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梅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山东鄄城 274600)
脑梗塞临床表现以猝然晕倒、意识不清、半身不遂、言语智力或肢体障碍等[1]。 经过及时治疗后可缓解其大部分临床症状,但易出现后遗症。 由于其形成为患者动脉狭窄导致管腔内形成血栓所致,因此预后患者常出现偏瘫等并发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 常规护理仅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及用药指导进行护理帮助, 健康教育+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能够指导其配合康复训练,更好辅助达成护理及治疗效果。 该文针对2016 年3 月—2019年3 月该院接受护理的脑梗塞偏瘫患者88 例进行研究,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及健康教育+早期康复护理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论如下。
选取该院接受护理的脑梗塞偏瘫患者88 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4)。 对照组患者男 30 例女 14 例,年龄范围为 44~88 周岁,平均年龄(64.75±23.2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28 例女16 例,年龄范围为42~89 周岁,平均年龄(65.28±12.72)周岁。 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合格。 均讲解护理研究的相关知识,并得到患者的同意签字。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引导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进行起居、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年龄高低、并发状况及治疗方案等制定优质的护理方案。 配合有效的治疗告知,对治疗期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告知,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出现, 增加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配合治疗程度。 并向患者讲述康复成功案例有助于患者对康复建立信心[2]。 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 行为习惯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 (2)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从床上基础活动开始,引导患者借助外力翻身、起坐及移动,并逐渐减少外力的干预。 然后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牵伸、肌力、转移、步态等运动训练。 避免急于求成的高强度锻炼,减少对患者关节的损伤度。 引导患者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基础动作进行自主作业。 对失语患者增加语言发音训练,引导患者培养听音乐、绘画等兴趣爱好振奋其的精神和情绪,对患者进行精准动作训练,如拾豆子、投球、算数等手脑协调性活动[3]。 (3)科学作息及饮食。 保持并发的空气流通、舒适整洁,完成每日消毒工作。 对患者进行饮食的调整、作息时间的规范,戒烟限酒。 患者通常治疗时间较长,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所以日常护理十分重要, 保证患者食用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面瘫等造成的呛咳出现[4]。 良好的运动计划、科学的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对比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
采用NIHSS 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评分(满分 42 分):正常 0~1 分;轻度 1~4分;中度 5~15 分;中-重度 15~20 分,重度 21~42 分。
采用Barthel 评分表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分(满分 100 分):无需依赖 100 分;轻度依赖 61~99 分;中度依赖 41~60 分;重度依赖 0~40 分。
采用Fugl-Meyer 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0 分),其中上肢评分满分66 分,下肢评分满分34 分。
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低,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越高,偏瘫的临床症状改善越好,肢体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越好。
该文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88 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t 检验校准其计量资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χ2检验校准其计数资料,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上肢 下肢对照组(n=44)研究组(n=44)t 值P 值10.18±3.35 7.89±3.27 3.244 7 0.001 7 81.56±7.35 59.98±7.46 13.668 6 0.000 0 40.86±10.32 49.27±10.13 3.857 6 0.000 2 27.83±3.27 30.45±3.25 3.769 5 0.000 3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 患者通常出现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及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脑梗塞的常见后遗症[5]。 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及肢体控制能力较差,护理成了其治疗到康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治疗的同时,康复护理也极为重要。有效的护理介入可以降低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从而保证患者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中,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了解欠佳,导致其治疗配合度不足,且出现偏瘫后需要更为针对性的恢复指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这也对医院内治疗及护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常规给药治疗等护理的基础上, 应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早期康复的护理模式,入院开始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等工作,对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康复成功案例等进行讲解,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认知度,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提升其配合程度。 增加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早期康复护理的关键,运动训练的增加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肢体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加患者治疗信心,辅助肢体康复的达成,从而达到尽快改善脑梗塞区的循环血液、帮助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
该文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健康教育+早期康复护理方式,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 因此,健康教育+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可以达到快速抑制患者的偏瘫症状发展,提高护理应用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对脑梗塞偏瘫的护理中,使用健康教育+早期康复护理方式,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较高,早期的康复护理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力其运动能力的恢复,缓解患者的偏瘫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