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肠道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7-09 09:40彭津津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凝介素息肉

彭津津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信阳 464000)

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结直肠息肉、小肠息肉、十二指肠息肉、胃息肉等,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长趋势[1]。胃肠道息肉的发病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伴随疾病等影响因素有关,可造成患者低胃酸症、胃炎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胃肠道息肉治疗常采用手术方式,传统电凝切除术疗效确切,但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安全的方式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黏膜组织表达、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6 年5 月1 日至2019 年5 月1 日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0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36 例,女14 例;年龄23~72 岁,平均(38.45±4.47)岁;病理分型:炎性息肉10 例,增生性息肉18 例,腺瘤性息肉22 例;息肉位置:胃底10 例,幽门8 例,胃体14 例,胃窦18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20~75 岁,平均(38.33±4.26)岁;病理分型:炎性息肉12 例,增生性息肉17 例,腺瘤性息肉21例;息肉位置:胃底11 例,幽门9 例,胃体13例,胃窦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消化内镜检查或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胃肠道息肉;无血液系统疾病;可进行正常交流沟通。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严重损害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存在精神、认知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定息肉位置,标记进针点,黏膜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238),高频电切法切除息肉并进行创面止血。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定息肉位置,标记进针点,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圈套套住息肉,高频电通过电凝、电切相交替,切除息肉,分次切除大息肉。病理检查切除组织,观察创面并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止血夹或电凝进行预防出血处理。

1.4 评价指标

①黏膜组织表达与炎症因子水平:术前及术后1 个月采集5 mL 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②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穿孔、出血。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黏膜组织

治疗后,观察组HSP60、HSP70、TLR4、NFκ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IL-8、IL-1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02)。见表3。

表1 两组黏膜组织表达量比较 (,ng/mL)

表1 两组黏膜组织表达量比较 (,n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胃肠道息肉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指所有向胃肠道腔内隆起的病变,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造成患者低胃酸症、胃炎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消除病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胃肠道息肉患者十分重要。

以往常采用传统电凝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其疗效确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由传统电凝切除术发展而来的新型治疗手段,以其疗效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逐渐应用于消化道早期癌、息肉、黏膜下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6]。在胃肠道息肉治疗过程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有效切除患者消化道内平坦凹陷性肿瘤或无蒂隆起性病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通过注射病灶黏膜下形成液体垫,保证病变组织与肌层充分分离,从而避免肌层或肌层外膜损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中,根据具体情况对肠息肉采用病灶口注射的方式,对胃息肉采用病灶肛侧注射的方式,从而促使病灶隆起面向镜头,优化手术后续操作,以提高手术质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中通过分块切除较大息肉以减少损伤,缩小创面,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息肉口侧端在患者息肉基底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并密切观察肛侧端息肉,促进和保证机体黏膜层和肌层分离完全,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减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7]。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分次摘除数量较多的胃肠道息肉患者,减少手术工作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其摘除时间间隔大于1 个月,维持患者稳定身体状态,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0]。因此,相较于传统电凝切除术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利于保证胃肠道息肉患者治疗效果与手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HSP60、HSP70、TLR4、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IL-1β、IL-6、IL-8、IL-1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改善胃肠道息肉患者黏膜组织表达、炎症因子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改善胃肠道息肉患者黏膜组织表达、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电凝介素息肉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