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李卉
2020年3月12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一名男子不慎坠落河中,同行朋友施救时也落入水中。五名路过的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梯施救,其中两人不幸落水身亡,用生命保护了他人。反观目前,很多人在特殊时期为逃避隔离,谎报自己的行程。一个人表现出利他或利己行为,与其接受的教育及自小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危机或灾难时,无数医护人员、军人、基层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会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到底是什么推动着这些人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笔者认为,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利他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利他行为是一种为了促进他人幸福的助人和分享行为,做出利他行为的行为主体并未有意识地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从古至今,利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直为社会所倡导。
我们在感动于这些奉献与付出的高尚行为的同时,还需要看到当下一些家庭的情况——孩子极度缺乏利他意识、毫无利他行为。从很多人提到孩子时经常使用的“小公主”“小皇帝”等称号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曾听很多家长提到,自己家的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是很霸道,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还有的家长直接抱怨说:“孩子特别自私,不愿意帮我们做家务,也不爱帮助别人,除非是我们要求或者给一些物质奖励,才愿意动手帮忙。”本性纯良的孩子为什么会频繁表现出唯我与自私的利己行为呢?这将会对孩子的人生和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利他意识?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对这些问题加以探究。
溺爱正“摧毁”孩子
法国哲学家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既是利他的也是利己的,人类生活的主要问题是需要用利他行为克服利己行为。儿童期是孩子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利他思想、遏制利己思想的关键阶段。此时,家庭环境和父母态度会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在优生优育理念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核心化与小型化的家庭一度成为社会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家庭的物质水平得以提升,孩子的物质需求往往能够快速得到满足,不仅独享家里的玩具、零食等,还能享受到父母和祖辈独一无二的宠爱。需求轻易得到满足、获得变得理所当然,孩子在过于优越与宠溺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感恩意识与利他观念必然不足,多数情况下他们无法体会到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辛,也没有机会养成回报与付出的意识,更不用提去帮助身边的人。
祖辈对孩子的溺爱。现代家庭中,大多数父母承担着繁忙的工作,这使得孩子的一部分教养责任落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养或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居多。隔代教养造成了明显的育儿宠溺现象,老一辈人大多只关注孩子是否吃好喝好、身体健康,并不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与引导。有些父母即使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碍于祖辈的阻碍,也不能合理地实施教育。
大多数孩子是无需参加任何家务劳动的享受者,他们不知道作为家庭一分子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不利于孩子付出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会让他们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孩子习惯了在家里众星捧月的感觉,进入学校后仍然认为其他人应听命于自己、为自己服务。因而在校园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小霸王”,不考虑他人的想法,也不主动付出和分享,却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稍不顺心便发脾气。
儿童逆反心理作祟。笔者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家里来了其他小朋友,我越要求孩子分享玩具,他越是哭闹,一点都不懂事”“作为家里的老大,有时候叫他让着弟弟妹妹,他不仅不听,还闹情绪”。这些实际上是由于孩子逐渐长大,其自我意识、语言和能力得到发展,开始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而父母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依然觉得孩子年龄小、缺乏判断力,便事事都想参与。亲子观念的不协调和父母的强势介入会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在父母眼中就是孩子不懂事,这样反而会抑制儿童本可能产生的利他行为。
利他教育势在必行
利他意识与行為作为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儿童全面发展。在家庭中开展利他教育势在必行。
有益于社会交往。孩子的利他观念和行为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孩子间积极的社会互动和交流。笔者在一线教育实践中发现,性格霸道、不愿分享、不愿助人的孩子往往游戏伙伴少、社交圈子窄,其他小朋友不愿意与其一起玩耍;而热心助人、懂得合作和分享的孩子往往有较好的人缘,会受到伙伴的尊重,提出的建议也更易被接受,这样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与领导能力。可见,过度的利己表现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而利他行为却有助于孩子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其他伙伴的喜爱。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当下,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儿童教育的时代口号,人们在关注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同样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只知读书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追求。利他行为涵盖了诸如分享、助人等优秀的个性品质和言行,是孩子良好品质的外在表现;利他思想是儿童积极健康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都是父母在孩子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全家协同育儿,培养利他意识
童年是孩子个性品质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其个性品质和同理心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而父母则在其中扮演着根本性与基础性的角色,理应适时放手、学会信任,培养孩子的利他意识。
树立统一的教育观念。祖辈有着丰富的养育经验,能为新手父母提供育儿帮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育儿理念不断更新,家庭中可能会产生祖辈与父辈的育儿思想碰撞。此时,育儿观念应避免“一家独大”,要共同协商,有效沟通。祖辈和父母首先要明确双方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保障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次要讲清教养孩子的核心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自我意愿与教养经验占据教育主导;最后要认清盲目溺爱与过分依从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意识到利他行为和同理心培养的必要性。家庭成员树立统一的教育观念,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也是培养儿童利他行为的必要条件。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利他行为时,会陷入一定的思想误区,即训斥和批评可以使孩子产生分享意识和助人行为。但实际上,训斥只能暂时让孩子表现得不错,效果并不持久,因为此时孩子的言行往往出于逃避责骂与惩罚的心态,是不情愿的。当爸爸妈妈总是让孩子凡事为别人考虑,孩子难免会产生爸爸妈妈不爱自己、更喜欢其他孩子的失落感,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造成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家长应该明确,儿童利他行为应该是出于内心真正的自我愿望,而不是由于父母的强硬要求。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尊重孩子,当孩子不愿意分享和助人时,不要一味强硬地呵斥或指责,而应耐心倾听与询问孩子的想法,找出孩子言行的深层原因,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他们的自我判断力,并进一步适时适宜地进行教育。
进行游戏化的角色扮演。很多父母不愿在孩子面前示弱,不愿暴露自己的辛苦,但如果孩子常年生活在温室中,便无法体会生活的艰辛,不懂得体谅他人,也无力应对未来社会的考验。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谈心的方式,让孩子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体谅父母。同时,家长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教育游戏,让孩子转变生活视角,培养同理心,如:让孩子扮演一天妈妈或爸爸,安排家里大小事务,从中体会父母日常工作的辛苦;或让孩子扮演清洁工,在社区进行劳动实践,以便理解其他劳动者的默默付出。角色体验可以让儿童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常怀感恩之心,明白自己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身边人的付出,这样才能催生孩子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利他意识,未来才能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兴教育媒介。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丰富了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口头教导或纸质书籍,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家庭教育媒介。家长不仅可以通过正能量的绘本,向孩子讲述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经典故事,并和孩子分享阅读感受,也可以充分利用动画片、影视作品等线上资源,通过更直观的观看体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儿童在欣赏影像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与鼓舞,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养成付出与奉献的优秀品质,催发利他行为。
发挥父母的榜样力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同理心与利他行为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父母应将利他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明确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标杆,行动示范往往比语言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日常生活中,父母应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志愿服务,如看望养老院的长辈、参与义卖活动、筹集善款捐助困难儿童等,亲子共同参与助人和分享活动,是孩子利他意识和行為培养的良好途径。
鼓励与表扬助推孩子成长。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指出:利他行为是人们目前或将来得到社会承认或奖赏等利益的工具性行为,人际互动就是付出代价和取得奖赏的过程。在一线教育实践中,笔者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口头表扬或者小红花奖励而表现出一些利他行为,如自愿参与班级劳动、成为老师的教学小帮手等。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会对孩子的助人行为进行物质奖励,如买玩具或付报酬等。可见,不管是口头表扬还是物质奖励,都有利于孩子利他行为的发展。
不过,物质奖励只是一种即时手段,是孩子利他行为的外在动力,依靠精神奖励培养孩子的优秀行为品质,才具有更长远的后续效果,父母的认可与赞扬才是利他行为养成的根本动力。
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家务劳动是培养儿童助人意识与利他行为的直接途径。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理应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引导他们分担家务,在劳动中体会快乐,进而养成付出和奉献的意识。但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做不好家务,留下烂摊子,反而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为了避免“麻烦”,便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参与整理玩具、叠被子等简单的家务劳动,这样孩子既不会为父母“添乱”,又为家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劳动成就感,培养了劳动热情。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