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任晓娜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的储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与时俱进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工作者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时代的呼唤。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新型教学形态。“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前置于课前的视频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延长了课堂的实践教学时间,不但能有效组织项目任务的技能操作,而且还能高效地运作项目实施的交互体验,具有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主体学习
2019年2月13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多元的办学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同时支持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一、高职教育发展前景
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一线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也十分突出。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其中,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占4%。走向制造业强国必须大力发展职教,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时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重大举措。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1]。
二、紧跟时代发展,明确教改方向
我们生活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势在必行。从这些国际到国内的重要政策性文件,《2016地平线报告》《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7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马云“云谷学校”的兴起中,重要的关键词为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混合式学习、学习测量与分析、开放性教育资源、重设学习空间……所以,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者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时代的呼唤。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1]。《2016年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显示,未来五年12项教育技术必将改变中国教育。那么这12项技术是哪些呢?云计算:提供大量开放性教学资源;翻转课堂:变革学习方式;创客空间:培养学生创造力;移动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处处能学、时时可学;3D打印:满足实践学习和培养设计思维;3D视频: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学习分析:了解需求有针对性教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实现远程学习;自适应学习技术:满足个体学习需求;1智能评分技术:智能学习评估工具,智能阅卷等;虚拟及远程实验室:能进行或观察所有科学试验;可穿戴技术:大数据学习追踪。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新型教学形态。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就是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帮助教师起到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找到自己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通过调查發现,只有把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环节结合起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高职学生发展需求,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慕课是利用网络在线大数据来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和有弹性,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特点来提升教学质量,目前慕课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很多高校广泛采用[2]。翻转课堂是采用一整套的教学理念来完成,鼓励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提前进行知识自学,然后空余出课堂教学时间来解答疑惑。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比较来说,慕课属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手段,其中还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任务式教学方法等。
真正高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翻转式课堂是需要依靠整套理论模块来组成的学习结构。混合式教学其实并没有标准的定义,不管是利用慕课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还是教师带领学生在网络中探讨学习方法,只要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就都属于混合型教学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界的冲击和挑战,也在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混合式教学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学生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课堂学习时间节省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解答疑惑、完善人格情感,培养高素质人才[3]。
四、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育本体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活动是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学习”,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教师自然要当好“配角”,引导学生眼、耳、口、手、脑协同活动,给学生实现“主体参与学习”创造必要条件,给学生创设运脑、动手、动口的参与机会[4]。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主导地位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五、教学实践效果总结
在《工业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整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克服硬件条件的限制,采用雨课堂,将信息化手段巧妙的应用与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形成“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视频的理论教学和现实课堂的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交替、直观与抽象的教学交错,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呈现出教学时空、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价值优势,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教学模式,也是职业院校教学创新的热点和教学实践的重点。
雨课堂是课堂在线与清华大学教师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5],因此其操作顺应常理习惯,适应教师学生使用,近似傻瓜式操作,无需培训就可上手,为教师繁忙的工作提供了便捷。雨课堂将信息手段融入到power pointe和微信中,在课下学习和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永不下线,无需再下载安装app,仅仅是PPT中的一个插件;能够进行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能够掌控学生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的学习环节,进行大数据教学评价,形成个性化报表,让过程性评价落地,教与学更加明了直观。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过程所形成的大数据,可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形式等教学要素,使得教学要素动态化,做到因课制宜、因材施教。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传播技术与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教学的价值优势[6]。一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在线理论教学,内容少、数量小、时间短,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符合视觉的驻留规律;针对知识点、关注小问题、聚焦小策略,目标明确,易于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理论教学的高效性。二是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课堂实践教学,由于将理论教学前置于课前的视频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延长了课堂的实践教学时间,不但能有效组织项目任务的技能操作,而且还能高效地运作项目实施的交互体验,具有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教学视频,在课前完成知识技能的理论教学;通过项目实施,在课堂完成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构建理论实践相交替、直观抽象相交错、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生成“互联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课堂。
六、“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受欢迎的原因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7],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转换学生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后采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对照教学视频灵活控制,进行反复学习,直到理解教学内容为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自我感知,自我提升。
(二)增强实践教学时效性
理实一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问题、讨论方案、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使学生之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激发兴趣,授人以渔
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更适应现代学生的习惯,教学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用手机进行学习,在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虚拟、现实课堂的优势互补,教学过程中灌输式教学减少,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增多,有效的培育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四)优化了课堂结构
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焕发了传统教学的活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用和地位,优化了课堂结构。
參考文献:
[1]张培.“互联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及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J].成人教育,2017,37(10):53-57.
[2]邱超.浅谈高校信息化教育体系发展现状.教育现代化[J].2019(19):109-111.
[3]王宇,汪琼.慕课学位项目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1):96-103,112.
[4]汤勃,孔建益,曾良才,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90-99,117-118.
作者简介:
王华(1987年—),女,汉,甘肃酒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仪器分析、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