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2020-07-08 08:02:54赵航莉张欢
西部大开发 2020年6期
关键词:陕西省陕西一带一路

文/ 赵航莉 张欢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的讲话中指出,当前陕西系列改革任务的重点是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指出开放不足是制约目前发展的突出短板,要立足于问题,致力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这些话不仅明确了陕西当前改革的方向,而且指出了存在的短板以及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东航维修机库,一架来自柬埔寨澜湄航空的空客A321客机正在进行检修。

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横向对比:陕西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2016-2018年间GDP总量均位于全国第15位,2019年上升至第14位,GDP增速排名呈缓慢上升趋势,但2019年较2018年下降了15个位次,下滑明显。

与全国其他30个省级行政区相比,陕西省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空间较大。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度偏低,200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9.3%,居全国第18位,2018年上升为42.8%,居全国末位。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占比较低,营业收入增速较慢。相关数据表明陕西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在全国排名均不高。

纵向比较:陕西省近年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下,陕西省近年经济发展平稳上升且速度逐渐放缓。2010-2019年间GDP总量呈上升趋势,但GDP增速先是逐年下降,短暂回升后又呈下降趋势。工业和建筑业是陕西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能源工业占比仍较重,能源化工产业低端化、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较少、传统建筑业占比过高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善,产业呈现发展不均衡、附加值低、高端化不足的特点,增长动能、经济发展后劲有很大提升空间。

陕西省经济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综合评估与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态势。运用此方法,可以综合分析与评估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环境状况

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势

一是天然的区域优势与醇厚的历史文化。陕西与重庆等8个省市相接,是国内邻接其他省份最多的省,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它拥有较为完善的铁路网、公路网和全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的西咸国际机场,西安、延安、宝鸡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陕西醇厚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公认的,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博物馆253座、馆藏各类文物186.9283万件(组),还拥有安塞腰鼓等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二是雄厚的科教与创新实力。截至2020年1月,陕西省拥有普通高校84所,各类科研机构 1340 家,国家级园区平台 324 家,国际创新合作平台7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省重点实验室170家,两院院士69人。省级科技计划中基础研究经费接近1亿元,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各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区域总体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2019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67.83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7.04%,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75.42%,位居全国第4。

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完整的工业体系。陕西省各类自然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截至2017年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其中石油保有储量排全国第3位,煤、天然气、水泥灰岩均排第4位,林地面积居于全国第10位,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均列全国第11位,生漆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1。还有各类具观赏性、食用性的动植物,生物资源种类丰富,极具开发价值。2019年陕西省的工业体系已覆盖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除其他采矿业以外的40个行业,覆盖率达97.6%,包括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冶炼等,形成了规模实力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完整工业新体系。

经济发展劣势

一是开放不足是制约当前发展的突出短板。陕西省进出口贸易在全国较为落后,出口贸易尤为明显,没有真正“走出去”。2019年陕西进出口总值为3515.75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2位,其中出口总值1873.27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8位,2020年一季度,陕西实现出口415.87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8位。很显然,开放不足制约了陕西的发展,应尽快全方位扩大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二是市场化程度不足成为经济增速的羁绊。西部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个人和经济组织的商品及竞争意识。《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指出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市场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2016年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市场化总指数得分分别为东部8.67分、中部6.91分、东北6.53分、西部5.05分。作为西部主要省份之一,在“小富即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陕西人商品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弱,市场化程度不足,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竞争力及效益竞争力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陕煤集团陕化公司

天隆科技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序列公布后的72小时内进行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和生产

三是现代化治理水平低。2020年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是对各省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阅。防范疫情及复工复产过程中,各省彰显了自己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浙江嘉兴嘉善派出专机接员工返岗;广州黄埔对一季度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奖励100万元,实现两位数增长最高奖励500万元。陕西省稳就业的举措主要是搭建智慧就业平台、政策咨询平台等各种服务平台,对农民工返岗复工提供与企业对接的“点对点”服务,协助企业接待员工返岗。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而言,陕西省现代化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

陕西经济发展的外部机遇

3月14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满载1848吨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优质面粉抵达西安港

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格局提供了发展的大平台。丝绸之路是汉唐长安城兴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代陕西与沿线各国连接的纽带,是其全方位融入世界贸易经济的桥梁。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陕西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各国交流合作,2013-2018年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额分 别 为17363.2、14294.5、7439.9、14315.6、7443.8、8146.2万美元;“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分 别 为178710.8、178759.5、220428.7、242934.9、390920.8、405752.2万美元,共建“一带一路”给陕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是其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

二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助推器。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支持建设影响人民生活条件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下,陕西建设了一系列标志性工程,陕西自贸试验区就是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是助推陕西“走出去”“引进来”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自2017年成立以来,陕西省积极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正在将自贸试验区的中心片区打造为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将浐灞生态区打造成为基金小镇,将杨凌示范片区打造为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以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助推陕西经济发展。

三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成为良好的发展契机。黄河流经9个省(自治区),跨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污染问题和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善,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何统筹规划,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陕西省需要思考与完成的任务,也是一次很好的发展契机。

立足问题,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陕西省要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必须充分发挥作为科教大省的创新优势,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弥补自身开放不够,市场化程度不足,商品及竞争意识淡薄,现代化治理水平低的劣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格局,借助“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利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契机;危中找机,将新冠肺炎疫情等危机事件和竞争者对经济发展的威胁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构建高质量国际贸易通道,提升开放度。针对开放不足的发展短板,陕西省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为实现国际贸易通道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2020年600个省级项目建设实施,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的基础设施及制度建设,加强信息交流服务,加强与国际化物流企业合作,提升开放度。继续建设陕西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西安国际港务区”,完善以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平台为依托,以“长安号”“西安港”开放口岸和跨境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是加强与其他省份合作互补,互通有无。陕西省目前已经与多个省份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除了西部省市区外,海南省和广东湛江市也加入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机制之中,这加强了西部地区各省与长江经济带的衔接;2020年陕西产业装备助力青海省我国最大湖盐采盐系统运行,同时,长安航空开通8条新航线,助力各地复工复产等。陕西省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平台、产业集群等优势,加强同省外交流合作,借鉴各省推进市场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弥补自身劣势。

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搭建的平台与契机,实现优势互补。陕西应该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契机,促进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跨区域融合。大力推进沿黄4市13个县全域旅游发展,促进陕西沿黄产业升级。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力度,健全西部大开发工作机制,合理利用天津、江苏等省份对口协作项目资金,确保资金透明运行。

西安京东“亚洲一号”智能分拣中心

四是提升自身现代化治理水平,规范管理。近年来陕西省不断提升自身现代化治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旅游市场整治、城市治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应的应该重点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外向型企业国际商标注册与保护,鼓励引导“陕西苹果”等知名品牌走出去;完善旅游市场管理体制的不足,整合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健全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城市治理能效。

五是建立常态化公共危机防范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的影响具有突发性、涉及面广、危害大等特点,一旦发生,会对社会秩序形成重大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巨大。建立常态化公关危机防范管理机制可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化解能力。因此,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公共事件预见能力和化解能力,建立常态化公共危机防范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陕西省陕西一带一路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2
聚焦两会
陕西画报(2018年1期)2018-11-17 19:33:14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0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