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丽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对我国发展和全球大势作出重大判断:“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大变局和新时代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2]这一论述,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应对新挑战指明了方向、道路并提供方法论指导。
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党的执政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面临着新问题。回应、解决这些新变化、新问题,要求必须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真正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而获得人民的高度认同,进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发展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刚性需求。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在为人民求发展、谋幸福的过程中被赋予强大的创造力、引领力、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实现人民发展利益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刚性需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它的科学性又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信仰、践行的过程。因此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在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得到检验。
毛泽东指出,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3]一方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化大众”和“大众化”两个阶段,在理论掌握群众的基础上,实现群众掌握理论[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内生动力要求当下的中国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贴近民心、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迈向由富到强的崭新阶段,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和引领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从而有助于将美好生活愿景转变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不断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被人民理解、掌握和认同,势必会影响党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一方面,通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党的执政依据、执政目标、执政理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党和国家关注群众现实需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过程,又是群众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拉近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获得人民的支持,扩大党的执政基础[5],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振兴。伴随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认同,内化为坚定信仰,外化为自觉践行,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不断彰显出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理力量和独特魅力。马克思主义又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民生短板,通过加强教育就业,调节收入分配,精准扶贫脱贫,关注健康养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享发展。这些措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变局和新时代双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变局、新矛盾、新考验、新媒体等一系列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博弈加剧,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秩序变革重塑,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测性因素增多。西方一些势力对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忧心忡忡,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威胁,战略焦虑日甚一日,围堵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冲动日趋强烈。我们离民族复兴目标越近、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6],这种打压遏制越会变本加厉。这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两种制度的竞争和较量。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敌对势力会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西化分化中国,攻击抹黑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了严峻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这一新变化反映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由生存性需求转向发展性需求,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公平的发展环境;对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对实现人格独立,享有自由、尊严;对发挥人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提出全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软需求”逐渐成为大众化需求,成为一种刚需。这些需求都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能实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能从人们的需求变化入手,逐步破解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进行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党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但是新时代党仍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四风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严重;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底线思维;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搞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有的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歪曲、背离甚至背弃马克思主义等等。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严重;能力不足、不敢担当、不愿作为问题突出。这些现象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降低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影响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分化组合,面临重构,网络生态不容乐观。这些新变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信息爆炸与碎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间和空间。不少青少年甚至成年群体沉溺于网络世界,成为“低头一族”,这无疑加大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难度。同时新媒体的自发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等特点,导致网络信息真假并存、良莠不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当前舆论场域开放多元裂变,各种舆论碰撞交锋博弈,网络成为错误思潮的集散地、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宣扬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破坏恶化舆论生态,争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些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
面对新变局、新矛盾、新考验、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以问题为导向,顺应时代潮流,实行网格化管理、精准化传播,建立本土化模式、常态化机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是顺利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这一切入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人民立场,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人民之需,回答人民之问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公平、收入差距、 住房养老、医疗改革、食药安全、环境保护、民主法治、反腐倡廉等问题。让群众在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公平感、尊严感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而服务的,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9]。
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自媒体赋予了大众“麦克风”,使大众主体化。传播者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上升开放式传播过程。这就要求激活传播者和大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受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启发,将网格化管理借鉴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核心是下沉理论传播重心。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者要走出去,下沉到社区家庭、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了解每个人的心理特点、思想状态、文化程度、阶层状况、需求偏好等情况,实现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建立宣讲者与大众的常态化联系。另一方面,在加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群众请进来,切实发挥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吸纳百姓“名嘴”、道德模范、致富能人等建立社区百姓宣讲团、党群学校,培养群众理论达人。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使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大学教师、大学生、党员干部、社区群众、志愿者都可以宣讲交流,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氛围,使群众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主体、宣传主体、实践主体、检验主体。这既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也有利于社区基层治理。
大众化与分众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分众化是手段,大众化是目标。在当今不同媒介的融合和交互下,受众异质性、多质性表现突出。受众不再只是“大众”,而是具有了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分化”与“细分”受众的趋势不可避免[10]。分众化是指根据不同受众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职业特点等差异化特征,进行精细划分。根据受众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化。例如2019年网络热播的国产动漫剧《领风者》,将受众目标锁定为青少年群体,采用年轻人喜爱的动漫形式、弹幕互动模式、现代RAP方式,解读马克思,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内容新鲜、模式新颖、语言新潮赢得了青少年受众群体的青睐,使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共情共鸣共振,引发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分众化策略,科学细分受众,按需定制内容,采取精准化传播,才能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
科学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因此,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顺应时代化潮流,把握时代特点,回答时代之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具有独创性的新鲜经验,概括升华为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神圣话、教条化。另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通俗性。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1]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内容要通俗易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众化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因此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表达体系,把政治话语、文件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生活话语、时代话语,避免官话、假话、大话、空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12]例如“给90后讲讲马克思”是为90后量身定制的音频党课,用诙谐幽默、时尚鲜活的语言,生动讲述了马克思的人生历程、理论精髓 ,实现了青年学子与伟大思想家的平等对话,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到有效传播。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实现本土化。相对于世界来说,本土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对于中国来说,本土化指的是因地制宜、因地而化。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城乡差别、发展程度、民族特点、历史传统、文化底蕴、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话语,拓展传播形式,因地制宜、因地而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打造本土化模式。
1.老传统与新模式相结合
受菏泽单县“乡村夜话”形式以及地方官员网上直播带货模式的启发,可以将其借鉴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式方法上。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拉呱式”宣讲、“菜单式”宣讲、直播式宣讲等方式,实现老传统和新模式的有机结合。再如百色革命老区借鉴革命时期创办农民讲习所的成功经验,创办了新时代讲习所。挖掘激活老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的基因,灵活运用现代传播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成效显著。近年来很多人抛弃传统方法,一味追求新模式。事实证明一些接地气、符合群众实际、解决群众难题的老传统、土办法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唠家常、掏心窝、解民情、贴民心、顺民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也增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延长拓展传播链,形成全媒体传播优势,才能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凝聚力、引领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发挥传统媒体严谨性、权威性、系统性等显著优势的同时,在新媒体领域要深耕广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空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APP等自媒体传播手段,线上线下进行全方位、分层次、多形式传播,让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回归生活、走进大众、深入人心。例如“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理响中国”“学习强国APP”等传播载体,运用鲜活的语言、灵活的形式、通俗的表达、融媒体方式在大众喜闻乐见的过程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研究、实践等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约束制度、监督制度、管理制度,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资金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保障软硬件建设。另外各地要结合实际,通过社会捐助、企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加强资金保障。其次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导管理机制和科学评估机制。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作为组织决策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各种资源,在宣传普及、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媒介条件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提供切实保障。另一方面为了客观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际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根据大众差异化特征,制定相应的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效果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常态化和良性运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对策略,才能有利于及时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化危为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