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高校志愿者社团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愿意以饱满的热情以及期望祖国繁荣发展的愿景,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提升社会责任感。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涌现,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有了归属,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极大推进了志愿服务事业。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存在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形式单一、服务范围较为局限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社团的引领和指导,完善组织管理、调整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支持方式,对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建设是必要的。
【关 键 词】志愿服务社团;大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4-0081-02
作 者 简 介:董丹辉(1983-),女,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自愿参加志愿组织的大学生为主体。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运用其背景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不求回报的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活动。与社会其他志愿社团相比,大学生社团具有它的独特性。
(一)组织形式多样
大学生志愿社团具有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否参加志愿者团社团或者说参加哪种类型的志愿社团,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因此,大学生志愿团体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需要强调的是,社团成员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以院系、专业和年级划分的界限。在公益事業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流沟通平台,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如为孤寡老人服务的志愿社团、照顾留守儿童的社团、有以社会公益为主的环保协会等。
(二)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为社会服务,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志愿精神也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大学生富有大爱,志愿服务参与意识强,是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特色
对于志愿社团而言,大学生志愿者拥有自身优势。首先,大学生志愿者普遍拥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知识。对某一相关行业、学科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大学生志愿者的课余时间比较充分,有时间精力完成一定的志愿服务。最后,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对公益事业有热情、带来新鲜血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公益事业的压力。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成员志愿服务水平较参差不齐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也变得多元化。在过去,大学生能完成的志愿服务往往只局限在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照顾孩子等,而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已扩展为救援。环保、扶贫、红十字会、动植物保护等诸多方面,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志愿服务者的身影。而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的驱动下,往往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例如,在做历史文化方面的志愿服务时,往往要求志愿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储备,同时具备生动讲解的能力;做社会教育方面的志愿服务时,往往需要沟通能力强的志愿者,同时具有心理学知识储备等。因此,“科技兴国,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下,志愿服务工作也需要有能力的人才。然而,现如今由于志愿服务门槛较低,导致志愿者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有不具备专业技能,但是一心想投入志愿事业的志愿者,进而造成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及工作效率较低。
(二)社团指导老师力量有待进加强
当前,大学生志愿社团大多数是学生自行组织。从指导教师的配备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团拥有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多是义务兼职,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十分有限,空有虚名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三)归属感较低,持续参与积极性弱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通常是学生自发组织,每年都进行招新,这存在的问题就是社团门槛低,成员分别来自学校不同专业,专业领域差异性较大,这种在综合性大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新生在刚加入社团时,往往是新鲜感,而当真正参与社团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候,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同学就会遇难而退。学生申请加入社团容易,离开社团也十分容易。对于个人而言,这只是某个人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个社团而言,频繁的社团会员流入流出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这也导致社团缺乏文化的积累、志愿者群体归属感较差。
此外,社团管理者和组织者通常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管理能力强。如果管理者对社团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社团的发展没有制定阶段性计划,没有打造优质品牌的意识,而是听之任之,缺乏战略性,都将阻遏社团的发展。进而导致社团成员没有持续参与活动的热情,为社会无私奉献、服务以及为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力量的欲望不强烈。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改进措施的探索
(一)开展多元化培训,进行专业化差异化建设
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高,志愿服务类社团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得志愿者的业务水平有所提升,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前,最好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了解自己所要服务的对象,以便于更好地为其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志愿服务方案,进行专业化差异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二)稳定的教师指导
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引导。学校可聘请部分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关心学生成长的教师,甚至是离退休教师、校外指导老师来担任志愿协会的指导教师。让他们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并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相关指导老师要负起责任,实际参与团体建设。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导师的表现进行鼓励和奖评,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塑品牌形象,增强成员归属感
对于志愿服务类社团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社团归属感。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提高社团凝聚力都应纳入社团发展规划中。当然,社团品牌形象不是一时之间建立起来,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对社团来说,应将目光放长远,从而打造优秀的社团品牌形象。打造品牌形象的原因是,品牌形象代表知名度及认可度、可接纳度,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得社团更具影响力,达到宣传的目的;其次可以提升成员荣誉感,增强归属感。在志愿服务活动前期,应该做好宣传,线上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与推广,使得传播更广泛;线下应通过海报、横幅、展板等方式及进行宣传,做好线上与线下的信息交互,以此提升社团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及影响力。在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社团也应做好总结工作,积极搜集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此外,应该积极同媒体进行联络,以此增加宣传力度,社团也可以开通微博账号以及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活动预告,推送优质活动文字,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总结与反馈,这些都使得社团的用户粘性增强,提高社团的美誉度。
四、结语
公益事业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社会责任感、展现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展示爱心,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社团活动中增长见识、丰富人生阅历,给未来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关的机构、学校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领导机制建设、稳定指导老师、完善社团管理办法等,为大学生志愿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保证社团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雪萍.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及其对博物馆的作用[J].客家文博,2014(1):54.
[2]李利平.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7).
[3]张渊.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
[4]汪先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红色文化视域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