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20-07-07 09:31李利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学习者

李利敏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无论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还是“做事先做人”;这些都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

现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认为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立德树人。那么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为谁树人?如何树人?

一、立什么德

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二、树什么样的人

1.“人之初 性本善”——善

人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善良的生命、宽容的品质、纯粹的心灵。

2.“广大智慧 具慈悲心”——慧

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必须有学习的热情、自由的大脑、丰富的经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在教學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早在1919年,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他以为,“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三、为谁树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彰显了教育的道德本质与公益属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旗帜鲜明地强化了教师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强调中小学教师必须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义务,强化了教师队伍的保障、监督和管理。

四、怎样树人

英国科学家对1000年后人类可能进化的“新模样”进行了大胆预测,由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应用日广,生活环境改变,人类将拥有更高的个头(1.82米-2.13米)、更小大脑(记忆和思考被电脑取代)、更大眼睛、更少牙齿(通过液体和药片获取营养)、更长的手臂和更多的皱纹(臭氧层消失导致过多阳光直射),千年之后的人类看起来非但没有变得更加英俊,反而看起来像“怪人”!

200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我们清晰地指出了当今社会对青年迈入劳动力大军的门槛要求。这些要求也成为雇主们从刚走出校门的新人力资源中寻找人才的标准。

(一)着眼于21世纪劳动力素质要求

1.体验式学习者。具备在现实生活情景的工作中进行学习的能力。

2.创造型思考者,对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变革的能力具有信心。

3.自省者,对自己的进步有评价的能力;

4.适应型学习者,有能力灵活而敏捷处理变化的工作者

5.高情商学习者,具备处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6.具备人际交往技能和积极心态的学习者,能与不同类型的人一同工作。

7.具备组织能力并能善用资源的学习者。

8、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具备愿景,并有能力与他人分享其想法的领导者。

(二)着力于个体持续发展的关键素质

1.目标专一与很高的抱负水平;

2.早期的兴趣或特长,这些兴趣和特长是他们才能发展的起点和强大的动力系统;

3.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

4.勤奋、投入、吃苦;

5.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6.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

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艺术与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以及要学会判断,学会鉴别,增强精神上的勇敢无畏,并保持头脑清醒。

五、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的问题

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六、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问题

1.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

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当前,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把握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示。

3.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课程改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而最终检验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还要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4.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们要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这样一些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质量观。

总之,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细微之处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学校,是快速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学习者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