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绘本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

2020-07-04 18:19周春燕
关键词:思维活动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周春燕

摘要:英文绘本故事内容生动,体裁多样,蕴含的寓意深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在英语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体做法有:开展话题讨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挖掘情感因素,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续编故事结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设计思维导图,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开展创意写作,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绘本教学 思维品质 思维活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繪本故事内容生动,体裁多样,蕴含的寓意深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2019年南京市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的教学内容——《跟上兔子》系列绘本,阐释利用英语绘本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做法。

一、开展话题讨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其实质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比如反思、自我监控、元认知等,能不断提升我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思维的批判性,不是对什么都质疑,全盘否定,而是强调有理有据,对自己或他人的结论进行评判,并给出充分的理由。受词汇量少的限制,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有一定难度。笔者常用的策略是开展话题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话题的认知和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进而做出相对全面的判断。

《跟上兔子》绘本第二季六年级Eason, the Big Brother!讲述了Eason在有了弟弟之后从惊讶到愤怒,后来又转变为感觉良好的情感历程。教学中,教师在读后环节设计了一个较有思辨性的话题“I am going to be a brother or a sister. Is it good or not? Why?(我将成为哥哥或姐姐了,这是好还是坏呢?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为了让他们的思考有方向,教师又特意在黑板上展示了两种观点:一是“Its terrible.(这太可怕了。)”,二是“Its so good.(这太好了。)”。虽然在解读文本环节教师已经带领学生体会了Eason情绪的转变过程,学生也都知道Eason最后喜欢上了自己的弟弟,但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依然让学生转换角色,谈谈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可以看出,教师并不希望学生被动接受自己或文本传递的信息,而是想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讨论后,有学生说自己喜欢做哥哥或姐姐,也有学生说不喜欢。教师便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随着思考的深入,学生先后说出了理由:“I think it is bad for me. Because my parents will not have a lot of time to care me. They must look after my little brother.(我觉得这对我来说不太好。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将会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顾我,他们必须照顾我的小弟弟。)”“I think it is good for me. Because my brother or sister can play with me.(我认为这挺好的,因为弟弟或妹妹可以跟我一起玩。)”“Its bad for me. I think they will cry. Its too noisy.(这对我来说太糟了。我觉得他们会哭,那就太吵了。)”“But I think its good to have a little brother or sister. Because I can teach him or her many interesting things.(但我觉得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太好了。因为我可以教他或她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即使是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开放式话题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仅仅是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经过谨慎的思考后说明原因。思考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搜集、筛选、分析信息,以充分的理由佐证自己判断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而客观、理性地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以发展。

二、挖掘情感因素,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以思维的批判性为前提,强调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英文绘本画面丰富,故事性强。教师巧妙利用其中的元素,如图画、关键词、核心情节等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挖掘故事背后蕴藏的情感和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跟上兔子》绘本第二季六年级I Love You, Dad!讲述了男孩Dan和爸爸一起生活,因为爸爸工作繁忙无法陪他,他梦见机器人Click取代了爸爸为他做这做那,但Dan依然觉得自己更需要爸爸。Dan的爸爸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多给Dan一些爱和陪伴的故事。教学时,在带领学生解读完文本并根据图片复述故事后,教师以问题“How will dad give Dan more love and attention?(爸爸怎么做才能给Dan更多的爱和关注?)”引入,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学生联系自己和父母的相处之道,提出了“Maybe he can take Dan to the zoo every weekend.(或许他可以在每个周末带Dan到动物园。)”“I think he can work less time for Dan.(我认为为了Dan他可以压缩工作时间。)”“I think he can change a job.(我觉得他可以换个工作。)”等建议。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发问:“You have so many ways for Dad. Some ways are good. Some are not suitable, I think. Dad is busy. Can you understand him? Why?(你们为Dan的爸爸提了这么多的建议,我认为有的非常好,有的不是很合适。Dan的爸爸非常忙,你们能理解他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是提醒学生要学着换位思考,更深入地挖掘文本蕴含的深意,更全面地看待父母辛苦的工作和父母对孩子付出的爱。学生深思了一段时间,给出的观点有“Yes. Because Dad should make money.(我理解Dan的爸爸,因为他必须挣钱养家。)”“Yes. I think each parent loves their children.(我理解Dan的爸爸,因为每个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等。

此环节的教学是基于两个蕴含情感因素的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从爱的角度深层次思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通过提建议、换位思考,学生对父母的认识从片面走向了全面:意识到父母辛苦工作也是对家庭负责,是一种爱的付出;认识到作为孩子,自己也应主动积极地和父母沟通,及时表达自己的爱意。立足情感因素挖掘的学习活动的植入,让学生再读文本时不仅感受到了文字本身想表达的观点,更是潜入文字深处,与文本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此,学生的认知从具象上升到抽象,从浮于表面上升到对问题本质的探索,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得到發展。

三、续编故事结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思维的灵活程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途径之一是教会学生联想,可以是从一个词联想到一句话,从一个场景联想到另一个场景,也可以是从故事的发展联想到故事的结局……从此种意义上说,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一种表现。绘本故事时而短小幽默,时而动人伤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续编故事结局,鼓励他们充分展开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跟上兔子》绘本第二季四年级A Hats Trip记叙了Cheeses hat被一阵阵的风刮到了不同的地方,在每个地方,hat看到了不同的景致的故事。因为读者为中年段的小学生,绘本描述每处场景时所用的语言结构都是相同的,即倒装句和“see sb. doing sth.”句式,语言的表述也使用了韵律诗的格式,显得生动、有趣。教学中,教师重点解读了hat落下的地点和它看到的场景。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联想任务,让学生仿照韵律诗的格式,续编hat落下的地点和看到的场景。教师提供了续编范例:“Whoooosh! Then comes another gust of wind. Then down the hat falls, into a school. It sees a boy reading a book.(哇!接着又刮起了一阵风。然后,帽子落下来,掉进了一个教室里。它看到一个男孩在读书。)”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一旦找到恰当的“支点”,他们便能获得很多灵感。帽子的故事吸引了他们,也让他们续编出了“Whoooosh! Then comes another gust of wind. Then down the hat falls, into a classroom. It see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哇!接着又刮起了一场风。然后,帽子落下来,掉进了教室里。它看到一位教师在教英语。)”“Whoooosh! Then comes another gust of wind. Then down the hat falls, into a hole. It sees a rabbit running. (哇!接着又刮起了一场风。然后,帽子落下来,掉进了一个洞里。它看到了一只奔跑的兔子。)”等精彩的故事结局。

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牵引着学生学会转换场景,从不同的角色思考和解决问题,创编文本。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结合现实场景和想象,积极思考,持续输出语言,使思维越来越灵活。一般而言,教师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性任务层次越多元,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就越多样,其知识迁移能力、在变化中求创新的能力、展开联想化解任务难题的能力也越能得到锻炼。这都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四、设计思维导图,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为基,用判断、推理、归纳等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在小学低、中年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概括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依据学情,适当地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推理、概括和归纳。使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概括、演绎所学知识,是提升学生思维逻辑性较为有效的方式。

《跟上兔子》绘本第二季五年级A Silkworms Life Cycle属于科普类作品,描述了蚕的生命循环过程。绘本内容信息量较大,体裁较新颖。教学中,在解读文本环节,教师运用了实验探究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根据已有认知进行预测、推理。待学生逐步了解了蚕的生命循环过程后,教师提供了一张思维导图(见下页图1),让他们分别对“What...?”“When...?”“Where...?”“How...?”“Why...?”几个要素进行思考,梳理、概括蚕生命循环中的不同特点和变化,然后选取其中一个自己熟悉的要素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整合已经概括归纳的要素内容,使之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文本。此时,这幅思维导图也成为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支架。根据思维导图上的要素复述蚕的生命循环过程,学生的思路清晰、准确多了,表述也更有条理,更有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将这幅思维导图迁移到对其他动物生命循环的总结、归纳、比较中,组织学生开展文本建构活动。

上述教学,实际上就是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过程。教师以思维导图架起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显性化,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升了分析文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从几个角度充实思维导图,并据此复述文本,投入文本建构之中,这明显提升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

五、开展创意写作,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是布鲁姆定义的最高层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意味着要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或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基于英语绘本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任务,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有独特价值。

《跟上兔子》绘本第二季六年级Roys Maple Syrup Festival讲述了Roy作为一个留学生,在加拿大度过了难忘的枫糖节,了解到枫糖节的习俗以及枫糖的制作方法的故事。教师分三步解构绘本故事:一是概括Maple Syrup Festival的时间及其属于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二是分析该节日里的具体活动;三是介绍枫糖的制作方法。当学生了解了Maple Syrup Festival的大致情况后,教师设计了“Make a Poster(制作海报)”的写作活动,核心内容是介绍Maple Syrup Festival。这项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必须精心设计海报的配图、字体、布局,鼓励个性化创作风格。他们个个积极上阵,都想让自己独到的作品胜出。到了展示阶段,几乎每个小组的作品都个性鲜明,将整个绘本故事重构为一幅新的作品。图2是其中一个小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类似上述教学写作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如基于文本重构的韵律诗编写、思维导图创作、采访稿拟写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灵活使用。当然,这些独具创意的写作活动的开展前提是基于绘本提供的现有语料,教师还要去激发学生积极表达的欲望。如此,学生的兴趣,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培养。

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其中各个环节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拓展,又与培养的成效息息相关。希望有更多同行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任务推进新路径、新方法,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1).

[2] 高寒冰.浅析艺术设计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J].文教资料, 2013(28).

猜你喜欢
思维活动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度备课略论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扬琴演奏的心理境界与思维活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