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瑜,王广峰,杨帮龙,徐 鑫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安徽 六安 237158;2.菏泽学院合作发展处,山东 菏泽 274015)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把“三农”工作放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来谋划和推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得安徽省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2009至2018年间, 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从1 459.45亿元、4 905.22亿元和3 662.15亿元增至2 638.01亿元、13 842.09亿元和13 526.7亿元,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为80.75%,而同期二、三产业的增长率达到182.19%、269.36%[1]。目前看来,安徽省的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利润率不高、农业产品结构单一、应对市场和需求变化的能力弱、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等。因此,引领农村农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2015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加快培育第三产业,深入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促进产业兴旺。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指明了方向。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聚焦了补齐“三农”短板,挖掘产业兴旺潜力,确保乡村振兴。
安徽省地处长三角腹地,具备适宜的农业气候条件和丘陵、山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产量高、品质优,是全国商品粮主产省;但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仍保持传统的农业和牧业为主的格局。2018年安徽省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的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值为48.23%、7.13%、28.16%、10.82%和5.66%。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水平偏低,阻碍了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2];安徽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居全国前5位置,但粮食生产以品质不占优的籼稻为主,纯收益仍在220 元/亩左右,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市场需求旺盛的茶叶、酥梨、黄桃、香榧、山核桃、中药材、油茶和小龙虾等本地优势农产品[1],由于在商品化处理、保鲜技术、冷链物流和农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缺失,导致硬核竞争力不强,辐射范围较小;生猪、牛肉和水产品养殖产量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任重道远,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2018年安徽省生态稻虾(渔、鸭)混合种养面积160万亩,仅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4.65‰,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净增仅1 114件。总之,在当今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时代,安徽农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粗放的“种养加”模式、过度利用资源的生产模式,满足不了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第一产业弱掣肘了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持续发展。
安徽省农产品既有种类多、总量大的优势特点,也有精深加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粮食、生猪、茶叶和油料等方面有大宗农产品,但整体看来,农产品深加工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2018年安徽省农产品的深加工业产值占比仅为46.08%、转化率为65%,农产品的副产物利用率仅5.7%,精深加工率仅3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可达90%以上[1],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邻省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加工方式上,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仍以分散作坊为主,设备简陋、传统半机械化的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亟需推广农副产品加工的标准化、有机化、科技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实施全产业链开发,打造全产业链,加速提升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
农业服务业在科学技术推广与运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改造与升级、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等方面起着重要纽带作用,其服务水平决定了农业产业兴旺程度;然而,2018年安徽省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66%,远低于2016年美国60.7% 的水平[3]。分析其原因:一是相关投入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滞后。农资、农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信息等服务水平不高、功能不强,导致小农生产与大市场无法对接。二是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存在制冷设备陈旧、先进的微冻和冰冻技术尚未普及,冷藏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冷链物流的短板影响和制约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低温过程,因此无法保证产品各环节的质量品质。三是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导致电子商务、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推广难度大,农村电子商务无法普及。四是农村旅游业存在短板。农村旅游应充分挖掘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自然风光、乡愁和民俗文化等优势,应积极寻找“和谐、孝道、农耕和民间非遗”等精神文化,要主动构建“农村旅游业+”的农业新业态,不能仍然停留在以“观农家景、住农家院、体农家活、品农家菜、买农家物”作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农业庄园)阶段,要努力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新要求,促进农村旅游业健康成长,促进乡村振兴。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安徽省农业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农业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的软肋,产业兴旺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安徽省种植业比重最大,畜牧业比重偏小,服务业比重最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表现在稻谷、玉米出现阶段性过剩,优质小麦供给不足,饲草植物和大豆的产需缺口巨大。二是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融资门槛高、农地抵押贷款受限,无法满足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三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产业兴旺约束凸显。近年来虽然大力推广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但仍未彻底摆脱“大田、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式生产。四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目前,安徽省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存在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治理结构相对简单、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等现实问题,以“资源共享、资金入股、土地入托和风险共担”等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经营主体比例很低,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难于发挥引领作用,导致农业产业链无法延伸、产业功能无法拓展、优势产业无法高效,最终影响了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必须依靠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目前,安徽省常住城镇人口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常住乡村人口的数量迅速衰减、素质持续下降,严重损伤农村产业发展。一是“农村空心化”造成劳动力供给与产业发展不匹配[4]。目前农民外出打工和离乡创业成主流,导致大量的农村资源撂荒,一些传统村落凋敝或消亡,乡村的记忆和文化流失;二是农民老龄化使农村人口素质降低。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选择离乡进城就业,留在农村地区、支撑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仍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通常思想观念落后、技能较低、经营粗放,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损伤乡村产业兴旺的根基;三是农业副业化使得农民“不爱”农业。安徽省农业是典型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总体上来看,家庭收入主要源于外出创业就业的工资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沦为补偿农民生活成本的“副业”,存在农业要素投入先天不足,限制了产业兴旺。
安徽省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较大,能够为产业兴旺注入强润滑剂的高附加值第三产业却始终处于弱势且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三产结构优化提升缓慢,农业产业层次偏低,农民从田、水、圈生产的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甚至无附加值。总之,农业产业链短且产业链功能没有拓展延伸,三产融合不紧密,无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惠共赢机制,不利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安徽省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虽种植面积较大,但同质化严重,农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较差,饲料用粮和大豆生产不足;种养分离、衔接不畅,一二三产业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偏低和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二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较落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和农产品公共平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较为滞后,对农业相关产业的支撑能力不足;多年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持续增产的后遗症日益凸显。三是农业经营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难以达到乡村振兴的标准。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主体素质不高,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滞后,公平有序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小规模农业产业经营难以适应大市场竞争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产业兴旺。
总的来说,安徽乡村产业兴旺应当结合区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以加强农村相关制度改革和创新为总抓手,为产业兴旺提供引擎;多举措激发人才活力,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动力;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载体,激发产业兴旺的内生活力;增强城乡要素的能动流动和重组,补齐乡村产业兴旺的短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新乡村产业兴旺模式。
破解影响乡村产业兴旺的障碍,根本上要靠深化农村相关制度改革和创新。一是盘活农村土地要素资源。在坚持基本土地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要稳步推进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而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激活农业产业主体,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和市场,为农村产业适度规模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深度挖掘土地的使用价值,使土地成为最活跃、回报丰厚且最具潜力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兴旺。二是深化“三变”改革,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推进本地集体经济组织规模化发展,完善小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收益共享机制。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破解农业产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整合和撬动存量资金、在政府加大支农投入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农业保险、农业贴息、农业补贴和政府购买农业生产服务等方式,确保资金要素向农业倾斜,加大在有机农业、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和推广、耕地地力保护、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利用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带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5]。
人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石。产业兴旺的最大制约是缺乏一大批有文化、懂农业、擅经营、有能力,并愿意扎根农村、服务乡土的人才队伍。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筑巢引凤”的优惠政策,营造重知识和惜人才的环境。吸引新乡贤反哺农村,破除“乡归”与产业兴旺带头人所面临的土地、资金和生产服务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引领产业兴旺。农业相关部门要为农业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新品种。多措并举将传统农民转变成农业产业工人,提高本土人才综合素质,将绿色理念、互联网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运用到农业产业链全过程中,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产业兴旺内生新活力,就是要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小农生产与大市场需求无缝衔接。一是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六产”。立足安徽乡村区位特点,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业产业资源禀赋、历史人文资源和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比较优势,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迅速发展以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新六产”,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完成与竞争优势产业带的无缝对接,形成地方经济发展差异优势产业集群。二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优质农业,增加农村农业发展动力源,扭转农业要素投入方式,逐步改变劳动密集型和以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互联网+”、高新科技、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现代生物技术、大数据和精准滴灌等现代技术,助推农业生产技术升级。三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一懂两爱”高素质新农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使用多元化经营模式,破解“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大市场”之间对接的问题,推行经营权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家庭农场(大户) + 社会化服务”等模式,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构建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多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在人才、教育、信息、技术、土地、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城乡统筹一体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发展战略,目的就是为了补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素短板,激活乡村产业兴旺的内生动力。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将城乡间的一系列要素合理流动和重组,形成良性循环,激活农业劳动力、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和农产品等资源(如图1所示),构建“城市+特色镇+幸福美丽新村+特色产业园”的城乡深度融合体系,催生各种农业新业态,延伸休闲观光、民宿服务、疗养度假养老、消费体验、文化教育、安全与健康、“互联网 + ”等新产业,打造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环境与人居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促进现代农业多功能性与社会化的发展[6]。
图1 “城乡要素”融合下的产业兴旺内在关系
推进三产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突破“三农”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促进现代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推动三产融合的相关政策,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更多群众等参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二是要探索三产深度融合新路子。充分挖掘和拓展主导产业,既要有横向拓展,又要有纵向延伸。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产业示范区等形式,实现农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科学种植、生态种植、立体养殖,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养生养老、历史传承、农耕体验、文化教育、“互联网+”等农村新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现代农业的多维功能,培育农业新业态。三是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一二三产业中各产业终端的有机对接。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纵向融合发展,农业生产不仅要对接上游的产业规划,还要对接好下游的有机认证或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建设、冷链物流、乡村旅游、农超等,实现多资源的交叉和重组,创造新供给,催生新需求,真正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打造乡村产业兴旺新亮点。
总之,乡村振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补短板,促振兴,为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