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平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及对文化内涵的探究(教育部 2018)。英语教材中的文本承载着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也承载着部分中国文化信息,但是后者在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视。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还要引导他们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教育部 2012)。基于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单元主题语境设计相关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文本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下面以广东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1 Making Plans教学为例具体分析。
广东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1 Making Plans中有两个阅读板块。第一个阅读板块中仅有一篇对话文本,其内容是一名中国教师计划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学生们打算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唱歌、跳舞、讲故事等;第二个阅读板块中有三篇独白文本,其中第二篇文本介绍的是中国小朋友梅(May)周末打算去卖饼干,将所得的钱捐给敬老院,并陪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做一些有趣的事。以上两篇文本看似都是平常的周末计划,其背后传递的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关爱老人。“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尊敬长辈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此,教师可以挖掘该单元两篇阅读文本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带领学生探究文本中“关爱老人”的主题意义。
本单元的目标词汇、句型与“关爱老人”的主题不相符,这影响了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思考和语言输出。而四年级(上)Unit8Helping at Home中的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windows,wash the dishes,fold the clothes,clean the desk,wash the clothes等词汇、句型与“关爱老人”主题相关,因此,在进入文本阅读环节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调查活动以激活他们的已有知识。围绕文本主题意义,激活与之相关的词汇、句型,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促进其口语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确定要学习的文本主题后,教师可以寻找相同主题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阅读、观看并讨论,激发他们对该主题不同角度或层次的思考,从而拓展和延伸主题意义。基于此,教师将五年级(下)Unit 3 On Vacation阅读板块的第一篇文本作为Unit 1 Making Plans阅读板块的补充材料。该文本内容是凯文(Kevin)假期要去探望爷爷奶奶,切合Unit 1 Making Plans阅读板块的文本主题,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为班级里有一部分外地学生,他们的爷爷奶奶大都在老家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跟随爸爸妈妈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为他们带去欢乐,并将计划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程晓堂(2018)指出,在有些课堂上,教师把自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直接告诉学生,甚至强加给他们,而不是引导他们去探究主题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从“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三个层次设计相关的英语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度,引导他们主动用英语学习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一:课前调查,激活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教师课前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见表1),询问学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your grandparents at home this weekend/this summer holiday?”让他们在已有活动下面打“√”,也可以补充其他活动内容。由于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为了体现语境的真实性,教师设置了this weekend和this summer holiday两个时间段。表1中提到的活动内容是四年级(上)Unit 8 Helping at Home中提到的,弥补了本单元没有与“关爱老人”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的不足。
表1:课前调查表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填写表格了解、熟悉已知的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为后续的文本阅读和书面表达奠定了语言基础。教师有效整合教材资源,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二:小组分享,熟悉与主题相关的表达
在激活阶段,教师让学生就课前调查的结果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打算为爷爷奶奶做的事情。在他们分享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Why are you going to do many things for your grandparents?”有的学生回答:“Because my grandparents are old.”有的学生则回答:“Because I love my grandparents.”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已懂得尊老孝亲。
【设计说明】学生分享自己打算为爷爷奶奶做的事情,操练了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表达。教师提问学生为爷爷奶奶做事情的理由,为他们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作好了铺垫。
活动三:问题引导,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教师用图片创设情境,因为英语教材中的图片不能清晰地说明是在敬老院,所以选择了所在镇敬老院的图片,从而将“Seniors’Center”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对敬老院有真实的感知。接下来,让学生默读文本并完成信息提取(见表2)。
表2:文本信息提取表
【设计说明】这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选择所在镇敬老院的图片,创设了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通过梳理、概括、整合,有助于他们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
活动四:及时追问,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
董金标(2019)指出,在细读环节中,教师需要强化追问意识,及时追问一些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问题。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时,运用了追问策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T:Why are they going to sing,dance,and tell the stories?
S1:Because the(old elderly people)like singing,dancing and stories.
S2:Because singing makes them happy.
T:Are you going to the Seniors’Center?Why?
S3:Yes.Because I want to make them happy.
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了文本中的小朋友去敬老院举行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活动的深层原因是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过得开心,让他们因为自己的到来感到快乐。教师追问学生有没有去敬老院的打算及其原因,让学生思考自己去敬老院的深层原因,他们同样给出“给老人带去快乐”的答案,从而对“关爱老人”主题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设计说明】这属于实践应用类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融入了德育,使其树立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活动五:联系自我,践行文本传递的主题意义
在读后环节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文本的主题意义设计了读写任务。教师借用五年级(下)Unit 3 On Vacation阅读板块的第一篇文本,让学生给凯文回信介绍自己假期探望爷爷奶奶的打算,并写清想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以下为两篇学生习作。
学生习作1:Hello Kevin,
How are you?I hope you’re fine.I’m on vacation now.Tomorrow,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 and grandma.I’m going to buy some presents.I’m going to read books with grandpa.I’m going to make cookies with grandma.We’re going to take some photos with them the day after tomorrow.We are going to have fun.
Write soon.
Best regards,
Haoying
学生习作2:Hello Kevin,
How are you?Tomorrow,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a and grandpa.I want to do something special for my grandparents.I’m going to play with them.I’m going to wash their feet and cook some food for them.I hope they like the presents.
Write soon.
Best regards,
Zilin
主题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主题。从学生的输出内容来看,他们懂得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其中学生习作2中的“I’m going to wash their feet...”已经从关爱上升到了“孝”。学生在写作中吸收、内化了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在对主题意义的表达中,他们的语言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思想得到了丰富,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设计说明】这属于创新迁移类活动。教师布置的读写任务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促使他们更深刻地去理解、感悟文本所承载的主题意义,从而在生活中践行尊老、爱老的“孝”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小学生来说,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无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学英语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在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现行的广东版小学英语教材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整合教材资源,设计丰富的英语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