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要点提升了学生的朗读吗?

2020-07-06 03:17费敏
关键词:重音语气本课

费敏

摘要:课堂评价的功能首先是促进学习。以评价要点来促进学习是课堂评价的基本方法,评价要点应具有精细的导学、导评功能。以朗读的评价要点为主题观察《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观课组选择部分典型证据,就执教者提炼的评价要点是否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分析,给出建议:教学前,需关注评价要点的精准提炼与凝练表述;教学始,需关注以教师范读助力学生理解评价要点;教学中,需关注评价要点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评价要点朗读学习能力

一、观察主题

本次观察,我们关注的主题为“评价要点”,具体是指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朗读”的评价要点,即“怎样才算读好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要点去评价”。评价要点的确立,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评,因为课堂评价的功能首先是“促进学习”。评价促进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评价要点应该具有精细的导学、导评功能。

执教本课的骆老师基于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综合思考,确立了三个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根据不同的提示语,朗读对话;(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并表演。这三个目标均紧紧围绕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

如何评价本课的朗读?如何通过评价要点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骆老师提炼了三个评价要点:(1)抓好关键词,读好重音;(2)关注标点符号,读好语气;(3)读出味道。

评价要点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朗读?值得我们关注。

二、观察工具

根据骆老师的评价要点,我们开发了3组问题作为观察工具,分别以“读好重音”“读好语气”“读出理解”为观察点,记录朗读证据及自己的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观察者认为第三个评价要点表述为“读出理解”更准确、凝练,故将其作为一个观察点。“朗读证据”,即学生朗读句子的具体情况。

第一组问题:学生是否做到了读好重音?哪些地方读出来了?哪些地方没有读出来?读出来的地方,学生是如何做到的?是教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学会的?如果没有做到,有无建议或改进的意见?

第二组问题:学生能读好语气吗?哪里的语气学生读得适切?哪里的语气学生没有读好?语气读得好的地方,学生是如何做到的?是教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学会的?如果没有做到,有无建议或改进的意见?

第三组问题:学生能读出理解(读出味道)吗?是如何做到的?是教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己揣摩、领悟出来的?如果没有做到,有无建议或改进的意见?

三、证据与分析

观课结束后,我们6位观察员进行了交流,认为骆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能随着故事情节,针对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朗读指导,并体现“由扶到放”的学法指导过程。根据三组问题的情况记录,下面选择部分典型证据,就骆老师提炼的评价要点是否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分析。

(一)关于“读好重音”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形成适切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没有重音就没有语言的出彩,故事就会索然无味。

综观本课教学,骆老师有三处地方的“重音”指导比较出色,分别是“一百多里”、“别说大话”中的“别”、“无边无际”。

在教学第一次对话中的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时,骆老师这样引导:“朗读也有技巧,抓住关键词语通过重读的方式,是能把它读好的。”骆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并追问:“你注意到了哪个关键词?”学生答:“一百多里。”再请三个学生朗读,前两个学生读得很好,第三位学生朗读效果不佳。骆老师马上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小朋友们,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平时我们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是什么感受啊?那跑上200多圈呢?”于是,再请那位学生尝试,继而评价:“老师觉得你把‘一百多里重读、强调了,不错,现在读出了50里的感觉,再来试一下。”学生再次朗读后,教师再次点评:“嗯,如果把‘一百多里再强调得重一点,也许会更好!再来试一试!”学生果然读得有进步。此处,骆老师能紧扣“读好重音”这个评价要点,朗读指导细致入微,且能兼顾多数,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第三次对话之时,对于“天天”“一抬头”两个关键词的重音指导,骆老师则没有处理好。两个男生展示朗读之后,教师只是请他们同桌互评一下,就直接出示加红的“天天”“一抬头”两个关键词,显得仓促,有一带而过之感。

(二)关于“读好语气”

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必须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或文中角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读。而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重要标志,在朗读教学中,关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学生读好语气。

本课教学中,骆老师能抓住疑问句、反问句的两处问号,还有“大得很哪!”中的感叹号,指导学生读好故事中人物的语气。

在教学第一次对话中的“你从哪儿来?”时,一位学生朗读效果不佳,骆老师便引导:“除了重音,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读好这个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再请学生朗读。学生马上领悟:“这是一个疑问句。”骆老师追问:“你读的时候关注了什么?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学生再次朗读,疑问的语气比较明显,语调也上扬了。这里,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关注标点符号,揣摩文中角色说话的语气,读出文字本身所不能表达的内涵。

关于标点符号,本节课有一处处理值得商榷——课文最后的一个标点。我们认为不应忽视句号。“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尽管句末是句号,却也意味深长,教师可以在此处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标点中所蕴含的意味。

(三)关于“讀出理解”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理解不深入就会影响朗读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观课组教师认为,骆老师在三个地方凸显了“读出理解”的朗读指导:“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三个词语的理解;运用填空训练,想象体悟角色内心;体会两个“笑”的内涵。

骆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这三个词语,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深入的。教学“无边无际”时,问学生:“谁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吗?”继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鸟,你飞了一百多里,你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草原、高山、海洋、森林……”教师点拨:“飞了一百多里,那么远,你能看到天的边际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无边无际”是表示天的辽阔,并能把对词语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当然,也有不足。在教学第三次对话中,骆老师抓住了两个“笑”字,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分别在笑什么,笑的是谁,为什么笑。课上尽管有紧扣评价要点的朗读指导,但是浮于表面,导致学生未深入想象,朗读效果不够理想。也因为没有请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读得不够充分,所以此处的两次“笑”,学生未能真正理解。的确,假如对课文内容不理解,学生如何能与文中角色产生情感共鸣,为朗读储备足够的情感?又怎么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四、讨论与建议

(一)教学前,需关注评价要点的精准提炼与凝练表述

评价要点的提炼非常重要,是关乎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质量,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教师在理解教材基础上对“评价要点”的提炼,评价要点若提炼得精准,学生的学习就会明明白白。如把“读好重音”“读好语气”“读出理解”作为朗读的评价要点,学习目标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课堂上朗读的效果一目了然。

(二)教学始,需关注以教师范读助力学生理解评价要点

本课中,朗读教学属于表现性任务,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快速、精准理解评价要点呢?观课组老师建议:根据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当学生朗读得不到位时,教师的示范朗读显得特别重要。尽管当下教学方法很多,但教师的范读仍是有效且无法替代的。教师的范读,依旧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教学中,需关注评价要点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要有证据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本课的关键在于,课堂上要有这样的情境:学生通过评价,提升了朗读水平。也就是说,要创造条件,帮助学习读好重音、读出语气、读出理解,以这样的要点来引领朗读、要求朗读、讨论朗读、纠正朗读、展示朗读,最终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

这次观察的对象是骆老师,但在观察他人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更要反思自己,从他人成功之处获得启迪,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当冷静剖析他人的课堂时,我们自己的不足其实也会展露无遗,这给我們观察者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我们的教学需要这样的冲击和震荡,因为,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是要观察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重音语气本课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重音和语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语气不对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