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卫红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定西 748100)
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产后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产后疾病。 主要是盆底支持结构受到严重损伤,使盆底脏器位移[1]。 由于女性在产后体内激素不平衡,因此使女性在生理上出现差异。 如果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没有完全康复,会给女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临床数据统计,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很多[2],分娩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相关专家认为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有效帮助女性产后盆底康复。 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该次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300 例产妇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详情如下。
将300 例产妇进行分组对比,分别为对照组(n=150)和实验组(n=15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组。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大的为35 岁,年龄最小的为23岁,平均年龄为(30.5±2.2)岁;实验组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7 岁,最小年龄者24 岁,平均年龄为(29.4±3.2)岁。 患者的相关资料经过统计学计算,结果显示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比无意义。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康复锻炼,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同时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减少腹压的运动。
实验组实施盆底肌肉锻炼,方法:(1)对患者进行收缩、舒张肛门运动指导,每次收缩或舒张持续时间3 s,每天进行3 次,20 min/次;(2)呼吸缩紧阴道,将膀胱排空,指导患者吐气的同时缩紧阴道4 s,吸气时缩紧会阴部肌肉9 s,10 min/次;(3)缩紧盆底肌肉,持续时间为5 s,然后放松肌肉,持续10 s[3]。此动作反复10次,每天要求锻炼3~4 次。 接下来可以进行盆底肌肉的拉伸,将你盆底的肌肉想象成真空,然后使臀部紧张,将双腿拉伸,持续5 s,接下来放松,同样,每次连续10 次;(4)束角式:保持坐姿,将膝盖弯曲并打开,并指导患者用两手握住脚尖。 将脊椎伸展,两脚掌对贴,用双手帮助两脚跟,使其尽量靠近身体,将两膝盖向下压,使其接近地面。 做这个动作时应保证3~5 个自然呼吸。
(1)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锻炼前后的盆底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包括:盆底静息压、盆底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
(2)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锻炼后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尿失禁情况。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的盆底功能指标、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尿失禁情况进行处理,采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对比用[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的盆底脏器脱垂率和尿失禁率与实验组相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盆底脏器脱垂情况和尿失禁情况对比[n(%)]
对照组患者锻炼前的盆底收缩压为 (47.51±3.26)mmHg、盆底静息压为(6.39±0.54)mmHg、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为(28.42±2.25)m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为(45.33±4.27)mmHg;实验组患者锻炼钱的盆底收缩压为 (46.88±2.40)mmHg、 盆底静息压为(6.43±0.61)mmHg、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为(28.56±2.72)m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为(45.65±3.84)mmHg,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178、0.6013、0.4857、0.6825,P=0.0350、0.5481、0.6275、0.4955);对照组患者锻炼后的盆底收缩压为(32.34±2.58)mmHg、盆底静息压为(4.39±0.47)mmHg、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为(84.94±5.2)m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为(23.51±2.1)mmHg,实验组患者锻炼后的盆底收缩压为(39.23±3.36)mmHg、 盆底静息压为(5.35±0.43)mmHg、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为(92.32±6.02)m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为(30.77±2.59)mmHg,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盆底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19 6、18.457 0、11.362 3、26.666 6,P=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盆底肌是一个肌肉群, 主要作用是封闭骨盆底。可以将膀胱、尿道、阴道、直肠、子宫等器官紧紧吊住,从而使脏器在正确位置发挥各自的功能。 如果盆底肌出现障碍[4],盆底提供的吊力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会使各器官无法保证各自的功能,容易引起其他妇科疾病,如盆底脏器脱垂、大小便失禁等。 盆底肌松弛会使患者的阴道变得松弛,严重影响夫妻性生活,影响女性的家庭关系。 由此可见盆底肌肉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分娩是女性比较特殊的时期[5-6],孕期会随着胎儿的不断增大,不断向女性的盆底施压。 导致女性盆底结构以及盆底功能受到损伤。 分娩时宫缩会帮助胎儿顺利的娩出, 但是同样会对盆底施加更大的压力,导致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7-8]。 盆底功能损伤后,很多女性就会出现产后小便失禁、大便失禁、疼痛等现象[9-10]。目前对于盆底功能的康复主要是通过产后盆底肌锻炼来进行改善。 有关学者认为,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是促进盆底功能康复的关键。 通过护理人员指导女性进行提肛、收肛和放松肛门等锻炼方式来改善盆底功能,可以强迫盆腔器官部脱垂,对盆底肌肉起到记忆性的作用。 通过锻炼能够有效促进盆底肌康复, 使产妇盆底肌肉和神经起到唤醒作用,从而促进盆底功能的康复。 为了验证其临床效果,该次选取在该院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具有优势,再一次验证其结论与文献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在女性产后盆底康复中采取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