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英
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隐性的,传递和学习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纯粹的知识,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创设高效的学习课堂,建构有效的思维模式,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可视化计划;集体教学 ;思维工具
STEM+理念下的教育已然成为当下,热点和趋势,STEM+多元、整合、创新的理念、形式、方法让孩子们在跨学科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而可视化计划是思维工具中的一种,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在前,想在后,因此为了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让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因此需要通过可视化计划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能更有条理、更合理的安排工作。
一、可视化计划让集体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重视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科探活动《纸桥》中,老师针对幼儿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收集准备了很多不同的纸张,然后开展活动。
计划一:让幼儿猜测哪种纸张可以做桥面,变成1座纸桥成功承受住1块积木。
《纸桥》计划一,幼儿从三个方面做计划,材料(从纸张的厚薄选择了餐巾纸、白纸、手工纸、瓦楞纸、箱板纸)——猜测——验证结果,计划完整。
科学活动中有猜测就要有实验和验证,幼儿对自己猜测进行实验,幼儿会一边操作一边探究,操作的时候非常的投入、认真,因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计划。
计划二:1张白纸能承受住积木吗?能承受住几块积木呢?
《纸桥》计划二,幼儿选择了白纸反复实验,通过改变纸桥的形态,探索让纸桥承受住更多的积木。实验前,幼儿认真讨论改变纸桥的方法并记录下来,通过反复的操作与修改,找到最佳方法,生生互动效果明显,参与性高。小组交流,幼儿通过与其他组的交流互动得到了经验的分享、交流,知识面得到了扩充,这样的学习活动和方式真正落到了实处,并且很好地发挥了同伴间互相帮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作用。
二、可视化计划让幼儿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通过可视化计划在集体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幼儿的学习过程变得自主。幼儿围绕如何制作、制定什么样的计划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进行各种自主学习。
例如制作图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活动前期幼儿听过故事,也和家长、老师们在课外查阅资料,收集了关于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本领等信息,然后尝试运用可视化计划开展这样的活动。
计划书一: 你们的图书需要几人参与?如何来分工?需要哪些工具呢?
幼儿共同商量制定了图书计划,并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计划如下:人员安排——辅助工具——分工情况——关注,计划明确有条理。
计划书二:你们的图书有哪些角色?和大家交流分享你如何故事情节。
(一)故事角色(幼儿用图画或者图片代替)
(二)故事主要情节:小蝌蚪遇到鱼妈妈——小蝌蚪遇到鸭妈妈——小蝌蚪遇到乌龟妈妈——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
计划书三:制作一本属于我们的图书
(一)你喜欢什么样的图书形式?(常规的翻阅式、表格式、立体翻翻书、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
(二)我喜欢的图书封面样式?
(三)我们的图书放在什么地方?
(四)阅读图书的规则
(五)我们的问题
在利用可视化计划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在参与活动,都在自主学习
三、可视化计划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
(一)倾听、表达的能力
在运用可视化计划的过程中,一般会有许多方面都需要倾听和表达,一方面计划的制定:计划肯定需要大家共同商讨来制定,需要小组合作来完成,需要认真倾听,这样幼儿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补充别人的意见;其次在介绍小组计划时,其他幼儿也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向别人提出建议,同时还要回答别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幼儿在评价他人时,也是进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我们发现幼儿在交流的时候,既掌握了活动的重点,也从其他幼儿介绍中学到方法,这样的可视化计划在集体教学中的开展是人与人交流很好的平台。
(二)协商、合作的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纸桥》活动和制作图书《小蝌蚪找妈妈》这2个活动中,孩子们常常是合作進行,在这样的任务情境下,幼儿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去不断地协商,调整计划,最后合作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学着建立倾听、协商、互动、合作的人际联系,同时也是在建立对自身学习的责任心。
(三)比较、综合的能力
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明显区别于平时幼儿只是在活动中获得零散的知识,而由于不会梳理和应用,学习的知识以无序的状态存储在大脑中,而通过这样的可视化计划的运用后,把幼儿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了整合,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问题与思考: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者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和课堂的教学方式,都会有其长处。可视化学习工具在集体教学中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幼儿制作信息板上,所有有时候完成集体教学的任务会受到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同样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思考。
参考文献:
[1]谢玉妃,孙蓉菲.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7):14-15.
[2]马健.思维可视化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0):79-81
[3]樊绮,李克东.思维的可视,教学的变革——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