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人文价值探析*

2020-01-19 09:01欧阳询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化劳动教育

欧阳询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教育。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这就鲜明地昭示出人文价值对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本体性意义。所谓人文价值,即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绝不把人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从本质上说,“人是知情意的综合体”[2]。所以,要探讨劳动教育的人文价值,就应分别考察劳动教育对知识、情感、意志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劳动教育:知识内化的基本途径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劳动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因此,当人们说“实践出真知”时,在很大程度上是说劳动出真知,或者说劳动教育是知识内化的基本途径。早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就通过经验总结出这一观点。南宋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教育学家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更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相互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的创造性,将激发起新的智力兴趣;人就是要多知道一些,以便更深刻地探索劳动的奥秘;他就会去读书和思考,力求丰富自己在劳动中的创造性探索。”[3]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并使知识内化为人的能力和智慧。

(一)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化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研究对象为自然界和自然现象,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等。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到每次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既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家们艰辛劳动的成果。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固然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因为,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建立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拓展和构建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思维方式,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曾出现了学校办工厂、办农场的热潮,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实现文化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1958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开设生产劳动课,包括初中手工劳动和农业基础知识、高中农业实习和机械实习,并规定学生每年要参加14~28天的体力劳动。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这些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弊端,后来并未能坚持下去,但是把生产劳动教育作为课程来设立,在生产劳动中促进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理念,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教育教学制度。当前各类学校开设活动课程,包括组织学生个人和集体的科技活动,进行有组织的参观、见习和实习等,也是意在贯彻落实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真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吸收科学技术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促进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化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侧重点不同,自然科学主要解决生产工具、生产材料、工艺过程等方面的问题,社会科学则主要解决生产力的组织、管理和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正因如此,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关系、准确洞察社会发展方向、切实提高社会化能力,简言之就是促使学生内化社会科学知识。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只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死记硬背可能导致知识的异化,使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甚至使学生产生学习厌烦情绪。在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中,针对当时科举重诗赋、轻策论、考生死记硬背等弊端,由欧阳修起草的《颁贡举条制敕》规定进士考试分为三场:首先考试“策”,其次考试“论”,最后考试“诗赋”,采取逐场淘汰制来为国家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当今社会,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学生,纵然社会科学知识不丰富、艺术审美能力不高,也不会成为人品低劣、一事无成的人。反之,一个懒散拖沓、害怕吃苦受累、总想不劳而获的学生,即使社会科学知识再丰富、艺术审美能力再强,也往往难以拥有独立自强、积极进取、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品质。这表明从社会科学知识到社会化能力的飞跃,需要经历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

(三)促进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

伦理道德知识是指人们运用善恶评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把握自身的知识,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精神风貌等。在世界文化史上,从来没有哪种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看得如此重要。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如“文以载道”“以道驭技”等说法就是明证。在中国儒家传统看来,伦理道德知识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其实,西方文化也非常注重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知识”,康德主张道德是一种绝对命令。然而,今天的某些学校教育却出现了两极化倾向,或者囿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而有意忽视伦理道德教育,或者由于方法不得当而使伦理道德教育沦为空洞枯燥的说教,这两种倾向最后都不可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外,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在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时,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然也就无法让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劳动教育对于促进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例来说,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学习外,平时就住在农户家里帮着干家务活、学习种稻插秧等;整个学校只有一名工人负责挑水,其他一切杂务如做饭等,均由师生轮流分担。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养成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能真切地体会到农民的不易,感受到农民的勤劳、朴实和伟大。可见,生产劳动的德育效果比起单纯的道德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类型固然有所不同。比如说,生产劳动更适合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化,社会义务劳动更适合促进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化,日常生活劳动则更适合促进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但这三者的内化机制却并无二致,都是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和素质,都要充分挖掘劳动实践中的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

二、劳动教育:情感培养的主要方式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情感动物,人既有生物本能性的情感因素,更有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性情感因素。同时,人的情感还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具体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项目,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育人情境之中。例如,定期到工厂、农村劳动,或到高新企业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能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深入城乡社区、公共场所、敬老院、福利院进行公益劳动,能增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博爱情感;参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和爱护自然的情感。要之,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各种社会的、科技的、体育的、艺术的劳动实践,并使他们在其中反复感受、体验、践行,乃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主要方式。

(一)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新时代,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青年学生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4],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所谓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是指对劳动有深厚的感情,能深刻明白劳动的意义,对参加劳动有很高的自觉性,在劳动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最重要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增强他们对劳动的情感认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人本身和人世间的一切价值、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辛勤劳动既是兴家立业的法宝,也是兴国立世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6]过去,我们的祖先依靠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我们依靠劳动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跨越;未来,我们依靠劳动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诚然,劳动有时是艰辛的、繁重的,往往伴随着汗水、疼痛甚至苦楚,但它却是个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劳动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不劳而获的人体会不到幸福的真正含义,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才会真正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情感。

(二)培养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

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也能培养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特别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究其原因,是因为热爱劳动与珍惜劳动成果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国古代成语“克勤克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因而对劳动成果十分珍惜和爱护,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挥霍浪费的行为深感厌恶和愤恨。毋庸置疑,今天的青年学生从小都背诵过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有些人长大后却并不珍惜劳动成果,并未养成勤俭节约的道德情操。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们随意浪费、破坏和践踏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比如: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乌黑的鞋印、球印,崭新的课桌上刻下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教学楼和宿舍楼走廊的开关被踹坏,食堂的桌上、地下到处是剩菜剩饭,还有部分学生不顾后果地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挥霍性消费,等等。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某些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流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落细、落小。为此,各类学校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这样,学生肯定会因自己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受到社会的承认而享受到获得成就的满足感、为他人服务的幸福感,进而自觉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还能在劳动中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深刻领会“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道理,并真正懂得独立自主、孝敬父母和回报社会。一言以蔽之,勤劳的人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也往往更勤劳。

(三)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劳动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7]。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一切;而人民群众是劳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从本质上要求尊重劳动人民、关心劳动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国家性的盛大活动,即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仍多次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8]对于学生而言,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观点,确实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劳动人民的感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亲身参加校内外的生产劳动,密切学生与劳动人民的联系,乃是培养他们对于劳动人民感情的根本途径。试举例以明之,在“五四”运动发生不久,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就大力倡导“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一致团结”[9]。于是,邓中夏、澎湃等青年学生穿起了工农的服装,学习工农的语言,从事工农的劳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办夜校、发传单、编民谣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从事工农群众的组织工作。

三、劳动教育:意志锤炼的重要手段

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健康的情感,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毅力。锤炼意志的方法和途径固然有很多种,但劳动实践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当一个人通过辛勤劳作而获得丰收的时候,或经过长期探索而发明新技术的时候,除了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之外,还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本质力量,从而形成自信、自强、自尊的意志品格。和其他意志品格相比,自信、自强、自尊是个人生存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做到不泄气、不退缩,积极进取,负重前行。毋庸讳言,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一直生活在顺境中,家长和学校又常忽视挫折教育,使得他们中的某些人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以致于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一)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而必须兢兢业业、始终如一。也许有人会说,复杂的工作确实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加倍的努力,需要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坚韧顽强的毅力,至于简单的日常工作需不需要坚韧的意志似乎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即便是重复的、简单的日常工作,若能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对待它,做好、做精、做得有创意,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也肯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雷锋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10]很显然,“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需要人一生不舍追求、一生执着坚守。既然劳动实践能够促进坚韧不拔意志的形成,那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要让他们亲身参加劳动。在汗水的挥洒中,在脏、苦、累的体验中,学生才能逐步懂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道理,才能日益强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识,才能逐渐确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信念。例如,作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宁波四中的“盘山劳动实践”项目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精神。据媒体报道,“从1969年开始,一届又一届的四中学子在盘山上坚持学习、坚持劳动,用勤勉坚守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绿化盘山。50年来,1.5万名四中学子在这里种下了2万多棵树苗,累计造林420亩”[11]。

(二)锤炼艰苦创业的意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就是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特别是艰苦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迫切需要。所谓艰苦创业,具体地讲,应包含以下三层涵义:一是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的精神状态;二是在事业上不怕艰苦,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三是在生活上勤俭节约,朴实无华,量入为出,不奢侈浪费。当然,一个人的创业素质以及艰苦创业精神,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其中,劳动教育便是培育和锻炼创业素质的最佳手段。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会邀请企业界的知名校友到学校来宣讲、指导,或者聘请商业精英作为特聘教师来学校上课、交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自主创业以及创业精神的理解。在创业实践上,很多高等院校除了定期开展全校性创业大赛、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之外,还会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园区、开展创业后续服务。举例来说,温州医科大学07级眼视光医学7年制学生林娜创建的“高原红”团队,自2012年以来的8年时间里,“经过拓荒式探索,从点至线至面,走过川藏青闽浙5个省16个县市,科普近30万人,检查2.6万例,屈光矫正3 700例,复明手术2 561例,发放眼镜2万副,直接增创当地群众家庭收入3 500万”[12]。可以说,这是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真实写照。

(三)锤炼勇于创新的意志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3]近年,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都应重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意志。而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和锤炼创新意志,主要是因为人在劳动实践中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并对新问题、新矛盾做出新的解释和探求新的解决办法,从而逐渐形成新的理论和方法,而新的理论和方法又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发展和完善。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4]正因为如此,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使其真正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创新需要,以此激发其创新动机,同时必须加强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管理,使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凸显的是体能锻炼;进入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劳动教育侧重于生产方面;在“文革”时期,劳动教育变成了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到了21世纪,劳动教育则立足于人的素养,亦即人的全面发展。准确地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之后,劳动教育不再只是作为社会进步的工具,其内在人文价值也被逐渐重视起来[15]。归根到底,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在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劳动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内化,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伦理道德知识;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基础上,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在动手又动脑的劳动实践中,劳动教育可以锤炼学生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素养提升。在这种情势下,劳动教育也必将越来越受重视,从而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内化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