干部为团员讲授作曲法和戏剧表演等课程,使团员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提升。1948年,面临东北鲁艺文工二团经历一次援建后团员紧缺的境况,合江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建议时任团长白韦赴佳木斯周边县村招生,开办为期兩个月的“合江鲁艺培训班”。1949年3月合江鲁艺培训班正式开始上课。任课教师由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团长白韦、团员杨英、张玉超等任教,对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分为理论学习与舞台实践两大部分,上半期进行集中理论学习,分别学习音乐、戏剧编创、扭秧歌、舞台化妆等业务课程,下半期则以排练剧目的舞台实践课为主,以此为毕业演出做准备。经过紧凑而全面地学习,招收的130余名学员经过舞台实践考核均达到毕业标准,除少数原派单位以人才奇缺为由坚决要求学员返回本单位工作外,其余大部分学员均留在了东北鲁艺文工二团,为东北鲁艺文工二团注入了新鲜血液、重建了夕日东北鲁艺文工二团的朝气。“合江鲁艺培训班”是解放战争时期少有的、兼学戏剧和音乐的、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学习班,相当于延安鲁艺时期的“普通班”专业性质,具有提升学历的培养效果。

四、与群众密切结合的文艺宣传手段得到了良好地传承

1948年下半年,东北文工二团和东北鲁艺文工二团相继从佳木斯市南迁至沈阳,文艺宣传工作方式为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的继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1948年3月14日,佳木斯民众教育馆创立。任务是:向群众进行时事、政治宣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953年,佳木斯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佳木斯市文化馆、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主要职能包括开办训练班培训各类艺术人才(以鼓书、二人转、声乐、舞蹈为主)、组建文艺队举办文艺汇演等,开创了继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和东北文工二团之后,群众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改革开放后,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呈现更为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局面。除培训、演出等常规职能外,由于一批经过音乐专业训练的音乐人才集中在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群众音乐活动在这批人,如孙树宝、张志华、张志权的指导与策划下,拓展了音乐创作、音乐考级与比赛、学术研讨会等专业领域,极大充实了群众音乐文化生活,形成了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发展的第三个高潮。

五、总结

佳木斯市群众音乐活动事业的开创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音乐创演与群众密切结合,贯彻了我党的“群众路线”方针,为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后群众文化事业的继续发展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东北鲁艺文工二团和东北文工二团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成为解放后各地群众艺术馆的范本。

参考文献

[1]《马可选集》编辑委员会.《马可选集》(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

[2]张庚.开展群众文艺运动中新与旧的斗争[J].人民戏剧,1946.

[3]郝汝惠.鲁艺在东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冰凌(1974—),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当代音乐史、东北现代音乐史。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群众路线
新秋梳羽
西递印象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全国CEAIE—AFS中学生来华住校汉语学习项目管理及汉语教学研讨会在佳木斯市召开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劣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