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 晓 杭州博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钱 唐 杭州智库经济信息咨询事务所
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杭州要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成为长三角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的城市。
准确定位,深远布局。国家规划提出要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上海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个中心”的强大定位,承载着进博会、科创板、自贸区扩容等许多国家重任,引领长三角发展;江苏着眼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安徽则重点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浙江定位于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及经济发展排头兵,更应统观全局,接轨上海,错位发展,落准棋子,扩大城市合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科创,做强特色。杭州作为打造数字长三角的重要一环,以“数字经济第一城”为目标,更应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建设,推进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新型贸易中心、新型金融中心建设,在数字经济科创领域建立优势产业集群。
全球视野,一体发展。当前的长三角正在集聚全球资源要素,未来需要各大城市各展所长,打好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团体赛”。杭州国际化不能仅靠自身力量,不能仅靠自身力量,更应利用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合作,依托长三角区域的集体优势,提升杭州经济能级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
深度把握长三角科创资源转化。长三角区域研发实力显著,拥有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规模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杭州要与其他城市更有效地多方协作,把丰富的长三角科创资源转化成高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主动与各城市共建共享共赢。目前三省一市已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一系列跨区域合作相继建立。上海嘉定正在积极构建长三角科创网络中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在合肥落户,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在苏州揭牌。
加快杭州创新优势向长三角转移。杭州在数字应用、城市大脑、数字政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已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并在《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中力超北上广深,位居榜首。面对当前大好形势,杭州要锚定自身,集聚资源,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区”先发优势,率先营造进出并举的产业开放形态,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共建。
杭州要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新动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工程。
建立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走“科创+产业”的道路。承担《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省内重点角色,在“三化融合”基础上,深入发展城市大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安防、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跨境电商、数字政府等领域,培育若干个世界级数字产业。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培育数字经济产业资源,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加快建设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创新平台,开发基于AI和5G物联的产业集群,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在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等方面贡献杭州力量。
联合沪苏皖重点城市,建立统一的大数据联盟,促进长三角“数字一体化”在数据与算力等方面的共享融合,共同谋划长三角大数据中心等战略平台,深度参与区域信息枢纽港的建设。
G60科创走廊是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成立机器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联盟,被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评为全国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目前国家正在编制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一体化发展,在科创、产业、金融等领域出台多种政策的先行先试,并将出现更多科创产业重大平台。
杭州应提前谋划,大力探索政策创新,加强钱塘新区、城东智造大走廊及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主动搭建产业升级协作平台,谋求科研、设施、平台、资金及人才等资源互通,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共塑长三角智造产业链,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在G60这条“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主战线上发挥重要力量。
加快建设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积极打造科创飞地,借助G60联盟力量做大规模,通过产业协同参与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打造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使杭州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这条科创“高速路”的重要枢纽。
对外开放的长三角目前拥有上海、浙江、江苏三大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12月浙江省又设立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6个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杭州应有效承接特色改革领域相关管理权限的下放,推进eWTP试验区建设,加强跨境电商产业联盟及综试区建设,创新举措推进自贸区投资便利化与贸易自由化。
杭州应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货通全球,协助企业抱团“走出去”、将海外技术“引进来”,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转型升级,或通过增设海外生产基地和海外仓等方式,重构生产链、供应链、物流链,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联动长三角吸引国际投资,加大产业开放程度,高水平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发展网络贸易中心,构建覆盖率和便捷度全球领先的新零售网络,提升杭州在全球电子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