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军
摘要: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课教学,可以从数学史中挖掘三角形“三线”的相关问题,供学生探索,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接受数学的挑战。相应的教学立意是:挖掘内容元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美;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发现、创造数学美;在数学美中孕伏适度的挑战,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
关键词:数学美数学挑战学习动力《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而不是数学以外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反对数学教育“去数学化”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尤其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那么,数学自身的魅力包括什么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数学的美和适度的挑战——能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第一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课时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由于内容简单而单薄,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增加了相应的练习。这虽然填充了课堂的内容,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做题中慢慢减弱。这促使笔者思考:能否从数学史中挖掘三角形“三线”(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简称“三线”)的相关问题,供學生探索,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接受数学的挑战?下面,首先呈现基于这一想法的教学设计,然后进一步阐述相应的教学立意,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教学设计
(一)化静为动,感受“三线”的对称美
问题1如下页图1,在△ABC中,动点P在边BC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没有你熟悉的线段AP?
追问1你熟悉的线段AP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些特点吗?
追问2你能给出你熟悉的线段AP的定义吗?
追问3三角形的高与垂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有何区别?
对于问题1,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线段AP的变化。学生最容易想到的线段AP是△ABC的边BC上的高,一方面是因为熟悉求三角形面积时需要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审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大自然中对称美的体现,也是简洁美(极值)的体现。同样地,中点是线段的对称中心,角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它们都体现对称美。在点P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审美的视角下选择特殊位置的线段AP,然后分别对这样特殊的线段进行符号表示、定义提炼以及概念辨析,从而加深对三角形“三线”概念的理解。
(二)动手操作,感受“三线共心”的和谐美与统一美,接受证明的挑战
问题2三角形的中线有几条?请画出或折出三角形所有的中线,你有什么发现吗?
追问1三角形所有的中线相交于一点,那么,所有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有的高相交又有怎样的结果呢?你会提出哪些猜想?如何验证?
学生画出(或折出)三角形的中线后,会发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并惊讶于这是概率很小的事件,却神奇地发生了。教师指出这个结论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证明,激励(而不强求)学生接受证明的挑战。然后,介绍12岁的爱因斯坦第一次读《几何原本》时的感受:
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就是在一个学年的开始,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印象……
接着,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条高相交于一点,然后画图验证,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和统一美。
(三)联系实际,感受重心的应用美与方法美
问题3取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棒,顶住它的重心,它会保持平衡,那么它的重心分别在哪里?
追问1如图2,把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切成互相平行的一根根木棒,这一组木棒的重心在哪里?
追问2三角形木板的重心在哪里?为什么?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当学生惊讶于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个交点非常重要,就是重心,即重力平衡点,并通过微分思想进行理论证明,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美和方法美。
(四)拓展探索,感受“三心共线”的奇妙美,接受证明的挑战
问题4如图3,△ABC的重心为G,垂心(三条高的交点)为H,分别过△ABC各边的中点D、E、F作各边的垂线,交点为O。对于点H、G、O,你有怎样的发现?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验证你的想法。
在重心和垂心的基础上,引入外心(不必向学生介绍这一概念,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圆”埋下伏笔)。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能够发现垂心、重心、外心三点共线,从而再次感受数学的奇妙美。教师指出这个结论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尝试证明,激励(而不强求)学生接受证明的挑战。然后,介绍这条直线是数学家欧拉发现的,被称作“欧拉线”,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三线”合一,感受等腰三角形的对称美和统一美
问题5如图4,AD、AE、AF分别是△ABC的中线、角平分线、高,当AD、AE、AF重合时,△ABC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
以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先猜想结论,再操作验证。学生不难发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重合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充分感受等腰三角形的对称美和统一美。此外,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时中线、角平分线、高重合,让学生在说理中加深对“三线”概念的理解。
(六)应用性质,感受面積等分的创造美和理性美,挑战适度的困难
问题6请用多种方法把如图5所示的△ABC的面积分成四等份。
追问1如何六等分一块三角形薄饼(厚度忽略不计,面积记为S)?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图6,沿边AB、AC上的中线各切一刀,分成四块;
第二步:如图7,再沿边BC上的中线切一刀,分成六块。
请问:小明第一步分成四块后,有没有面积相等的两块?第二步分成的六块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很容易发现,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两等份。那么,如何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四等份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碰撞,聚集众人的智慧,获得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图8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分法。对于多种不同的分法,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审美原则进行评选。由此,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创造美。
在追问中,学生不需要给出把三角形的面积六等分的方法,但是需要对已有的方法进行说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挑战性,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理性美。
最后是本节课的回顾反思环节,具体设计省略。
二、教学立意的进一步阐释
(一)挖掘内容元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数学中的概念、符号、定理、公式、思想、方法等内容都蕴含着美学元素。但是,它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朦胧到模糊、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到精致的过程,浓缩了数学家集体的智慧。因此,它们的美是内隐和深沉的,不如文学、绘画、音乐等来得直观和具体。初中生由于知识水平、个人阅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很难欣赏和品味数学中蕴含的美。因此,教师要用心深入数学内部,从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本质、数学思维等角度解读数学内容,挖掘美学元素,并适时、适度地把数学之美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品味。
本节课,笔者充分解读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蕴含的美学元素,化静为动,让学生寻找线段的特殊状态,发现长度、角度的各种平分情况(垂直的本质是平角的平分),体验数学源于自然的对称(以及简洁)之美。笔者又充分解读重心位置证明过程中的美学元素,联系实际,让学生基于微分思想,自然地发现三角形的重心恰好是三条中线的交点,从而体验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方法之美。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发现、创造数学美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内容中的美学元素从学术形态转化成教育形态,作为载体,创设层层推进的活动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数学活动自觉地发现、创造数学美,从而感到惊讶,受到震撼。
本节课,笔者让学生利用画图或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高,甚至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学生惊讶地发现它们都恰好相交于一点,从而强烈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与统一美。同样地,笔者让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发现垂心、重心和外心居然在同一条直线上,再次惊讶于数学的奇妙。此外,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引出多种分法等活动,则是让学生创造数学美。
(三)在数学美中孕伏适度的挑战,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
除了美,数学的魅力还来自适度的挑战。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有挑战,才好玩,像游戏。陈省身先生倡导“数学好玩”,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才会喜欢、热爱数学,进而自觉地努力去学习数学,甚至享受其中的艰难。因此,教师要设置或孕伏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明示或暗示,激起学生的好奇和惊讶,引导学生接受挑战,去玩数学。
本节课,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相交于一点后,必然对为什么相交于一点感到好奇和惊讶;发现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后,必然对为什么在同一条直线上感到好奇和惊讶。这些都是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此外,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乃至说明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六等分的方法是正确的,也都是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在众多具有美感的分法中,在从一个简单、明显的结论推导出一个复杂、隐蔽的结论的过程中,必然会感觉到数学好玩。
总之,对数学美的追求归根结底是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对数学挑战的喜爱归根结底是对生命活动的热爱。当学生被激发出追求美、喜爱挑战的情感时,学好数学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李尚志.从数学中享受快乐[J].数学通报,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