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视域下数字化英语课程的构建与探究①

2020-07-09 03:16陈巧玲
现代英语 2020年19期
关键词:居民数字化社区

陈巧玲

一、 引言

人的一生不可能孤立于社区之外,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处于同一地域空间的人群组合或生活共同体。社区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更是人们进行终身教育的大课堂。 我国社区教育涵盖了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体育教育、休闲文化教育等,但涉及英语教育的却不多。 英语已然成为国民素质的“标配”,社区英语教育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创建学习型社区,是构建终身教育战略目标的途径和策略。

而分析目前社区居民常用的学习方式,可以发现:借助多种媒介的多用户数字化环境进行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 以数字化学习为支撑的社区英语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因此,将“数字化学习”“社区教育”与“英语教育”三者相结合,突破以往单一分析某一元素的模式,对建设多终端、多层次、全覆盖的终身教育系统,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推进社区英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 社区教育的内涵

20 世纪初,西方教育学家将目光转向社区问题;50 年代,“社区”与“教育”两个概念联合在一起,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70 年代,社区教育问题成为发达国家探索教育问题的新思路;80 年代,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社区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国外对社区教育的研究

美国教育家杜威(Deway)最早提出了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这一理念。 而北欧是社区教育的发源地。 丹麦教育家柯隆威(N. Grundtvig)在罗亭创办的“民众学校”,以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则是规范形态社区教育兴起的标志。 1864 年,大规模的社区民众高等学校运动潮流在丹麦出现,挪威、芬兰、瑞典等国紧随其后,陆续兴起民众学校这一模式。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美国的“社区学院”、新加坡的“社区中心”,以服务社区、实施教育为宗旨。 国外将社区教育的内涵大体上从三个视角进行界定:“民众教育”“社会教育”和“非正规性的教育”。

由于国情、文化的差异,对社区教育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英国《西方教育词典》中给社区的界定为:“是一种教育工作计划。 它跨出学校或学院的范围,并让社区其他人参与。”《国际教育大百科辞典》则给出了如下定义:“将学校和大学当作向所有年龄层开放的教育娱乐中心,是义务教育与其他福利事业的结合体,是具有社区教育特性的地方管理的逐渐进化。”

(二)国内对社区教育的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启动阶段(1993 年以前)、探索阶段(1994~1998 年)和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范围内,针对社区全体成员,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通过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以开放和公平性的教育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 其实质是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大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四种基本模式:以区或街道(镇)为主体的地域型体制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体制模式、政府机构与社区合作办学体制模式、以社会为主体社区学校实体型体制模式。 我国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

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

2. 社区教育是一种组织管理行为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在党和政府指导下,组织协调以区、县、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主体,共享、共建教学资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合力,优化教育环境。

3. 社区教育是一种社区发展行为

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提升社区涵养、丰富社区精神文明的重要方法。

2006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社区服务指南第3 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20647.3—2006)指出:“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社区教育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策略。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国各地继续稳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建设,边实验边总结,边总结边推广,同时努力探索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社区教育内容的革新以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与实践探索互相呼应,使社区教育的理念在城市社区中逐渐得到认可和推行。

三、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英语教育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英语教育社区化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必备一环

长期以来,英语教育都是设定在学校环境中,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的课程体系,配备有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场景下的英语教学具有特有的封闭性、知识传授单向性、实践课程的局限性等弊端,无法满足在校生的学习需求。 英语教育社区化是在各类英语学习群体的协作下,构建终身英语教育机制。 英语教育社区化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到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中,开发和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挖掘英语教育校外的延展性,社区居民学习英语不是对汉语文化的挑战和颠覆,而是提升居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每个人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 另外,本地社区也在吸纳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国际化社区”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文化融合正渐渐突破地域的界限,而英语则成为社区内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提升社区国际性、增强社区魅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社区教育数字化是弥补终身教育资源不足的策略和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2000 年,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首次提出“数字化学习”这一概念。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指“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化环境进行的学习活动”。 数字化学习经历了电子化阶段、数字化阶段和因特网阶段,涵盖了基于网络的学习、基于电脑的学习、虚拟教室以及数字化协作等一系列技术。

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而数字化学习是搭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方法。 社区教育数字化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方力量将教育资源进行数字转码,把纸质内容转化为音视频、电子化材料等。社区教育数字化让社区居民全方位融入持续发展的学习中,同时,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多样性等特点,有利于普及社区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实现人人皆可学。 另外,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是一个变量,社区教育数字化与传统教育相比的优势便在于其对满足客体学习需求的服务度更高、匹配度更强。 数字化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手段,更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升级改版。

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激励信号的幅值越大,检测效果越好;不同的激励信号频率对柴油凝点的检测区别不大,但考虑到频率是影响阻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下一步的正交试验考察。

(三)英语教育数字化是未来英语教学的重要走向

新时代,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状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英语教育数字化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以及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要求当代英语教师具备综合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手段的能力,在英语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数字化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利用、发掘、分析、创作、重组等,最后展示给学习者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通过3D 视听、高度的沉浸式互动、即时通信交互等,可为居民提供仿真式的情境交流模式。 将英语教学按模块进行划分,基于教学平台或云课堂等资源进行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终结性考核或专项强化等。

英语教育数字化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共享英语教育资源,居民除了课堂学习,还可以通过微课、慕课、英语学习平台、英语学习App 等多途径多渠道学习英语;二是符合英语教育规律,英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社区居民英语水平差异性较大,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课程,凸显层次性,满足个体需求;三是提供真实情景,英语教育数字化具有虚拟性,可以模拟语言交际环境,实现人机对话,带来一个海量的、开放的、多样的、符合个性化教育的真实语言情境;四是丰富教学主体,除了传统的英语教师以外,还可以吸收大量非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比如母语为英语的外教、精通英语考试的机构教师等,英语教学主体实现多元化。

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英语教育三者结合,推进社区数字化英语课程的开发,是提升社区英语教育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打造社区教育品质的有力手段,是社区英语教育的发展之路。 如图1 所示。

图1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英语教育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四、 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很多社区陆续投入资金建设,大力打造社区、居民、教育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社区教育模式。 但是,社区在英语课程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社区英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习需求、教学反馈缺失等问题,关于“社区英语”“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单一,数字化资源不足

国内社区英语教育仍局限于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开设的课程主要为英语口语培训、英语讲座等,社区英语数字资源匮乏。 以中国社区教育网(http://www.shequ.edu.cn/)为例,“职业技能提升”板块所提供的与英语相关的课程只有四门:社区英语—安慰他人、实用职场英文写作、IT 职业英语、英语教材提前看。 各地方社区教育网开放的课程内容单一,或将现有大学课程直接借用,课程以英语考证考级类居多,包括考研英语、四六级、托福、托业等,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客观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未做到因材施教,未根据社区居民的职业背景、文化水平、年龄特征量身定制英语课程。

(二)教学资源未整合,共建共享缺失

开放、丰富、优质的数字化资源是社区英语教育的物质保障,而现实是英语数字化资源共享共建缺失,各种教学资源未到达到有效整合。 究其原因,缺乏总体性、全局性的统筹和规划,导致教学资源衔接不足、院校资源、社区资源无法实现共联互通,特别是高校资源、图书馆资源等壁垒严重,阻碍了英语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共建。 与英语教材匹配的音视频材料、题库等仍停留在出版社所提供的现有内容,版权、兼容性等因素,也限制了优质资源的再整合、再编制、再共享。

(三)教材教法落后,师资配比不达标

大部分社区英语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开设线下英语角、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应用文体写作比赛等,社区居民需要排除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方可参与到线下学习中。 线下学习会因场地局限、时间有限、主题单一等因素影响,造成居民实际参与度较低、锻炼英语的机会较少。 另一方面,目前数字化英语教学资源大多以视频课程为主,教学形式均为单向模式。 社区英语教育尚未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教材,数字化教材匮乏或教材品种单一。 目前大多从事社区英语教学的是离退休英语教师,而专职教师数量少,兼职教师、志愿者人员不足,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渠道单一。

(四)居民学情被忽视,实际需求未满足

五、 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办学职能

进一步形成政府组织领导、行政部门配合监管、街道居委会等地方组织参与协调、教育教学机构大力支持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依托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各大高校、职教中心等设立社区大学或社区学院,负责英语教学课程的指导、开发,教师培训等。 乡镇街道依托市民学校、技校或中小学等设立社区学校或学习活动中心,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 各地政府应制定并出台有关开展社区英语教育的法律法规,牵头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将社区英语教育发展定位为常态型教育模式。 各地政府应加快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积极协助社区建立社区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社区英语教育的信息化。

(二)分析居民特殊学情,开发优质数字化课程

不同于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属于一种非正规教育。其教育对象涵盖社区内各种文化背景、各种职业属性、各个年龄层的群体。 这些群体具有学习英语的意愿,不一定是为了获得某些职业技能,而是由自身的兴趣爱好或精神文化需求而触发的学习行为。 由于社区英语教育的特殊性,数字化英语课程设置,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评价等,都必须与其特性相符合,不能生搬硬套学历教育的课程标准。 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以及英语学科的学习规律,可将英语设置学制为2~4 年,开设英语基础、英语入门、出国英语、英语300 句、英语速成等班级,并采用合适的教材教学,让学员易学、能学、好学。 立足社区、坚持实用为主,创建丰富多样的菜单式选课系统,不仅仅开设日常交际用语、考证英语,还可开发行业英语、通识英语、英语文化及礼仪等多元化的课程。

(三)共享社会资源,构建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

社区英语教育不是另起炉灶重新打造新的教育体系,而是以现有教学资源、技术设施为基础,对其进行整合。 社区辐射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单位、社区居民等都是可待发掘的资源,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协调和统筹机制,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社区英语教育综合运用远程技术、网络平台、即时通信工具等,形成社区网络体系,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资源。 建设多功能“网络教室”,可不受访问人数的限制同时在线,融学习、管理、反馈、查询、回放等为一体的聚合型学习平台。 完善“终身学习在线”“社区教育网”,开发手机App、移动学习端等,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学习平台,并积极向社区推广、开放,同时保证无偿提供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从而调动居民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学习模式,建设数字化学习圈

以兴趣为牵引,融洽邻里关系;以学习圈为模式,开展社区普惠性学习活动。 学习圈可以由6~10 人为固定学习小团体组成,按照语言学习能力模块“听、说、读、写、译”进行分圈学习。 圈层成熟后可互相交流、借鉴,学习圈可逐渐扩大参与学习的人数,从而实现帮扶、互助学习效应。 在搭建的学习平台上,可一改以往只能在线下开展的教学活动,例如各圈层学员可录制上传英语交际音视频、每日打卡英语电子化阅读、英语词汇记忆PK 赛等。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设学习积分银行或学习超市,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

(五)设计虚拟学习社区,丰富教学模式

虚拟学习社区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网络空间中,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相互间具有持续交互关系的学习共同体,主要目的是为社区成员的学习服务。利用互联网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开设在线交流区,任课教师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学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并发布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方法。 师生线上互动方式以文字、语音的方式呈现,方便师生交流、凸显重难点知识。 开设英语聊天室,将线下的英语角转化为线上即时互动群组。 虚拟聊天室可设置匿名功能,避免了学员之间由于陌生感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情况。 开设英语游戏专区,游戏教学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员广泛参与到英语课程中,学员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游戏角色、游戏闯关任务;还可以设置单机或联机词汇记忆游戏、快速阅读竞技游戏、英语虚拟社区等,让学员通过比赛、生活模拟等方式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知识。

六、 结语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的基础,承载着丰富学习需求多样化的重要使命,是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区教育模式是城市管理和教育管理的重大课题。 在我国,构建新的社区教育既要借鉴各国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遵循我国的实际情况,注意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独立性、差异性,创立符合本地区实际需求的社区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既关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又关注人际的交互。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进一步影响教育领域,实现教育、教学、学习资源的共享域,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势必对社区英语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对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的认识将逐渐转变,居民借助数字化英语教育突破空间、时间的局限,从而实现真正的终身教育。

猜你喜欢
居民数字化社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石器时代的居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