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治国 刘宝
1988年,风华正茂的赵元超,重庆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毕业回到了出生地古城西安,走进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他用自信、朝气、蓬勃和乐观书写自己缤纷的梦想,开始了摸爬滚打的建筑实践之路。他像秦川牛一样扎根于三秦大地,精研西部设计30年,为古都西安和西部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他从小生活在西安,西部的山水给了他朴素、大气、率真的基因。赵元超写过这样一段话:小时候,我家小院有堆黄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它就成了我的“百草园”,成了我的原始的“玩具”和天地,我不断变换着土的形式,尝试在有限的空间中种植我喜爱的植物,盼望着一次次生命的诞生和收获的喜悦。
30年来,他潜心探索西部自然生态下的建筑创作,以古都西安与圣地延安为起点,倾力探索城市的复兴之路,用作品竭力为社会尽责,在广袤的大地深耕苦旅,留下深深足迹与篇篇华章,形成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和理念,创作出“属西部”的建筑。在差异显著的地域性、多样鲜明的民族性、务实合理的经济性面前,将建筑简单冠以“风貌”“风格”也许不完全合宜——“属西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建筑的地域特性与身份归属。
这一实践无疑饱含艰辛,所幸的是,赵元超的创作与建造已经逐渐展露出群体特征的姿态。从四方城至宝塔山,再向西漫溯,边走近历史,边与城市对话,以“新有机主义”理念一脉贯穿,直接触及建筑的本质,将“地域”推向了更为具体的“地点”,再把建筑之锚固在那个“地点”,这正是赵元超追求的目标。
他用自己的建筑作品,回答了三个问题:如何在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平衡建筑的现代性,如何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实现建筑高完成度,如何建立应对地域性的设计方法与创作原则。同时建立起三种联系:现代空间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城市空间可持续更新与西部城市快速发展的联系,建筑标志性、纪念性与城市日常性、公民性的联系。
许多西部的城市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历史文化灿烂悠久,但经济落后,满腹的沧桑和苦难。延安是他最早踏入的黄土地。他是革命的圣地,一座理想之城,无论老城还是新城都在努力探寻着现时语境下的城市对话。延安干部学院以园林式布局,吸收了边区建筑风格,与周边山水相依,整体和谐统一,大气精致,以一种久违了的朴素,营造出一种有距离的亲近感。庄重、典雅、美观、大方,体现出现代与传统,地域与文化内在统一的精品建筑风貌,为宝塔山下革命圣地的建筑创作奠定了风格。
延安新城背靠龙脉、面向宝塔,东西群山相峙。在接受延安北部新城中心等项目后,赵元超以“建轴、崇塔、融山、见谷”的理念布局一系列城市空间,在符合延安城区风貌的前提下为新城带来更多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与宝塔山等标志一同构成良好的城市新主轴。单体建筑则以延续传承延安历史地域文化为特色,采用陕西特有的窑洞符号,利用场地地形的高差,群体建筑巧妙地嵌固在山体之上,从而与环境相融合,扎根黄土大地,提升了建筑的灵气。位于延安新区北区南北中轴线上的延安大剧院以现代的风格与陕北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在群体建筑中脱颖而出,璀璨动人。
赵元超对建筑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对工作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他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每一项工程都是第一个来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的建筑师。一个工地总能看到他不知疲倦的身影。许多朋友善意的叫他赤脚建筑师。无论是大到上百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还是小到十几平方米的观光电梯,他总是深入一线,完美的设计和建造,正是这种精神,他在西部广袤而贫瘠的大地上树立了一座座有文化、有灵魂的建筑丰碑。
上图: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效果图 下图:延安大剧院
西安市行政中心
西安浐灞生态区行政中心
出生在西安市中心四合院中的赵元超,对西安“四方城”有特殊的感知,在西安东西南北都有他探索的脚印和丰富的城市建筑体验。他所完成的省委办公楼、西大图书馆、西北大学自然科学馆、金石大厦、唐隆酒店、西安软件园、欧亚论坛、乡土博物馆都是这一城市的精品和典范。
合并前,两馆都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但在各自的分编工作中,两馆的分类规则有差别,导致索书号不同,南馆图书使用的索书号是用著者号排序,北馆则使用种次号排序。这两种不同的排序法会造成读者从北馆借阅的书还到南馆后上不了架。由于索书号的取号法、馆藏标记符号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读者所借的北馆上万册图书归入南馆分类排架系统中,是合并后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
贯穿西安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历来被称为“长安龙脉”。巧合的是,轴线北端的西安行政中心和轴线南端的陕西省自然博物馆均出自赵元超之手。西安行政中心与自然博物馆,一北一南矗立在“长安龙脉”两端,默默诉说着赵元超对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理解。
好的建筑,首先要有场所感,“恰如其分”地置身于环境当中。从选址规划到建筑方案,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历经了无数次修改。最终,赵元超采用城市轴线突出、建筑分列东西的群体布局形态:历史文化轴线贯穿于开放的城市空间,西安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办公楼置于东西两侧,建筑群掩映在大片绿地之中。在这里体现了他“让建筑消失”的理念。公园、绿化为老百姓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成为空间的主角,而不是建筑突兀地存在。赵元超说,他这样设计首先考虑这条南北中轴线仍将随着西安城市的扩大继续向前发展,建筑不应将它阻断。同时,把中轴线最重要的部分让给政务大厅、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一些城市公共场所,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更加现代化,更加亲近民众,更符合公民社会的趋势。
好的建筑,还应具有地域性,与城市文化一脉相承。西安行政中心很好地传承了西安这座古城的文化。赵元超认为,西安行政中心的建筑群应该以中低层为主,是一种院落式的园林建筑。西安行政中心的规划结构简单明了,办公楼沿轴线对称布局,组成各自独立但又互相连通的“中”字形单元式院落。“建筑格调现代大气,环境空间庭院深深,整体布局既有中国传统空间的感觉,又是一个高效集约的现代化群体。凸显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西安行政中心建成已近十年,整个建筑群达到了赵元超强调的那种建筑在环境中的“恰如其分”,拥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环境感,每一栋房子看起来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虽有各自特色,但整体上像君子般“彬彬有礼”。
赵元超认为,建筑和城市血脉相连。西安行政中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把握住了西安的城市特质,与城市的灵魂息息相通。“一个城市要追求现代化,难免出现高楼大厦,但是如果我们都放弃追求,那么这个城市也就没有特色了。建筑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这些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浓度。”
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
赵元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西安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滋润着我的创作灵感,我也努力寻找西安城市建筑现代化的道路。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都,明城墙、大雁塔、钟楼、小雁塔等就成了西安人向外展示的明信片。但如今,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淹没在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之中。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不断加大,如何做到既保护特色又和国际化很好地融合,也是这位建筑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他眼里,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秩序,好的建筑师善于发现其中的秘密,让建筑和谐地处于其中,而不是简单地拆除,打破原有的秩序。“建筑不应该破坏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组成一个和谐城市比创造一个单纯好看的建筑更为重要。”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服务。现代城市以车为主的状态应该改变,恢复人的尊严。“建筑要有一个好的‘人文尺度’,处理好建筑和人的关系。能长久使用、方便人们使用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好的建筑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赵元超认为,一个城市在现代化的发展中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定位。在城市的发展中,要尊重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西安人民大厦的改造是赵元超比较满意的“尊重历史”的作品之一。西安人民大厦是西安上世纪50年代建设最早,也是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处涉外宾馆,整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西洋、古典的穹顶和中国八角形的重檐屋顶,很多装饰成为西安非常值得记忆的标志性符号。在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性改建时,赵元超和他的团队首先确定了改建的原则:认真保护这个建筑,让这座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建筑老树新枝,焕发新的活力。“我们不在乎新建了什么,应该在乎这一代建筑对城市标志性建筑保护了什么”,在整个改造过程中,保护延续过去风格的同时,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式,使人民大厦在50年的历程中看到它的变化,更显它的活力。“在老建筑和新建部分之间的连接上,采用了一些细部符号,延伸了人们的记忆,使新和旧具有一定的联系,新的建筑基本上看不到,还是保持了人民大厦完整的历史格局。”这就是赵元超所说的,在提升老建筑功能的同时,看不到设计的痕迹,这是建筑创作的一种高境界。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这种“境界”。
作为建筑师他的梦想是:每位建筑师都能把“美丽”落实到自己的思想中,全民族的建筑素养不断提高,每个城市都把建筑当做“百年艺术”去构思完成。他在文章中写道:设计即生活。一个设计的产生就是设计师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的表现,是对未来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设想。设计的过程更像是一次艰苦的旅程和探险。他只知道起点和目标,在路上,有说不清的十字路口供你选择,而选择总是痛苦的。每一次选择,也许就是一次博弈。登顶成功是快乐的,而只有经历痛苦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一位建筑师,作品精湛已是撼人,而勤勉、谦逊、热情、坚韧、智慧、虔诚……更为动人。社会的发展,不断引发建筑学的追问,西部建筑,迫切需要最务实的探索者引领寻找未来之路。他像一位虔诚的行者、不知疲倦的耕者,在西部这片文化沃土上耕耘,在悠久灿烂的遗产边上对话,追求淬炼设计和深度创意。他在实践中反复品味:自然优于人工,城市大于建筑,品质重于风格,适宜重于创新。继往开来,他带着不卑不亢的立场与态度,继续前行于浩浩大地,为西部建造希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