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凯
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有关记叙文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记叙文教学看似简单,但是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提升。在目前的高中记叙文教学中,学生经常面临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尴尬境地。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窥得记叙文写作门径,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一、善于联系生活,广泛积累素材
高中生在面对记叙文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其实暴露了高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教师没有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其实记叙文的写作素材一方面可以从阅读中获取,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生活素材。所以,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不断阅读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帮助学生不断发现美和感悟美,不断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面对日常生活,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活是写作巨大的素材宝库”,比如在家庭亲情类主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引发学生的交流,如“妈妈的一天”,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交流,有的说“妈妈会给我洗衣服”、有的说“妈妈下班后要去买菜给我做饭吃”、有的说“妈妈还要辅导我学习”,等等。教师接着询问:“那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你有什么可以为她做的呢?”这种对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操劳一天的辛苦,进而有感而发,并将之写进作文中。
这种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的每个平凡的人物,每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
二、巧用修辞手法,装点文章语言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写作也是如此,如何才能让记叙文语言更加出彩呢?不得不说,学生记叙文中“精彩”的语言会使得文章整体都更具感染力,也会让读者更有认同感。
比如,在文章中熟练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让人读来感到气势磅礴、意犹未尽。如有人写关于“责任感”的主题:“责任感是贝多芬在坎坷命运、人生樊笼中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辛弃疾暮年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时写下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责任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书写的《出师表》。”类似这样的排比句,寥寥数语就能把“责任感”的主旨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和名人背景,文章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怀,更加凸显文章的主旨和意境。如何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是我们一直深思和探究的问题。针对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从实践教学中深刻反思、总结经验,然后优化和更新记叙文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类修辞,可以有效增强文章感染力,加强表达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排比”修辞作为重要的写作技能来引导学生练习。“排比”并非简单的罗列,一个排比段落不仅要字数基本一致,还要求在内容和句子结构上有呼应,这样才能让文章有深度有内涵。又如,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比喻句都可以为文章增添一层意象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将文章语言具象化。毕竟人的思维方式还是以直观、形象的特点为主,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正好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转变成具象的表达,而且在这种表达方式中作者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心理特点蕴含其中,将感情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起直白地抒情会更加令人回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来逐渐提升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以一段描写人物的范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写“母亲”“父亲”“同学”“教师”等人物。
类似这样的修辞手法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将修辞与自己的作文相结合,使其文章语言更加出彩。
三、写作有详有略,文章重点突出
高中记叙文写作中要格外注重详略得当,许多学生在作文中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记叙文写作,稍有不慎就会写成流水账。
所谓详写,就是着重描写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上学生要开放笔墨、大笔铺陈;所谓略写,就是指在写到那些与文章中心思想有关联但是不是主要内容的部分时,要一笔带过、惜墨如金。比如在记叙文中,开头、结尾要简略写,对背景的交代、时间、地点等也要略写,而对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如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等要详写,从而使文章重点突出、富有层次感。
做到详略得当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在记叙文中对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用相同的笔法来写,就会使整篇文章的重点不够突出,甚至有些部分略显累赘。
综上所述,高中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引起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联系生活,积累素材;巧用修辞,装点语言;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显著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