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与关节损伤,及其骨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的学科,由于其研究的内容知识面较广,且更新速度较快,故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很难将理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严重影响授课效果。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情分析,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混搭上述教学方法,最终形成适合于当前授课班级的教学方式。
由于国情和入学前教育的影响,留学生对古代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解能力较差,如单纯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故应借助于多种授课方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运用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寻求突破,同时将“以教师为中心”合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成为老师教学中的合作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时代潮流。[1](P8)
随着手提设备的广泛运用,以及无线通信网络和个人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以往课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可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传播和共享,有效利用了课外业余时间,提升了授课效率,可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新媒介。[2](P83~85)故笔者将超星学习通这一网络平台应用在留学生《中医骨伤科学》授课中,配合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探讨其对该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得出相关数据,明确其优缺点,为后期平台的改进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
以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级留学生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脑抽签的方式对全班5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第1组为对照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组),第2组为试验组(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方法组),所用教材、教学大纲及多媒体教室均保持一致,授课时间均有相同保障。
对照组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将与所授课章节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予以阐述,并以提问的方式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提问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后对生疏的部分予以重点讲授,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对照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仅限于课堂之上,未予以网络平台的介入。
试验组以超星网络平台为媒介,利用“一平三端”,即以云平台为基础,将移动端、教室端和管理端有机结合在一起,每章节授课前通过平台将提前录制的网课及相关PPT(附带英文释义)共享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及知识储备。同时,根据所授课章节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授课方法,并予以有效的结合。在授课环节上,教师采用全过程跟踪记录的方式,合理利用平台的端口功能,以主题讨论、小测验、调查问卷及分组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重点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领学生在加强实践操作基础上,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教学方法的调整。
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对每个章节所学内容均予以课后小测验,测验成绩记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在期末,授课老师从超星平台题库中按难易程度抽取考题,对全体留学生进行考试,考试题目相同,考试结果记为期末成绩。
应用SPSS 19.0软件,采用t检验的方式,将对照组和试验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之间的总成绩、期末成绩及平时成绩分别进行对照,其中总成绩、期末成绩及平时成绩组间对照均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各项成绩指标总体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
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主体以教师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理论与实际情况脱离,课堂授课氛围单调乏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注重将网络平台与授课方法多样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和谐统一,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起辅助指导作用,其优势能合理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医学学习奠定基础。[3](P118~123)
1.转变留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留学生的学习思维往往于本国的初等教育期间形成,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和自我学习能力,不利于大学期间相关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留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以前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故很难通过传统的授课模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合理安排授课章节,运用所能涉及的教学方法,将授课内容立体化和完整化,进而转变留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特点鲜明,有利于开展混合式教学。《中医骨伤科学》这门专业课的章节设置较多,每个章节的关联性明显,且贴合临床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导,故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学内容以疾病的辩证诊疗为出发点,使学生对该病的病机病理,诊察要点及治法治则等熟练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后临床工作中。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合理改革,在课堂上进行“角色”互换,将LBL、PBL和CBL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P32~34)
1.引导学生完成自学。自学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不少留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故在教学设计方面应重点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每次授课前通过超星平台向学生发送通知,布置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课前作业,并通过平台推送相关的PPT课件及速课视频,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做好正式授课前的准备,同时教师可通过手机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将未合格完成者列入“黑名单”,在后期教学过程中予以重点考察。
这种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学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学生过度浪费课余时间,使以前课上学习的理论内容转为课下学习。授课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可将教学的有限时间合理利用,有利于提升授课效率。
2.合理进行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授课过程中体现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根本体现,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5](P75~76)。作为一门以实践操作为核心的临床专业课,《中医骨伤科学》的诸多章节均可采取师生互动模式进行授课。运用超星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可将互动的形式多样化,互动的环节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可延伸至课下,有利于将传统理论知识与相关的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避免授课内容脱节。例如:讲授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前,授课教师针对该骨折特点先在超星平台上“主题讨论”模块中布置讨论话题,针对该类损伤的机制与临床表现进行提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手机端上传的讨论结果反应在词云展示界面上,教师与学生可共同了解讨论的结果,为下一步针对讨论内容而开展的技能操作奠定基础。在实践操作环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模拟医疗环境,分别让两位同学模拟为患者和助手,而后进行相关手法操作的教学展示,每个步骤均可予以暂停,通过讨论环节进行相关知识点的阐释,进而强化记忆。
3.便于课后进行评测。课后评测对教师判定学生即刻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授课教师可应用学习通手机端完成课后作业的批改、考试成绩的分析等工作,在线形成结果及结论,可明显提升教学效率。[6](P140~141)同时,教师可运用超星学习通记录每个学生课后评测的成绩曲线,进而来判定学生对不同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明确学习弱点,建立学习档案,有利于学情分析,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的效果。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而超星学习通则是刚刚兴起的网络教学平台,随着无线移动终端的普及,将混合式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设计的滚动弹幕、发红包等功能,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7](P64~65)
虽然上述教学模式具有先进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年轻教师过度推崇网络平台教学,而对传统教学方式略感生疏,进而严重影响授课效果,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部分教师过度运用师生互动环节,导致师生互动失去了吸引力,影响教学效果;平台有关教学效果反馈模块不完善,进而影响教学教法的改进等。
综上所述,由于留学生是比较特殊的教学对象,故教师须在日常授课中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情分析,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选择合适的教法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