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2020-07-04 02:36连晶晶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连晶晶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90后”“00后”已经成为网络资源使用的主要年龄阶段,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和网络资源密不可分,而且这汇总密不可分的程度还在伴随时间加深。对于“90后”“00后”为主的大学生,网络深深影响着大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与发展。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网络用语,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大学生作为网络资源使用的生力军,他们对于网络用语的接受程度更高,使用更为频繁,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而言,网络用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积极引导是有重要作用的。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168-04

Abstract: With the universal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post-1990s" and "post-2000s" generations have become main age groups using network resources. Their lives and stud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degree of inseparability is still deepening with time. For the "post-1990s" and "post-2000" college students, the network deeply affects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Buzzwords are cyber language that comes natur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y have different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s a new force for the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er acceptance and more frequent use of buzzwords. In a way, cyber buzzwords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enhancing relevant researches in this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zzwords and the positiv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Keywords: cyber buzz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引言

網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全球化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领域有了强烈的碰撞与交集,当代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面对网络流行语,他们更容易接受,由此思想政治方面也容易受其影响,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流行语应当被正确使用,从而来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以及特征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字甚至是一个内容的缩写。不论是哪种表现形式的网络流行语,它都是反映了网络民众对于当下阶段内某一社会现象的印象,基于这种情况而产生的特定语言。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基于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各有区别,它们产生的背后原因也大有差异,根据对现阶段不同表现形式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具体可以分为几大类:缩写、情绪、英文混用、时事政治、重字、谐音等等。下面进行分别阐述:时事类是一种网络群体对当下社会事件表达自身看法和观点类的语言用语,如“豆你玩”、“楼脆脆”等;谐音类,这种读法源于汉字本身具有的特性,例如把“我”读成“偶”、代表“睡觉”意思的“水饺”、代表“我爱你”的“521”等;文体类的流行语就更好理解,例如,根据某个现象或者某个人的行为发展而来的,“甄嬛体”、“淘宝体”,这种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当今社会,网络民众通过自身的解读对其进行再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缩写类的网络流行语,是指通过缩写来表达汉语意思,如表达“真情实意”意思的“ZQSY”,把“女朋友”说成“GF”等,这种说法抖音、热搜比较常见;英汉混合类的网络流行语,是指通过汉语字词和英语单词共同组合形成的,表达某种特定意思的新型表达形式,如“hold住”、“OUT了”等;重字类的网络流行语,如“东东”、“漂漂”这类,它们主要是网民通过模仿儿童用语习惯而产生的新型语言表达形式;别称类的网络流行语言就更常见了,它们是根据一定特点的社会群体而来,例如,“车奴”、“卡奴”、“拆二代”等;情绪表达类的网络流行语,主要通过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身当下的情绪状态,如“柠檬酸”“羡慕嫉妒恨”“一脸懵逼”等。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网络流行语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以及其背后的价值观点。而且了解发现,这类词语使用率比较高而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常见,本文对它们进行了特点分析。一般有娱乐性较强、简洁易说、使用率高、时代特点明显、创新性强等。首先来说,娱乐性较强的特点可以体现为“笑哭了”、“奇葩”、“我也是醉了”等这类网络流行语,更加具有娱乐性质,网民利用这种诙谐的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身当下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简洁明了,通过网络流行语几个字来表达一种心情或者状态,例如“晕”、“醉了”、“赞”等都是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更加快捷便利地和其他人交流,并且充分表达了想要表达的含义,是当下网络民众为了提升沟通效率,而频繁使用的语言用语;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平台的网民身上,通过网络平台创造很多新颖、流行的网络流行词语,网民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利用自身的奇思妙想,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创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流行语言。时代性体现在,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给予关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基础上而创造和传播的词汇,它体现了某一社会群体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印象和看法,象征着某一社会现象的现实意义。如“卡奴”的出现,是指近些年频繁爆出的信用卡无限制消费而导致负债的群体,每个月需要偿还高额的信用卡账单,这是网民对这一群体的认知。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评价

凡事有利必有弊,对于网络流行语来说亦是如此,既然它们是一种新时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学生就难免会去使用,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必然会引发一些思想上面的不良现象产生,本文对网络流行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客观的分析:

(一)正面导向影响

第一,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吸引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时事,讨论社会现象,合理表达自身诉求,追求自我的成长。自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社会和经济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度更高,切实关注国家利益和自身合法利益。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说明当今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代表性,说明网民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事务、事件、现象都比较关注,通过该类语言去表达和记录这种发展。例如,前几年流行的“我爸是李刚”,这就是一个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人们用这个词语反映腐败现象和内心的不满,让人们使用这个词来声讨那些滥用职权的人。最近的“阿中哥哥勇敢飞”,反映了我国处于当下发展重要阶段,面对来自于国际社会不公平的待遇以及现阶段的“香港事件”,网民的一种力挺国家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问题,创造网络流行语,再使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身对社会时事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关注社会民生,表达自身身为公民的利益诉求,传达自身所思所想,对正确的事情予以赞扬和支持,对错误的事情予以抗争和声讨抨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设,通过舆论诉求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

第二,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是大学生自我需求的表现,能够增强其社会主体意识水平和创新意识水平,也有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喜欢新颖、喜欢追逐,更加喜欢表现自己。但在现实生活中,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有较高的门槛,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在这些平台上表现自我。网络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人们没有身份地位的悬殊差距,而且不知道对方是谁,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利用这个平台展现自我、放飞自我。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更加自主的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情绪。例如,当代大学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同学矛盾等,他们如果想表达和释放这种情绪就需要语言表达,而当书面语言无法表达时,他们往往选择网络流行语言,例如“坑爹”“伤不起”“杯具”等,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宣泄心情、缓解各种压力,既不彰显又能表达意思。大学生利用网络流行语来让自己的个性与需求得以满足,这种表达方式虽然不是社会主流标准,但是从效果方面却可以被认可。

(二)负面影响

第一,不可否认,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碰撞,形成新的火花,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处于多元化的社会当中,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以及各種各样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还未接触社会生活,其价值观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生活阅历不足,鉴别能力一般,其在接受多重文化、多重思想的冲击下,更容易被误导和引诱,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如一些不具有正面意义的网络流行语,它体现的是一部分人的不正确价值观念,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如“有钱人终成眷属”,这类充分体现拜金主义的网络流行语引发了社会群众的探讨,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其对感情仍然抱有正确观念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这类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在选择伴侣时以金钱、地位、家庭条件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而不是以感情基础、人格等方面来衡量选择。如“撕逼”、“五毛”、“小粉红”这类网络流行用语,对人们的用语习惯、语言表达习惯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类格调低的网络流行用语的使用,让原有的含义逐渐丢失,人们更多的通过这类单一、狭隘、带有偏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进行沟通,忽视正确的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大学生将失去原本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甚至不知道表达意思的社会标准方式,丧失最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匮乏,逐渐让大学生形成了这种懒惰的表达方式,不能充分的传达信息,长而久之,网络平台的简单狭隘的交流,必然会影响到现实生活语言的表达。对于现阶段沟通能力作为人才衡量标准之一的大学生而言,是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的。如“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类狭隘的观念,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踏入社会工作之后,遇到困难时,更容易将金钱作为价值衡量标准,而不是个人成长为前提。由此可见,不良的、狭隘的网络流行用语,其所传达的价值观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如果不加以克制和管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将受其影响,促使他们日常行为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价值观的引导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第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之一就是大学生,既然流行那么肯定就会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但是,不良的网络流行用语,是一种性质定义,而不是正常的你来我往的交流沟通,如上文中提到的“小粉红”,以及近阶段在网络平台频繁提及的“饭圈女孩”和“虎扑男孩”,“小粉红”的意思是指对支持国家行为的网民群体的统称,基于时间的发酵,“小粉红”更加具有一种恶劣的贬义的含义,代表是对支持国家的群体的行为总结,而不是分析。“饭圈女孩”代指追星女孩,“虎扑男孩”代指追NBA篮球球星的一类群体,由于近段时间的“NBA”事件而相互谩骂,引发热议。这类贴标签式的网络流行用语,使用者在使用这些词汇对某一类群体贴标签,在以这类网络用语形容对方时,没有去思考,没有去沟通交流,而仅用一个词汇来描述对方的所有行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思想思维上的漏洞,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思维上的弱化。

第三,网络平台是用户通过语言交流的平台,具有隐秘性、虚拟性的特征,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大多数是陌生人,彼此不会见面,不会现实沟通,让部分网络用户认为网络平台是无限自由的,是不需要负责的。因此,很多用户在现实生活遇到难处,无处发泄时,会在网络平台肆无忌惮的使用低俗的网络用语发泄情绪,严重影响了网络风气。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道德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会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形象,但是,在网络平台,基于匿名虚拟的特征,会肆无忌惮的使用恶劣的网络流行语来攻击他人,发泄情绪,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网络流行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有效促进措施

(一)建立网络平台的管理制度,优化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是供网民交流自身思想、观念的平台,充斥形形色色的人、文化、价值观。但是,网络平台绝不是法外之地,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网络平台的法制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对不良的网络流行用语要杜绝屏蔽,同时建立分级制度,从源头杜绝大学生不良网络信息和流行语接触的渠道。对于校内来说,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加以管制,例如,建立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管理制度、文明用语、标准用语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网络平台维护手段来为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让他们既得益于网络时代带给他们的优势,也能很好的规避网络流行语言对其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二)思政教师要了解学生认知习惯,展开适合的网络流行语教学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平台使用率较高,如微博、微信、QQ、哔哩哔哩等,而使用这些词语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从而体现相应的价值观念。同时,基于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反馈,大学生创造了很多相关联的网络流行语。因此,想要做好教学,首先自己要明白什么是网络流行语以及其发展和被使用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邀请学生来发表自身对于这些网络用语表达的含义以及态度,通过网络用语的教学来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去思考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身的价值观,健全自身的人格。

(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新型的网络流行用语

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发现古人的智慧魅力,是值得现阶段大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网络流行用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体现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是可以不断被创造的,是可以越来越丰富的。因此,既然都是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程中可以尝试去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他们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自主、自觉地创造更多符合我国传统文化智慧和特点的网络流行词语,而且积极去使用,形成新时代具有中国文化含义的网络流行语,让语言成为我们思想和思考过程的传达,而不是我们思维惰性下的产物。

四、结束语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获取多元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人们的思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网络流行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就分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种。在大学生这一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高校应当重视网络流行语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建立自己合理的评判鉴赏标准,自觉鉴别网络流行语的优劣,摒弃不好的不合适的网络流行语,逐渐利用网络流行语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心情排解方式,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心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蒋明敏.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价值观塑造蒋明敏[J].人民论坛,2019(25):122-123.

[2]高玉玲.从作文中的网络流行语看學生的心理健康[J].甘肃教育,2019(17):47.

[3]陈建军.网络流行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中国报业,2019(16):78-79.

[4]陈奕宏.基于热点事件的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9(14):11-12.

[5]谷云峰.网络流行语对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7):91-93.

[6]周妍.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批判与话语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17-125.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