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祥军
九宫格作为书法界格的重要形式,自古以来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九宫格应用于书法究竟何时由何人提出,目前学界尚无定论,相传为唐欧阳询所创制,但是这种说法并无明确的文献记载。细究九宫格的由来,会发现九宫格的产生在远古时代便同书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中的九宫格和兵阵中的握奇阵、八卦阵等从外形上又极相似,并且都同样重视“中宫”。它和米字格又暗合了两种不同的结字方式:“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对九宫格的形制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有助于对书法结字规律的理解,对九宫格的合理运用,也有助于书法的临创。
追溯至殷商时期,当时频繁出现的“亞”形结构与九宫格有极大关联:它极似虚掉四个角的九宫。要想构成完整的“亞”形,就必须具备东、西、南、北“四方”与“中”:“四方”在殷商已成型;以对称观念作为基础,“中”有中间之意,这一层含义早在殷商时期也已经产生。[1]并且“亞”形逐渐运用到方位中,影响到时人的思维观念,殷人心中的土地之形即为“亞”形[2]。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遵从“天圆地方”说,如《周髀算经》记载:
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3]
只是这一宇宙理论的提出比这一观念的产生要晚很多。在其后所出现的“八卦”中,对方位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在东、西、南、北“四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这基本构成了完整的九宫图。
九宫图在演变的过程中,与书法的发展保持着诸多联系。我国已知最早文字甲骨文的载体之一——龟腹甲的轮廓也呈“亞”形。并且甲骨文单个字基本趋于方形,章法已经采用了一种有序的“界”。这应当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殷人思维观念使然。在出土于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亞”形图案更是被广泛使用,并常用作族徽庙号,此外“亞”还被作为一种官职。在“亞”形图案中无论内部的文字如何释读,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亞”形已被视为界格。这一时期出土于河南安阳的三方商玺,其中一方也呈“亞”形,更论证了“亞”形被视为界格这一观点。
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河图”“洛书”其实质就是“太极图”和“八卦”[4]。上古神话故事中文字的产生同“洛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起源更有“仓颉造字说”。细察书法九宫格,他的结构特征同洛书九宫图极其相似[5]。另一方面,当我们考究古代兵阵时,会发现九宫格图示在阵法中早有运用。
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井字,开方九焉。五为阵法,四为闲地,此所谓数起于五也,虚其中,大将居之。[6]
丘井之法,从形式上看就是九宫格。这种最初用来分田地的方法,被引用到兵法之中,采用“五为阵法,四为闲地”的方式;当我们抛却“闲地”部分不看,又暗合了前文提及的“亞”形。《握奇经》中说:
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7]
握奇阵《续武经总要》
洛书九宫图(自制)
书法九宫格(自制)
这里的“奇”为奇偶之意,其阵形大略是将天、地、风、云四阵置于四角,为四正,将龙、虎、鸟、蛇四阵置于四方,为四奇,中军设置在中央,“余奇”即中军,由大将掌握。战国时期出现的《孙膑兵法》中更是直接有《八阵》一篇专门对此论述,汉代曾以此训练军队。在古代,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人们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极受重视,而军队作战能否顺利,阵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八阵”从形式上看就是“九宫格”,那么为何不命名为“九阵”呢?那是因为:“八阵之法,虚中之法也。”整个兵阵是一个整体,中间的大将就是整体的核心。后世军事家更是据此演变出不同的阵法,比如李靖的六花阵。这些阵法从造型上看,也呈九宫格。在如此至关重要的场合,都频频用到类似于九宫格的方块阵形,于是将九宫格引入书法中更是极有可能。
关于书法与兵法,王羲之就有经典论述:
夫纸者,阵也……心意者,将军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8]
遣兵如遣毫,文机如战机。书法家对结构章法的安排,就像兵家安营布阵一样[9]。笔画如何合理地分割空间,笔画的角度、粗细、长短如何合理地搭配,这跟兵力如何布置,战将如何安排理唯一贯,而九宫格在书法中的作用也在于此。对于用兵而言,为何要有阵法呢?那是因为阵起于众,如果数以万计的士兵毫无规则、不成整体,则极容易混乱,混乱则不战自败。因此要有统一的调度、安排,听从大将的指挥。书法结构中,如果点画与点画之间毫无关联,散为一片,那便不成书了。
书法与兵阵都极重视整体感。握奇阵、八阵图的每一阵也呈方形,即“八阵”为一阵八体,每一小阵又各有不同的兵力配置与作用。元代书论家陈绎曾说:
随字点画多少,疏密各有停分,作九九八十一分界画均布之。[10]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更是提出了“大九宫”的概念:
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为大九宫,其中一字即为中宫,必须统摄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势。[11]
陈氏所论述的是利用九九八十一界格对单个字的结构进行布置,包氏则扩大到整体章法之中。如果我们把陈氏的理论看作是“八阵”中的任意一阵,那么包氏的大九宫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八阵”。
九宫格由九格组成,中间一格叫中宫。元陈绎曾在论述九宫时说:
八面点画皆拱中心。[12]
兵阵中,“中”的含义同九宫格的“中宫”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阵法中,往往是“虚其中,大将居之”,它是统摄其他八宫的关键。前文已提及这是“八阵”中数字“八”的由来,书论中相似的说法很多,比如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13]
而他本人的书法更是“八面出锋”。在书法中,多提及“八面”而不论及“九面”,应当是同兵法一样“虚其中”,而这个“中”则有统摄整体字形、章法之功。由九宫格向外延伸,只会产生八个方向;就单个字而言,书写过程中以手执笔所进行的空间运动,手就是那个虚掉的统摄“八面”的“中”,同理可推及到整个书法作品的章法里。
“中宫”在兵家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处于“中宫”的大将,几乎决定了军队作战能力的强弱。“心意者将军也”,书法的好坏则在于“心意”的指挥。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
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14]
他更是进一步强调了“中宫”的含义:
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则随其长短虚实而上下左右皆相得矣。[15]
此段论述像极了阵法,大将为“精神挽结处”,布置于周边八宫的笔画受中宫统一“调兵遣将”,笔画粗细、长短、角度如何合理地分布于九宫格之中,应当完全以服务于“中宫”为主旨。包氏将单个九宫格拓宽加以论述九宫格在章法中的运用,即前文所提及的“大九宫”,并说明了大小两九宫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逐字移看,大小两中宫皆得圆满,则俯仰映带,奇趣横出矣。[16]
这正如阵法中每一方阵都有自身独特的功用,而方阵与方阵之间必须互相呼应,一切听从中军的指挥,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最终目的。书法中九宫格的运用,必须考虑到字形结构在宫格中分布的整体性,不可偏颇。
大将用兵最忌按部就班,一定要灵活,更要全面地看待问题,要根据具体作战时况,在兵力配置中既有轻重多寡的安排,又能使之与整体相互配合。这与刘熙载在包世臣关于九宫的论述上进一步提出的观点极吻合,刘氏说:
九宫尤重于中宫,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家着眼在此。是谓识得活中宫。[17]
他认为九宫的“中宫”应灵活运用,不能局限于最中间的位置,“中宫”是一个字的主笔,主笔统摄于整个字的字形结构,不是非得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每个汉字的笔画多少、字形长短都不一样,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那样,就好比排兵布阵只懂按部就班一样,终会导致覆军杀将的结果。
界格对于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规范作用。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竖向的界线;其后的金文中,也时有界格的参与,即使没有明确的界格,也多以一种具有统一规律的章法呈现,如西周时期的金文《史墙盘》《九年卫鼎》《大盂鼎》等,《大克鼎》则更是明显有方形界格的参与;至于竹简、木牍,则本身就呈条形,自身就是竖向的界格;秦统一六国“书同文”后方形界格被广泛运用,秦官方书体小篆如《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都将文字限定在方形界格中,这对于规范汉字结构极有效果。在从秦到汉末的字体演变中,字体由长方形的小篆逐渐演变到呈扁方形的隶书,最后发展为具备将九宫格引入书法的正方形的楷书。
篆书多取纵势,隶书多取横势,逐渐演变成楷书后,正方形的九宫格参与书法的可能性似乎最大。由此,我们来探讨楷书笔画方向与结体的演变过程。关于这一点,沙孟海先生就曾说过:
北碑结体大致可分“斜画紧结”和“平画宽结”两个类型……后者是继承隶法,保留隶意,前者由于写字用右手执笔关系,自然形成。[18]
大盂鼎铭(局部)
大克鼎铭(局部)
沙老所提出的“斜画”“平画”,谈论的是笔画方向性问题,“紧结”“宽结”谈论的是结构性问题。沙老此语虽专论北碑,但是同样符合隶书向楷书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平画宽结”“平画紧结”“斜画宽结”“斜画紧结”的不同阶段。“平画宽结”这类作品仍然保留了隶书的宽博气象,字形结构逐渐易扁为方;北魏的《大代华岳庙碑》以及楼兰残纸中部分作品则呈现出“平画紧结”的特征;锺繇作为楷书发展变革期的关键人物,他的作品如《贺捷帖》《荐季直表》应可视为“斜画宽结”的代表;至于“斜画紧结”,作品更是丰硕,且此种用笔结字之法是普通大众更为认可的楷书法则。
当我们对点画方向的平与斜、结构的宽与紧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在日常临帖中,掌握不同楷书所对应的风格要容易许多,这两种结字方式似乎对应了两种不同的书法界格,即九宫格和米字格。九宫格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给人以平视体的视觉感受;米字格除了横向和纵向线条之外,还有两条呈45度夹角的斜线,以最中间一点为基准呈放射状,给人以立视体的感受。白蕉就曾分析过:
“九宫格”主要在求得点画位置(分布),而“米字格”主要在求得结构中心,要写得团结紧密。[19]
我们尝试把“斜画紧结”的成熟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和“平画宽结”的成熟楷书《颜勤礼碑》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中,便会发现,《九成宫醴泉铭》的字虽然在九宫格里中心基本收到了“中宫”,但是其他八宫并没有派上用途,反而是放在“米字格”中更加恰当。反观《颜勤礼碑》置放于九宫格中,则极为稳妥。
书法学习过程中,“临”和“摹”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姜夔说: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20]
界格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是辅助临帖的,可以使初学者在追求古人笔意的同时,又能极准确地定位笔画的位置,提高学习效率。九宫格在书法学习中的运用,古代便时有参与,如包世臣《艺舟双楫》所言:
九宫之学,徐会稽、李北海、张郎中三家为尤密。[21]
据此可知,九宫格在唐代不仅已得到运用,并且是学书的不传之秘。九宫格的形制也是经历了诸多变化的,元代陈绎曾提出的“九九八十一分界画均布之”当是最为复杂的九宫格了,最简单的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正方形界格内画“井”字的“小九宫”,这也是今天最为人熟知的。除了这两种形制外,还有清代蒋骥重定的三十六格、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界格等不同的形制。古代学书,界格的运用没有今天这么方便,当代由于科技的进步,对于初学者出版了各种专门印有界格的字帖。除了九宫格之外,近现代学习书法运用最多的宫格是“米字格”。要想在临习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两种宫格,先弄清楚所临字帖属于“平画宽结”还是“斜画紧结”是大有帮助的。然而目前出版的多数字帖对此都没有考究,几乎全部采用米字格。如《颜勤礼碑》《雁塔圣教序》这种“平画宽结”的字帖,放在九宫格中效果更佳。另一个缺陷就是,当代出版的诸多字帖都只顾及单个字在宫格中的位置,而忽略了整体。在原帖中,楷书同样讲求行气,同样讲求大小错落、轻重变化,更讲究章法的统一协调,如果带着整体感去临帖,这对于初学者掌握所写字帖的风格特征是有一定帮助的。在运用九宫格、米字格临帖的同时,也需要留意,思维方式不可死板,即须识得“活中宫”。作为辅助临帖的手段,并不仅限于楷书,其他书体同样可以利用界格,对所临字帖的位置予以把控。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书家,虽然其作品整体取“平画宽结”或“斜画紧结”,但在其不同阶段,其作品表现出的“度”是不一样的,如褚遂良中期作品《伊阙佛龛碑》与晚期作品《雁塔圣教序》,虽然整体都是“平画宽结”,但其对待“平”和“宽”的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其整体风格也不同。我们对于九宫的理解、运用,思维应当广阔,不能仅仅局限于楷书。
九宫格作为辅助书法学习的重要界格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其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助于书法的学习。在临习“平画宽结”一类字时,九宫格可以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九宫格所重视的“中宫”和“精神挽结处”在处理字形、章法中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宽博一类字,字形虽“宽”,但是每个字、每一行甚至整个章法都应有其“精神挽结处”,应努力做到虽“宽”而不散。对于呈现放射状的字,则可以更多地思考“米字格”的功用。
注释:
[1]吾淳.中国哲学起源的知识线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90.
[2]艾兰.“亞”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中国文化,1991(1):31-47.
[3]唐如川.周髀今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30.
[4]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5]殷麒鹏.论“九宫格”书法界格形式的文化内涵[J].书法,2016(9):39-42.
[6]邬锡飞注译.新译李卫公问对[M].台北:三民书局,2008:22.
[7]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527.
[8]王羲之.笔势论[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30.
[9]崔树强.造势——书法与兵法[J].大观,2017(4):184-190.
[10]陈绎曾.翰林要诀[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488.
[11]包世臣.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48.
[12]陈绎曾.翰林要诀[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488.
[13]王元军,王亚辉.中国书法史绎卷四[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20.
[14]包世臣.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48.
[15]包世臣.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48.
[16]包世臣.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48.
[17]金学智.书概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45.
[18]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223.
[19]白蕉.白蕉论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65.
[20]姜夔.续书谱[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90.
[21]包世臣.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