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需要“第三中心”
——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2020-07-07 02:31汤海孺杭州市规划委员会
杭州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城西科创走廊

□ 文 /汤海孺 杭州市规划委员会

2005年,杭州从大城西的“仓前高新技术产业区块”开始,到余杭创新基地(2008)、阿里巴巴淘宝城(2009)、海创园(2010)、未来科技城、城西“和谐杭州示范区”及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2011),再到由三个科技城串成城西科创大走廊(2016),二十多年来,杭州从城西起步,抢抓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一举成为全国电子商务之都。

近年来,随着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大超重力实验室三大“科技重器”(2017)和西湖大学(2018)等项目入驻大城西,杭州从“东扩南下”的钱塘江时代升级迭代到以“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主导的大城西时代。

今天,杭州大城西已经以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鲜明的特色产业优势和强劲的人才吸引优势,成为创新创业的胜地,实现梦想的天堂。

▶大城西发展面临挑战

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落实国家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是浙江“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浙江省推进两个高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2020年年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指示要“着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平台、人才、政策、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尽管大城西的开发建设在杭州城市演进中担负了重要角色,但大城西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定位不准——副城及副中心的定位难以适应大城西地位和使命要求。新世纪初,杭州提出了与钱江时代相匹配的“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结构和“两主三副”公共中心体系。2017年杭州总规修订版进一步将公共中心体系调整为“两主六副”,增加了城北、余杭组团、大江东三个副中心,大城西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随着大城西地位作用的日益显现,其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已经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而功能定位中尚未将科创中心、科学中心纳入,也缺乏科学城这样的载体来容纳新的功能。现有公共中心体系的常规内涵也未能包含科创中心、科学中心。尽管2019年“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展战略2050”提出了“一主四片三副城”的新结构,即一个主城区;城西、钱塘空港、之江-富阳、临平四大主城片区;桐庐、建德、淳安三个副中心城市,但它将大城西等同于其它三个主城片区,也缺少对中心体系的新构想。由于定位不准,大城西缺少市级乃至省级的重大公共服务项目,难以支撑新使命的实现。

资源错配——耕地高保有量与大城西高开发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曾经,为了顺应城市“东扩南下”战略,杭州规划将开发建设用地主要安排在了钱江两岸,大城西承担了较大比重的基本农田任务。前几年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也尚未预见到高铁西站建设、南湖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这为今天杭州发展方向调整带来了挑战。“第三中心”位于城西北生态带,可建设用地受山地、丘陵、生态环境限制颇多。同时,杭州市城西北地区又肩负大量永久基本农田指标任务,且随着近年来城市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其土地指标日趋紧张。

体制不顺——虚体化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统筹要求。一是以集聚区代行管理的问题。目前,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管理虽然有一个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它无决策权,主要依托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进行决策和管理;但因集聚区与大走廊区域范围、管理职能等方面都不一致,在决策上存在合规性风险,集聚区的政策未能全覆盖。二是大走廊统筹与三区管理的矛盾。由于大走廊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行政授权有限,大走廊所关联的三区(西湖、余杭、临安)行政权力大于大走廊统筹效力,三区及三城(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对区域发展诉求、工作重点、建设时序等存在差异,与大走廊整体要求不一定相一致,导致三城溢出的产业、财收往往更多地导向三区(如未来科技城的产业溢出至余杭区的其它区域,很少落在其它两城),基础设施建设时序、产业招商等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致使现有跨城区“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重大基础设施、统一重大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还不到位,不利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和流转、有效组合和发展,更不利参与国际、区域和城市间创新资源和要素竞争。

▶以“第三中心”建设推进大城西发展

提出“第三中心”的命题不是否定“第二中心”或者“第一中心”所承担的功能,也不是去代替“第二中心“或者“第一中心”的作用,正如“钱塘江时代”的提出并非否定或代替“西湖时代”一样。各中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也有其各自独特的功能和使命。事实上,“第三中心”呼之而出正是杭州使命更新的时代呼唤,是城市功能迭代的必然要求。

“第三中心”建设的必然性

建设“第三中心”是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进入了大国科技竞争的新阶段。为了应对新挑战,国家赋予了杭州新使命,要求杭州积极跻身于国家科技领跑的“第一梯队”,代表国家参与竞争。目前,国家已公布了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四个综合性科学中心,武汉、南京等城市都在积极争取;在长三角竞争合作中,杭州前有上海“标兵”,后有南京、合肥“追兵”,要求杭州不必纠结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而要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竞争。为此,大城西不能只满足于成为省级科创大平台,而要着眼长远,加强基础科学建设,策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代表中国跻身于全球创新版图的一极,突出“第三中心”的引领性。

建设“第三中心”是杭州城市空间格局重构的必然要求。随着大城西重要性的提升,目前“东重西轻”的格局需要重构,将形成三大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如果说杭州“第一中心”是打造为全省服务的商业休闲中心的话;那么,“第二中心”是打造面向全国的长三角商务中心;“第三中心”则是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创中心。三大中心的服务能级、服务功能及具体服务范围各不相同,三者之间各有分工、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体现“第三中心”的协同性。

建设“第三中心”是杭州产业平台升级迭代的必然要求。从杭州产业平台的发展经历了下沙1.0(引进外企制造)、滨江2.0(高新产业)、海创园3.0(创新孵化)的升级进化,逐步由产业链向创新链升级,下一步将走向4.0(跨界自主创新)。大城西有着强大的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和浙商系所组成的“创新创业四方面军”,已形成产学研深度联动的创新生态链。下一步应在发展以AI、5G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以IC(集成电路)、BM(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改变“软强硬弱”的基础上,以举国体制优势,采取企业自建、共建、共享和利用第三方实验室等不同方式,增设一批重大创新型实验室,发展“实验室经济”,增强创新高地的原动力。为此,“第三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大走廊“园区、校区、城区、景区、站区、社区融合”的优势,推动大走廊跨入4.0时代,彰显“第三中心”的特色性。

建设“第三中心”是“人—城—产”新逻辑的必然要求。美国著名的城市问题专家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一书中提出了所谓“新地理模式”。即在新经济时代,重要的资产已不再是自然资源,而是获得高技能劳动力——尤其是科学家、工程师及其它主导新经济的专业人士的能力。为此,形成了“财富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即从“产—城—人”转换到“人—城—产”的发展逻辑。这一重大变化,加上近几年大城西人口大幅增加,配套压力巨大,要求大城西建设“第三中心”,以配套完善、环境宜人、生活便利吸引人、留住人,反映“第三中心”的必要性。

建设“第三中心”是国内城市中心体系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单一中心无法承担城市服务的作用,无论是北京的“一核两翼”(通州、雄安),广州的“主副双心”(南沙),还是深圳的中心迁移(罗湖、福田、后海、前海),都要求有功能分工、特色彰显的多中心支撑。目前,就各中心在本市的服务范围而言,“第一中心”大致覆盖江北绕城之内的建成区,“第二中心”大致覆盖钱江两岸,都对大城西鞭长莫及,原有的副中心定位也与大城西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大城西缺少主中心支撑。杭州区划“西扩”后,这一缺失情况更为严重。随着“高铁上的长三角”日益形成,杭州高铁西站枢纽在上海西面180公里,比上海更近内陆,这使大城西成为杭州服务长三角、辐射内陆地区的最佳平台和窗口。为此,突出辐射作用呼唤“第三中心”,体现“第三中心”的重要性。

“第三中心”的内涵解读

在大走廊“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成为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的既有目标定位基础上,“第三中心”的目标定位是进一步提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科创中心,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国家科学中心。所谓“面向世界”,就是要吸聚全球人才进行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所谓“引领未来”,就是要在技术、产业、生活、城市治理等方面全方位引领未来。不仅要“面向未来”,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谋划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发展,推动未来城市、未来社区、未来工厂等未来生活生产方式的探索,而且要“决胜未来”,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国家科学中心”新目标,创建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省级实验室群,形成“实验室经济+数字经济+工业经济”三种经济模式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所谓“辐射全省”,就是要成为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这就意味着城西科创大走廊与钱塘江两岸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关注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打造创新策源地是“第三中心”的中心任务和核心使命。

“第三中心”组成与传统意义上的主中心不同,杭州“第三中心”由大城西的“南湖科学中心+高铁西站交通枢纽中心+大走廊科文中心”这三大中心组合而成。它是一个由科创中心为主导功能,以交通与区域性服务复合中心为功能特色,以“溪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为布局特色,三者紧密关联,内部功能复合、相互间功能分工、呈现网络化的新型城市主中心。它是杭州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产物,充分彰显了西部生态优势,也是交通中心与服务中心复合化、区域性服务中心与城市服务中心分工的先行实践。

“第三中心”的特色解读

“科创中心+科学中心”的主导功能特色。“第三中心”以之江实验室、达摩院、超重力实验室三大重器为基础,进一步引入国家重器、建设实验室集群,形成基础创新、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应用创新相结合的创新生态圈,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

“复合+分工”的功能组织特色。组成“第三中心”的“科学+交通+科文”三大中心,既有自身的功能复合,又有相互之间的功能分工,充分体现了其网络化的功能组织特色。就交通中心而言,要用好高铁西站交通枢纽这个杭州对外联系和辐射的平台窗口,一方面,超越杭州东站模式,以“站城一体”的方式,进行交通中心与公共服务中心复合化开发,大大方便沪杭及长三角之间通勤,成为城市“驿站”和“客厅”及长三角的商务新中心。就科学中心而言,依托南湖建设,为科研创造环境条件,强化与交通及科文两大中心的便捷对接,为科学中心提供保障。科文中心处于大城西的地理中心,应主要服务于大城西内部居民,集聚科技文化、会议会展、体育竞技、市民服务、休闲娱乐、酒店餐饮等功能,成为杭州科技文化高地、多元化的艺术殿堂、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和市民的精神家园。

“中心+风景+轴线”的空间布局特色。总结杭州各中心的空间布局,既形成了风景与城市相互助益、彼此赋能的和谐关系,也形成了地标性的城市轴线。“第一中心”是“湖城一体”的商业中心(湖滨),“三面云山一面城”,一边是山水天堂,一边是繁华人间。“第二中心”是“江城一体”的商务中心(钱江新城及世纪城),“一江春水穿城过”,山水秀城,两岸诗和。“第三中心”是“溪城一体”的复合中心(科学中心+交通中心+服务中心),山水源城,傍水而栖。其中,南湖风景赋能南湖科学中心,两山公园(含湿地)赋能西站高铁新城,五常湿地风景赋能科文中心。同时,在“一廊串三城”的东西大轴线之外,要关注一条从良渚走向未来的新轴线,即从良渚经瓶窑到西站再至科文中心,形成“溪城一体、十字双轴”的“古今之轴”。

▶杭州推进“第三中心”建设的思路

杭州“第三中心”建设是推动大走廊进一步提升扩容、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动力,是助推杭州战略升级和建设世界名城的时代要求,是支撑创新发展、助推杭州走向世界舞台的国家使命,是服务上海、辐射内陆的区域要求。

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为引领,推动要素集聚。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浙大、清华、北大等机构、学校合作,提升之江实验室能级和创新能力,各级引入大科学装置,推动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使“第三中心”成为真正的创新策源地。以头部机构、顶端企业入驻形成磁石,引发相关要素纷纷来此集聚。

以实验室经济为导向,推动平台集聚。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为源头,围绕其形成一体化实验室集群,包括企业自建、共建共享和利用第三方实验室等四类,形成从研发投入到核心技术,再到产业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使得“知识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对标贝尔实验室,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三者结合。关注实验室的经济性,实现助推经济发展的使命;坚持开放性,向中小企业开放,参与到地区技术集群中去;加强关联性,增加实验室与地方和城市集群的关联性;保持灵活性,兼顾国家课题与地方课题,实现共赢。以公共平台诱导行业平台、园区平台、企业平台来此集聚。

以数字经济、新制造经济为联动,推动政策集聚。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与实验室经济相互联动,获取创新红利。强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浙江自贸区联动区等政策落地集聚,发挥叠加效应和集成效应。

以区域性服务与地方性服务为支撑,推动人才集聚。强化西站交通枢纽中心的区域性服务功能与科文中心的地方性服务功能,为科学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以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卓越的服务水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以辐射带动和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眼于发挥平台与窗口作用,增强辐射和带动效应,借鉴衢州海创园、西站浙江人才大厦、梦想小镇法国村等飞地型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多领域、多类型、多形式的合作平台;着眼于创新活力的迸发,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最好的创新环境,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人才引入、要素组织、科研合作、成果产业化、收入分配、税收等方面,不断突破束缚,消除障碍。

▶保障“第三中心”实施的建议

在充分认识建设“第三中心”的必要性之后,还要面对现实,解决实施的可行性问题。重点应从规划、要素、体制、建设等四个方面突破,确保“第三中心”的顺利实施。

按“第三中心”设想编制两大规划,实现规划保障。在杭州“十四五”规划乃至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纳入杭州“第三中心”设想。在杭州功能定位上增加“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科创中心、国家数字经济科学中心”,推动大走廊“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调整杭州中心体系,将余杭组团的城市副中心,提升为大城西的城市主中心。相应调整中心体系的内涵、组成,突出特色。完善大走廊布局架构。提前研究“古今串南北”的新轴线,形成“十字双轴”。在南湖科学中心的基础上,谋划科学城,为大科学装置布局、实验室经济布局提供载体。

解决资源错配难题,实现要素保障。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建议调整和完善涉及大城西的城市开发边界,保证有足够的建设空间;建议通过全市范围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来核减大城西耕地保有量,化解大城西城市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的矛盾;编制或修订行业发展规划或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时,应编制大城西科学中心、实验室布局和未来工厂等规划及项目建设计划,增加市级及以上公共服务项目;加强科学中心用地的战略预留,建议在第三中心(南湖-西站-科文中心)半径20公里范围以及次中心(瓶窑、良渚)半径10公里范围内选取,如大径山的长乐、大禹谷等地。

优化和完善体制,实现体制保障。建议调整和完善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体制,促进“第三中心”建设。可选择的措施有:“扩容”——以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为基础,扩大管理范围;“扩权”——借鉴拥江办-钱塘江保护发展委员会的模式,成立大走廊管委会,建立直管区并适时扩大;“戴帽”——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帽子平移至大走廊;“变区”——有条件时,大走廊争取单独设区;“升级”——远期争创国家级新区。

加快“第三中心”建设,实现建设保障。积极谋划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集群项目建设,加强统一招商、部门协同,加快项目落地;精心策划建设项目的定位、规模、功能、业态、形态、实施时序,顺应市场需要;加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与招商项目建设的协调,建立住宅开发与服务配套的联动机制,使配套从滞后到同步。增设与市级公共中心相称的市级乃至省级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在西站枢纽服务中心增设区域性服务项目。■

猜你喜欢
城西科创走廊
神奇的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用“博悟”开启少先队特色活动之旅——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城西博悟院”活动实践与思考
马蜂蜇人事件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