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2020-07-09 03:20田肖红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跨学科新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基于近年来其世界史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聊城大学积极申请设置该专业,并于2015年招收首届学生。四年多来,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积极探索,在本专业招生与培养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外语课程设置与日常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明确进展和一定成绩。对于专业建设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本专业师生团队秉持开放学习理念,致力于在探索实干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各高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新的历史际遇期。

关键词 跨学科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K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2-0065-06

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①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和人民对通识世界形势、熟知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化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构建,都对当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增设跨学科新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以培养既有外国历史专业特长又具有外国语言专业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聊城大学积极关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当年即申请设置该专业并获批2015年招生。2019年6月,本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并走向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新舞台。四年多来,在各方关怀和支持下,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以下简称“双外”专业)积极探索,力争在这一跨学科新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本文谨对聊城大学“双外”专业的建设与探索作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并推进本专业更好发展。

作为教育部特设跨学科专业,“双外”专业对申请设置高校的综合实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聊城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继北京大学之后第二个获准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是基于其在相关领域扎实的教学科研成绩和突出的办学特色。

聊城大学“双外”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是根基于近年来其世界史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聊城大学世界史学科教研人员具有开阔的世界视野,关心国家建设对高等人才培育的新需要。进入新世纪后,国家积极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教育部在2011年底启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工作。②聊城大学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机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付诸行动。2012年9月,在整合世界历史、外国语言、国际政治等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力量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世界史学科教研人员成为该中心的核心建设与发展力量。同年10月,聊城大学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世界史教学科研力量为基础,联合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专业的教研队伍,开始申请设置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因此,聊城大学“双外”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与其世界史学科及以世界史研究人员为核心力量的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并获得经费支持,此后该中心在团队建设、学术研究、咨政服务等方面迅速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18年3月,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成立,成为国内首家致力于极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机构。该中心致力于构建一支国际化研究团队,现已聘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爱尔兰等国的多名学者,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国际关系等领域对北冰洋展开深入研究。随着上述“太平洋”和“北冰洋”研究机构的成立与发展,聊城大学世界史学科的教研人员队伍迅速壮大。2012年,该学科共有教研人员8名,至2019年9月,该学科队伍已发展为一支拥有28位专职教研人员的团队,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外籍在校研究人员5人。高水平的教研队伍,成为我校“双外”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与保障。

不同于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由元培学院主导、外国语学院与历史学系合作培养的基本模式,①聊城大学“双外”专业设置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并由该学院主导本专业学生的招生与培养管理。

招生模式及生源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方式与培养质量。自“双外”专业获准设置以来,本专业基本招生模式经历了重大转变。2015年首次招生时,本专业采取了“单列专业,单独招生”的方式,但事实证明该模式存在重大局限。作为一个新专业,广大学生及家长对该专业缺乏基本的了解,主动填报“双外”专业者非常之少。因而,本专业第一届学生入校后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对发展前景的认知存在缺陷,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2016年起,本专业改变基本招生方式,转而采取“历史学类”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结束后从全部“历史学类”学生中遴选“双外”专业学生的招生方式。由于在专业遴选前进行了较充分的宣传,这一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学习积极性大为提升。此后,本专业各年级招生都采取了这种“大类招生,专业遴选”的方式,尽管学生数量相对减少,但更有利于培养目标(即学生能熟练地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言并掌握丰富的外国历史知识)的真正实现。现在,本专业各年级学生数目基本稳定在20人左右,这更有利于本专业设定的“精英化、精细化”培养方式的实现。

在基本培养方式上,为保证培养目标的落实,我校积极构建新的“双外”专业学生培养管理体制。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学生基本散布在元培、历史、外语三个院系,而我校“双外”专业作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学生全部集中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从第一年招生起,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即增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系”,以更好地调配和聚拢各项培养管理资源,学院所有外国语言及世界史专业教师成为本系基本师资力量。目前,“双外”系设有系主任一名,系副主任一名,均由年富力强、有出国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担任。此外,在学工系统专职辅导员之外,学院还为本专业学生高标准配备“班主任”,第一届学生班主任为当年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熟练掌握拉丁语的优秀博士。从第二届起,本专业学生班主任全部由具备相关背景知识的学院院长或副院长兼任。如此配置的目的,是力求推动本专业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远大理想目标,增加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学习动力。

开设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途径和保证。作为跨学科专业,“双外”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突出的跨学科性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因而面临着远高于一般专业课程建设的挑战。本专业从既有教学科研实力和学生培养现状出发,致力于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的初衷,是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外国语言技能,使学生通晓丰富的外国历史文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具备较好的国际交往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对外交流发展的需要。其中,娴熟而扎实的语言技能是基础和前提,丰富的外国历史文化知识及较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则是核心和目的。有鉴于此,我校“双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着重从以下角度展开。

第一,提升外国语言课程比例,增强外语师资力量,夯实学生外国语言基本功。根据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本专业开设的全部外语课程(含专业实习课程)学分数达到63学分,占除去公共通选课程外学生毕业要求学分数的1/2强。在外国语言师资配置方面,本专业从最初的聘请外国语学院教师授课逐步转变为由本学院外语专业教师授课为主、外语学院教师授课为辅的方式。本专业设立时由历史学院联合外国语学院共同申请,招生伊始也主要聘请外国语学院教师为本专业学生开设外语课程,但该模式面临的困难很快凸显。一是外语学院师资力量自身已比较紧张,教师工作任务较重,要求他们为培养其他学院学生“做贡献”,其自身动力不够充足;二是授课教师和学生隸属于不同学院,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此后,历史学院开始招聘外语专业教师为“双外”专业学生授课,教师人事关系隶属于历史学院,从而基本解决了上述由外院教师授课时存在的问题。目前本学院拥有英语、俄语、朝鲜语等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师,基本解决了“双外”专业学生外国语言课程师资问题。强大的外国语言师资力量,高比例的外国语言课程,为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也成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

第二,突出以外国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强化培养学生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聊城大学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世界史学科为教育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为“双外”专业开设历史类课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包括:世界通史、中国通史、“史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西方历史典籍导读”“世界史工具书与数据库”等。此外,依据教师们的研究专长,本专业还开设大量的专业提高课程供同学们选修。此类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近代史专题”“世界现代史专题”等断代史专题课程;“美国史”“欧洲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韩国史”“亚洲地区主义”“太平洋岛国研究”等区域国别研究课程;“中外文化交流史”“外国文化史”“外国民俗”“欧美文学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等文化类课程;“西方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史”“欧洲经济社会史”“欧洲城市史”“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中俄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冷战史”等专门史课程。由于主讲教师已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该类课程的开设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求知能力及推动其掌握学界研究前沿,大有裨益。

第三,多渠道开展实践实习课程,多方面锻炼学生实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本专业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外事礼仪》课程,由经过专业训练并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向学生讲述涉外交往基本知识并进行礼仪训练。在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后,本专业要求学生参与多层面的基础实践与专业实践活动。我校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成为本专业学生开展日常实习实践活动的平台。同学们通过担任中心办公室助理、接待参观参访嘉宾、参与资料搜集整理、出任外籍专家助手等多种形式参与两中心的各项活动。本专业还积极联系学校国际交流处和国际交流学院,推动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处的服务活动或担任留学生班主任助理。在多渠道并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

第四,专业课程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双外”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之一。除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之外,本专业致力于通过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推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体现为:推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教改促创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等各级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主办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教师主持的各类项目;等等。综合来看,在多管齐下的创新训练中,学生受益良多,同学们获得主持或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可观(见表1)。

(二)扎实推进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关键环节。本专业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出发,基于外国语言类课程和历史学类课程的不同性质,勇于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

不同于语言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历史学科各类课程基础性理论性较突出,这就决定了教师讲授成为历史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自招生伊始即着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思想,探索启发式、研讨式、辩论式、自主学习式、情景模拟式等新课堂模式。传统教学很容易演变为“知识灌输型”教学,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利于形成创新意识。本专业以启发式教学作为基本教学理念,将之贯穿于每一堂课的组织实践中。具体实践中,主要通过由教师为每堂课精准设计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并进而逐渐展开答案的方式实施。研讨式、辩论式教学主要通过提前设定相关主题,由同学们充分准备后通过分组讨论或辩论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式教学主要通过由同学们就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汇报的方式施行。本专业教师还勇于探索,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创设性地运用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如,在学习一战后“巴黎和会”相关内容时,老师和同学们通力合作,将“会场”搬到教室,由各位同学分角色扮演英法美日意五强代表、德奥等战败国代表、中国等当时弱小国家代表,在“唇枪舌战”中感知各国的钩心斗角和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此类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善总结的良好习惯,推动学生把知识学活、学深,进而学会学以致用,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传承既有教改模式,形成特色专业的特色课堂。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一贯支持教学改革并形成了鲜明的教改特色。其中,“双师同堂”作为备受同学们喜爱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已具有较成熟的实践思路和方法。学院经过研讨后认为,“双师同堂”模式对于发挥学院既有外籍专家资源、满足学生对外语训练和外国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非常适用,可以在本专业课堂教学中广泛推广。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组建了“双师同堂”教学团队,主要由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的外籍专家和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交流的青年教师组成,并确定一名专任教师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每学期伊始,负责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各外籍专家的研究专长,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讲授主题并制定出详细的“双师同堂”教学安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一名外籍专家和一名本学院教师共同参与,分别就同一主题讲述各自的认识并引导同学们参与讨论。迄今,“双师同堂”课程已实施100余次,讲授过的主题主要有“人类的起源”“考古发现中的古希腊”“亚历山大传奇及其在东西方的意义”“工业革命”“英国革命”“俄国的现代化”“德意志法西斯主义”“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和巨变”“年鉴学派”“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史学”等。实践表明,此类课堂模式的推行,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认知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前沿和国际动态,又有利于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双师同堂”已成为本专业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第三,大力支持本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如“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深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本专业基础课的“世界通史”系列课程是建设十余年的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坚持深化课程改革,在2019年启动的“一流课程”申报中,《世界古代史》课程又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此外,本专业教师还踊跃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和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两年内2门专业课程获批校级教改立项,多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比赛优秀奖。参与上述活动成为推动各位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

(三)务实多元的外语课程与训练

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学或世界史专业,“双外”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出色的外语交往和应用能力。为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从当前普通高校学生外语学习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充分调动本校相关学科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聊城大学“双外”专业在外语课程的开设模式和日常训练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为积极的进展。

在外国语言语种的设置上,我校“双外”专业将英语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语种,同时开设俄语、日语、朝鲜语等其他语种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出于多方面考虑。首先,相对于其他语种,英语在国际交流和学术研讨中具有突出而广泛的适用性,其他任何外语语种都难以与之比拟。201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一种工具性语言,英语应该成为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其次,从当前普通高校学生外语学习实践和成效来看,大学外语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已实施多年,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相当不理想。最后,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精力。本专业是跨学科专业,学生既要精修外国语言又要钻研外国历史文化,学习任务艰巨,压力较重,再高效率研习第二外语不太现实。因此,本专业选择了全体学生深化英语学习的基本模式。对有志于学习其他语种并对该语种国家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为其创造学习条件,如聘请本校外国语学院教师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学生小组授课,为学生到其他高校学习特定语言提供便利,等等。必须承认,普通高校的外国语言专业师资问题,是本专业和其他类似专业设置外语语种课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外国语言课程的开设方面,一方面加强各门基础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增设丰富多彩的专业英语课程。根据本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并参考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专业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主要有“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等。以上课程从大一年级开始开设,基本保证学生每天有2学时的基础英语课程,课程难度随年级逐步增长。学生第三年级时,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以外国历史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经典文献为学习资料,通过精讲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既使学生学习复杂的语法和句子结构等英语语言技能技巧的应用,又使学生学习精深的历史文化知识。本专业还大量敦请外籍专家特别是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中心的外籍专家,依据其研究专长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迄今,本专业开设过的外籍专家课程主要有:荷兰莱登大学辛霍(Singor)教授讲授的“世界古代史专题”课程(2017年起开设,每年一次)、美国北乔治亚大学迈克(Mike)教授讲授的“古罗马史”“美国早期史”课程、汤加王国前驻华大使在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外交官论坛”栏目讲授的“太平洋地区政治”系列课程、汤加王国前驻华大使夫人讲授的“太平洋岛国历史与文化”系列课程(2015年起开设,每年一次)、萨摩亚国立大学的李小龙(Setope)在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开设的“萨摩亚语言文化”课程(英语授课)等。此外,本专业还努力推动由出国留学访学归来的教师为学生开设双语专业课程。

在学生外语能力训练与提升方面,为学生搭建日常外语训练平台,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我们充分利用我院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的外籍研究人员资源,开设了本学院的“英语角”。英语角每周開展一次活动,成为本专业学生与外籍人员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获得了较为充分的日常外语锻炼机会。我校国际交流处面向学生开展前往世界各地高校交流学习的国际项目,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对外交流渠道,学院采取了系列措施。比如,与国际交流处建立常规联系和合作机制,及时获取各交流项目最新信息,聘请国际交流处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出国出境培训讲座,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提供资金支持,等等。自上述活动和举措开展和实行以来,学生外语交流能力明显提升,出国(境)交流的学生数量也显著增加。此外,我校与萨摩亚、汤加王国等太平洋岛屿国家部分高校合作建立的南太平洋学院和汤加学院正在积极建设中,届时本专业学生将能获得更为开阔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

本专业第一届学生已于2019年6月毕业。综合而言,首届学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达到近80%。就培养目标的达成来看,尽管本专业首届学生中有较多调剂生,存在着一定的专业认知障碍,但社会对毕业生赞誉度较高,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较为积极和乐观。与其他同类专业学生相比,本专业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的实干能力和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都为他们赢得了赞誉。这充分说明,本专业的设立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本专业设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作为新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新专业,尽管我校“双外”专业四年来的建设实践有进展有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与困难也同样突出而明显。

首先,在课程方面,跨学科专业的融合建设之路始终布满荆棘。比如,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而言,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内容知识量减少、深度降低,专业内容的外语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手段不够丰富;①能够融合外语实训和历史知识运用的实习实践课程不易开展,在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进一步改进、提升和拓宽更加务实的实习实践渠道尤为重要。此外,为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局势、掌握前沿知识,为更多学生争取覆盖国家更广的出国(境)学习机会,做好既有课程的国际对接也逐渐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在师资方面,无论是外国语言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能够熟练以外语进行教学的外国历史课程的师资力量,都仍处于紧张状态。尽管学院已大力度多层面加强师资建设,既有语言课程教师和外语专业课程教师仍然面临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科研任务不平衡、职称晋升压力巨大的问题,而稳定性、建制性解决学生专业学习迫切需要的小语种师资更是陷入困境。

最后,从学生学习成长的角度来看,一是学生学习强度和学习压力巨大,这是跨学科专业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就专业隶属而言,“历史学”和“语言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两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也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训练模式,而本专业要达到“集二者之所长”,“鱼和熊掌兼得”,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投入必然是成倍增长。二是社会对本专业了解度低,部分学生就业求职时面临用人单位的认知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前景的困惑。

尽管面临不少困惑,但我们仍然坚定乐观。直面问题和困难,才能更好地进步。在四年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时刻注重总结经验并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探讨解决问题之策。今后,学院和本专业团队将通过进一步引进优秀师资,争取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和支持,积极向在相关专业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院校学习办学经验,创设更优越的育人环境,加大招生和就业宣传推广力度,致力于本专业更出色的发展。我们相信,我校“双外”专业建设有着广阔的前景。因为,这是一个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新专业,它根基于一个秉持开放理念、善于向他者学习的学科平台,它拥有一个勇于探索、踏实肯干的建设团队。

2019年,国内又新增一所在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招生的高校,另有多所高校明確表达了申请设置和建设该专业的意愿。可以预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各高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

【作者简介】田肖红,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

【责任编辑:王向阳】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